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閱讀隨筆——How to be a stoic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前一陣子聽Podcast時,偶然聽到主持人提到一種主義——斯多噶主義,起因是她正在分享自己得乳癌的整個就醫過程和心情,節目中的另一位主持人邊聽她的經歷忍不住問她為什麼明明得了癌症還可以那麼樂觀面對?

(59:55開始提到斯多噶學派)


她解釋道因為她奉行斯多噶主義,認為已經發生的事情她控制不了,那就不用為了自己控制不來的事情感到難過或沮喪,這就是所謂的『二分法』;再加上自己的狀況並不算太嚴重,畢竟乳癌是很普遍會發生的癌症,早期發現的治療成功比率很高,所以自己並不會很擔心,反而很慶幸是發生在自己而非家裡的其他成員身上。


聽從主持人的推薦,我打開這本How to be a stoic(別因渴望你沒有的,糟蹋了你已經擁有的),作者想像自己和古希臘斯多噶哲學家愛比克泰德對話的方式穿插著故事情節來解釋何謂斯多噶主義,這個概念最早是源自希臘三哲人之首——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蘇格拉底認為人應該保持理智及善良,並且實踐德性,而他偉大的思想也被後世的各個哲學家承襲並發展出不同的派系,


其中亞里斯多德的逍遙派主張幸福是透過實踐德性而來,但也需要外在的美好;


而安提尼西的犬儒派則是在實踐德性之於也大幅消減對物質需求的渴望,相當於是中國古代「苦行僧」的概念。


看到這裡我已經有點頭暈腦脹,總之,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斯多噶學派是介於逍遙派和犬儒派之間,認為德性是幸福的必要和充分條件,同時也參考逍遙派論點,贊成保留(部分)外物的好處,將外物劃分為「喜歡但無所謂」與「不喜歡但無所謂」兩種,視情況加以趨避,而前提都是不損及品格德性。


那要怎麼實踐斯多噶主義呢?


例如開頭提到的狀況,我們沒辦法控制的東西很多,舉凡:身體、財產、名聲、地位,這些東西確實可以透過努力去獲得,但有時候出現自己沒有預期的例外時,人往往會因此遭受強烈的打擊,斯多噶主張無須過於樂觀或悲觀,就用二分法來判斷這些悲劇或困境是否可以被我們控制,如果可以我們就透過努力去改變,如果不行那我們能控制的是我們的心境,因為那讓我們身處這些狀況的並非是自己,既然控制不了,我們只能在現有的條件之下去選擇最好的解決方式,讓自己繼續生活下去。


愛比克泰德認為,我們的想法、衝動、好惡都「操之在己」,但身體、財產、名聲、地位則「操之不在己」。


不少人會誤會,以為斯多噶主義只是叫人聽天由命,但其實不然,人生存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適應,例如車禍失去了行走能力,斯多噶不是叫你擺爛不管,而是告訴你有輪椅一樣能代替雙腳,帶你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不用糾結在失去雙腳的事情上,而是去找出讓生活不被侷限的方式!


而另一個觀念也說服了一個我從小到大都無法想通的結,那就是面對死亡,古今中外很多故事都是因為某個帝王或有錢人家想要追求長生不老而開始的,那些家財萬貫或是有權有勢的人特別想要找到可以永生的方式,但至今無人成功。


大家渴望的不只是永生,而是不要經歷死亡,因為死亡是未知的,沒有人能夠證明人死之後會發生怎樣的改變,所以眷戀人間也好、害怕消逝也罷,大家都為了不想死亡在苦惱。


而愛比克泰德解釋了為何人會對死亡感到不安。


「麥子為什麼成長?它不是在陽光下成熟嗎?但成熟之後是不是就會被收割,身體一分為二?要是麥子有感覺,會因此祈求自己永遠不被收割嗎?可是不被收割對麥子是個詛咒,就像不會死亡對人類也是詛咒,因為不成熟才不會被收割。身而為人,我們明白自己註定要被收割,所以我們感到氣惱,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到底算什麼,我們對自己的瞭解不像養馬的人對馬匹那樣瞭如指掌。」


撇除意外死亡,人類生活在世界上就是從出生邁向死亡的過程,我們和麥子不同之處在於我們能思考,可是知識無法改變目標的本質,只能改變我們面對它的態度,與其每天沈溺在害怕的情緒之中,不如就像麥子一樣每天迎向陽光,讓自己自然的成長、飽滿。


