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一點看開

早一點看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到晚年,有福緣的人就會火力全開,將一切世俗全放下,一邊念經,一邊做公益,功德財賺得火火紅紅。人總是這樣,當沒有生活的壓力,也沒有教養的壓力,自然心寬體胖,任何事不再計較,不計較日子就好過了,福緣也容易臨門。


年輕人也想要五福臨門,但是生活壓力大,工作、家務、育兒能做到七八成就已經算得上超人,再也擠不出時間出門做公益,為人群付出。不過無妨,囤福沒有一定的模式,因為我們自己就是福緣的製造機,身口意在我們身上,只要願意,隨時都能做好事,囤福緣。比如,隨時修身養性,遇事忍辱、不瞋怒、不計較、不貪心,守好本份,如此囤福的方式最快速,就算沒有出門服務人群,也能以自身的厚德感召周邊的人,這樣的「善心」人士,福氣不輸造橋鋪路的人。


有一個老阿嬤,八十歲了,膝蓋開刀後就騎電動三輪車撿回收,三四天就能撿回一個院子大小的回收物。每個星期志工都會開環保車來載阿嬤整理妥當的紙箱和瓶瓶罐罐,阿嬤每次都會事先煮好鹹粥和仙草,溫飽志工的肚皮之後再來一碗退火的仙草冰,這一份綿密的人情往來就像我們的童年,人與人之間充滿善能量的對待,不分彼此,不分內外。也只有在善的環境中,才能重溫時代的人情美好,感受那層人情餘溫。


老阿嬤說,年輕的時候脾氣比較差,因為忙碌壓力又大,如果早知道修身修心就是修福緣,早早修身養性就可以避免大大小小、奇奇怪怪的爭執和不甘心,總是人生沒有早知道。


老阿嬤的語重心長,也在提醒年輕人,修行要趁早,因為自修自得,分分己獲,修身養性不是為了別人,是為了自己能早日走出貪瞋癡的迷霧,斷惡修善,晚年得以迎福納采,福慧雙修,孩子平安如意。


#斷惡修善

#藉事練心

#囤緣福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57會員
1.5K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管是教養,還是度親,都是很不容易的事。不容易的點在於,家長面對不同個性的孩子,不僅要有兩把刷子,還要懂他們的性情,懂了之後要能用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如果生養四孩,四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家長就要具備四把刷子去因材施教。若是度親,也是艱難,比如爸爸有令人無法忍受的大男人脾氣,在忍受不了的狀況下還要放
有一位婦人,二十六歲結婚,三十歲那年先生癌症往生,留下兩個兒子,一個兩歲,一個不足四歲。婦人為了養孩子,做過很多工作,工廠、自助餐、麵攤等等,為了工作,她將孩子寄放在婆家,一個月回去一次,每一次分離都是撕心裂肺,兒子抱著她的大腿不放,她也是一路哭回上班的地點。四年後,婦人再也捨不得母子分開,於是決定
有些苦,孤獨的時候很難吞嚥,負面的情緒不時湧上,沒有未來也沒有希望。那些苦,如果有人理解,有人陪伴,多少就能消化一點,消化之後有所頓悟,於是就有未來有希望。 有一個女人,據她說,出生的時候,爸爸剛好賺大錢,可是福無雙至,雖然爸爸賺了不少錢,卻將所有的錢用來治療她的小兒麻痺,最後是一毛不剩、一貧
夫妻之間所牽涉的愛恨情仇、恩恩怨怨足以影響一個家庭的穩定與和諧,只要有一方不成熟不沉著,習氣大過自律,家庭就會搖搖欲墜,受苦的是全家人。不管是妻子,還是先生,雖然結婚共組家庭了,但是各自仍有各自的因緣,這一部份要分開來看。 有一個女人,剛結婚時跟先生努力經營一個從零開始的家庭,雖辛苦倒也甜蜜。
每一個人都是被自己的習氣所拖累,習氣讓一個人對事情深陷沉迷直到生命終了,於是又帶著同樣的習氣去了新的地方。習氣已經深入我們的骨血筋脈,或者說,習氣不只是今生養成,而是數世以來的累積成果,所以要剔除,沒有天大的決心實難。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修行人的弟弟將來要繼承國王的位置,也就是王子
不管是教養,還是度親,都是很不容易的事。不容易的點在於,家長面對不同個性的孩子,不僅要有兩把刷子,還要懂他們的性情,懂了之後要能用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如果生養四孩,四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家長就要具備四把刷子去因材施教。若是度親,也是艱難,比如爸爸有令人無法忍受的大男人脾氣,在忍受不了的狀況下還要放
有一位婦人,二十六歲結婚,三十歲那年先生癌症往生,留下兩個兒子,一個兩歲,一個不足四歲。婦人為了養孩子,做過很多工作,工廠、自助餐、麵攤等等,為了工作,她將孩子寄放在婆家,一個月回去一次,每一次分離都是撕心裂肺,兒子抱著她的大腿不放,她也是一路哭回上班的地點。四年後,婦人再也捨不得母子分開,於是決定
有些苦,孤獨的時候很難吞嚥,負面的情緒不時湧上,沒有未來也沒有希望。那些苦,如果有人理解,有人陪伴,多少就能消化一點,消化之後有所頓悟,於是就有未來有希望。 有一個女人,據她說,出生的時候,爸爸剛好賺大錢,可是福無雙至,雖然爸爸賺了不少錢,卻將所有的錢用來治療她的小兒麻痺,最後是一毛不剩、一貧
夫妻之間所牽涉的愛恨情仇、恩恩怨怨足以影響一個家庭的穩定與和諧,只要有一方不成熟不沉著,習氣大過自律,家庭就會搖搖欲墜,受苦的是全家人。不管是妻子,還是先生,雖然結婚共組家庭了,但是各自仍有各自的因緣,這一部份要分開來看。 有一個女人,剛結婚時跟先生努力經營一個從零開始的家庭,雖辛苦倒也甜蜜。
每一個人都是被自己的習氣所拖累,習氣讓一個人對事情深陷沉迷直到生命終了,於是又帶著同樣的習氣去了新的地方。習氣已經深入我們的骨血筋脈,或者說,習氣不只是今生養成,而是數世以來的累積成果,所以要剔除,沒有天大的決心實難。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修行人的弟弟將來要繼承國王的位置,也就是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