農糧署以特別預算補助屏東縣九如鄉農會設置鳳梨葉自動化取纖設備,目標1年處理800公噸鳳梨葉,產出8公噸纖維,已有業者下單,用於製作袋子、衣帽等,未來除擴大規模並可納入香蕉假莖取纖。
為推進循環農業,農糧作物全株利用正在興辦,農業部農糧署發布新聞指出,今天在屏東縣九如鄉農會舉辦「附設鳳梨葉自動化取纖循環場」辦理實地操作觀摩暨再利用實務研討會,現場並有紡織業者前往下單,將用於製作袋子、衣帽等產品使用。
農糧署農業資源組副組長饒美菊告訴中央社記者,九如鄉農會估計,以目前設置1組機具,搭配跟當地農民收購鳳梨葉的數量,1年可處理800公噸鳳梨葉,提取率約1%,可產出8公噸植物纖維。
饒美菊並說,活動現場還有業者說,若要製作10萬個袋子所需植物纖維用量,就須使用6套機組上線作業,才能滿足所需植物纖維供應量;而全台目前鳳梨栽種面積7200公頃,未來訂單量若擴大,九如鄉農會可再擴充機組增產。
植物纖維來源也不限於鳳梨葉,饒美菊說,當地也產香蕉,香蕉的假莖也可提取纖維,不僅台東原住民傳統工藝以手作方式取用,財團法人台灣香蕉研究所也正投入相關研究,未來植物纖維取用來源品項可加入香蕉假莖。
饒美菊進一步指出,九如鄉農會這次設置鳳梨葉自動化取纖機,經費獲得農業部以特別預算補助8成,機器則由綠冠有機鳳梨農場與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等機構合作研發而成。
此外,饒美菊補充,鳳梨葉取用纖維剩餘的渣料,九如鄉農會提供給畜牧業做飼料調配使用,而這些渣料其實還可製作酵素、人造皮革等,全株利用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