居諸惡之首的死亡也不能影響我們。明白這道理以後,生時不昧於死,死時不昧於生。


『對斯多噶而言,死亡造就生命的積極意義,有了主動結束生命的可能性,才讓我們能鼓起勇氣在苦難中做對的事』,冷靜的面對問題,並且調整自己的期望來符合現實狀況,才是我們要向斯多噶人學習的精神。


整體來說,這本書雖然在講述現代人比較少接觸的哲學理念,但卻不會讓人讀起來過於吃力,一開始前兩章或許會一頭霧水,但繼續順著作者的腳步閱讀之後就能慢慢理解愛比克泰德對於斯多噶學派的闡述和運用。


對我來說這筆阿德勒的理念更令人接受,因為一昧要求課題分離有些過於理想,但斯多噶的理念相較之下就比較能透過一次次的練習熟悉,也不會過於悲觀或樂觀,很適合在我們遇到問題時停下來思考時運用,也讓我們擁有一個除了宗教依託之外的精神支撐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的日常隨筆
50會員
127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放一些閱讀隨筆和日常散文~
金的日常隨筆的其他內容
2024/09/16
做完減重手術之後,我躺在病床上一邊忍著各種身體疼痛,一邊幻想著自己會像氣球消風那樣很快就會瘦到理想的體重,一開始也的確因為幾乎無法進食,體重掉的飛快,但直到滿兩週後我開始意識到,這不是我減重旅程的結束,而是開始。 到開始可以吃流質食物後,我替自己準備了米湯、蒸蛋、蛋白飲等等的餐點,但這
2024/09/16
做完減重手術之後,我躺在病床上一邊忍著各種身體疼痛,一邊幻想著自己會像氣球消風那樣很快就會瘦到理想的體重,一開始也的確因為幾乎無法進食,體重掉的飛快,但直到滿兩週後我開始意識到,這不是我減重旅程的結束,而是開始。 到開始可以吃流質食物後,我替自己準備了米湯、蒸蛋、蛋白飲等等的餐點,但這
2024/09/13
作為一個比起小說更愛讀散文的讀者,我評價散文的標準就是日不日常,對我來說比起文字拗口、矯情造作的主題式散文,我更喜歡讀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或是一些很細膩的情感,相信受過國高中國文教育的人都聽得懂我的意思,那些在課本裡無聊至極的散文根本打壞了「散文」的名聲,以至於有些學生一聽到散文兩個字就兩眼無
2024/09/13
作為一個比起小說更愛讀散文的讀者,我評價散文的標準就是日不日常,對我來說比起文字拗口、矯情造作的主題式散文,我更喜歡讀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或是一些很細膩的情感,相信受過國高中國文教育的人都聽得懂我的意思,那些在課本裡無聊至極的散文根本打壞了「散文」的名聲,以至於有些學生一聽到散文兩個字就兩眼無
2024/09/02
開刀完接近兩個禮拜,我的生理和心理都出現巨大的變化。 在開刀前,腦中常會出現去吃東西的念頭,而且只要想吃特定食物就一定會想辦法當天吃到,就算要開車從基隆到桃園這樣的距離也毫不猶豫,如果不去理會腦袋裡的聲音它就會像幻聽一樣一直殘留在耳邊,整天影響我的心智。 也因此,我吃了很多其實根本不需要
2024/09/02
開刀完接近兩個禮拜,我的生理和心理都出現巨大的變化。 在開刀前,腦中常會出現去吃東西的念頭,而且只要想吃特定食物就一定會想辦法當天吃到,就算要開車從基隆到桃園這樣的距離也毫不猶豫,如果不去理會腦袋裡的聲音它就會像幻聽一樣一直殘留在耳邊,整天影響我的心智。 也因此,我吃了很多其實根本不需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斯多葛最令人著迷的點,面對困境時可透過簡單的「換個角度想」,輕鬆度過難關,讓我們把時間、精力,投注在最該投注的地方。 有趣的是,許多中國成語顯示不少中國老祖宗的觀念,都和斯多葛哲學不謀而合。
Thumbnail
斯多葛最令人著迷的點,面對困境時可透過簡單的「換個角度想」,輕鬆度過難關,讓我們把時間、精力,投注在最該投注的地方。 有趣的是,許多中國成語顯示不少中國老祖宗的觀念,都和斯多葛哲學不謀而合。
Thumbnail
第三冊:《非預測的世界觀》,三個章節,透過塞內加和斯多噶學派解釋為什麼反脆弱物質擁有「上檔利益必然多於下檔損失」的特性。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透過槓鈴策略,讓脆弱往強固的方向走,進而轉為反脆弱。
Thumbnail
第三冊:《非預測的世界觀》,三個章節,透過塞內加和斯多噶學派解釋為什麼反脆弱物質擁有「上檔利益必然多於下檔損失」的特性。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透過槓鈴策略,讓脆弱往強固的方向走,進而轉為反脆弱。
Thumbnail
論人生短暫:古羅馬斯多噶學派經典人生智慧書,關於心緒寧靜、時間與錢財 Seneca  2022 遠流出版社 分類:論說--理論(哲學)   ★★★★★   一句話 以塞內卡描述「身、心、靈」的三篇文章,展現斯多葛哲學對於人生的實用智慧。 重要字句 斯多葛哲學(Stoicism)
Thumbnail
論人生短暫:古羅馬斯多噶學派經典人生智慧書,關於心緒寧靜、時間與錢財 Seneca  2022 遠流出版社 分類:論說--理論(哲學)   ★★★★★   一句話 以塞內卡描述「身、心、靈」的三篇文章,展現斯多葛哲學對於人生的實用智慧。 重要字句 斯多葛哲學(Stoicism)
Thumbnail
作者在書中寫下了這幾段話: 「並非挨打或受辱就是遭到傷害,你必須也相信自己受到了傷害才是真的受到了傷害。」 「假如某人成功地激怒了你,你要知道那是因為你的心智認同了對方的挑釁。」 「如果有人批評你,請先停下,然後思考他的話是對是錯。 如果是對的,那麼他幫你指出了一個缺點,這時你可以修正自己。
Thumbnail
作者在書中寫下了這幾段話: 「並非挨打或受辱就是遭到傷害,你必須也相信自己受到了傷害才是真的受到了傷害。」 「假如某人成功地激怒了你,你要知道那是因為你的心智認同了對方的挑釁。」 「如果有人批評你,請先停下,然後思考他的話是對是錯。 如果是對的,那麼他幫你指出了一個缺點,這時你可以修正自己。
Thumbnail
終究,台灣還是得接軌國際,踏出「與病毒共存」這一步。然而,共存並非只是用嘴巴說說那麼輕鬆,而是得進行許多準備工作。除了政府相關單位的政策制訂、資源分配,每個人也有不少「課題」需要修習。本文將從「斯多葛哲學」(Stoicism)切入,和大家分享如何做到「與病毒和平共存」。
Thumbnail
終究,台灣還是得接軌國際,踏出「與病毒共存」這一步。然而,共存並非只是用嘴巴說說那麼輕鬆,而是得進行許多準備工作。除了政府相關單位的政策制訂、資源分配,每個人也有不少「課題」需要修習。本文將從「斯多葛哲學」(Stoicism)切入,和大家分享如何做到「與病毒和平共存」。
Thumbnail
會接觸「回到自己的內心,每天讀點斯多噶」(The Daily Stoic) 這本書是因為讀到兩個希臘哲學的派別:伊比鳩魯學派與斯多噶學派,這兩種有著截然不同面對生活的態度。 現在許多看似理所當然的“金句”閱讀起來認同與讚嘆,卻不確定到底有沒有真正理解或使用在生活上,似乎就算看了,有時也只像口號。
Thumbnail
會接觸「回到自己的內心,每天讀點斯多噶」(The Daily Stoic) 這本書是因為讀到兩個希臘哲學的派別:伊比鳩魯學派與斯多噶學派,這兩種有著截然不同面對生活的態度。 現在許多看似理所當然的“金句”閱讀起來認同與讚嘆,卻不確定到底有沒有真正理解或使用在生活上,似乎就算看了,有時也只像口號。
Thumbnail
有沒有想過對於生活你都在追求什麼?穩定的經濟、一棟漂亮的房子或是一份體面的工作,許多人相信若是能夠滿足這些條件就一定能夠過上舒適的生活,但實際真的是如此嗎?這本書將會告訴我們為什麼即便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卻不一定快樂,那到底快樂在哪裡,我們要怎麼得到?
Thumbnail
有沒有想過對於生活你都在追求什麼?穩定的經濟、一棟漂亮的房子或是一份體面的工作,許多人相信若是能夠滿足這些條件就一定能夠過上舒適的生活,但實際真的是如此嗎?這本書將會告訴我們為什麼即便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卻不一定快樂,那到底快樂在哪裡,我們要怎麼得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