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寫錯字怎麼辦?不要小看古人,他們早就發明了修正液,也就是台灣說的「立可白」。只不過因為古代的紙是黃色的,所以這種東西準確的說,應該是「立可黃」,正式的名稱叫做「雌黃」,就是「信口雌黃」裏的「雌黃」。
雌黃,是一種橙黃色微透明的礦物質,化學成分是三硫化二砷,可以用作繪畫顏料或者褪色劑。因為雌黃有褪色作用,所以古人把它用到了修改錯別字上。寫錯字時,用雌黃塗在字上,然後重新書寫。
宋人范正敏的《遁齋閑覽》上就說:「有字誤,以雌黃滅之,為其與紙色相類,故可否人文章,謂之『雌黃』。」
「雌黃」比現代修正液更厲害的地方是,把它塗在字上後,「一漫即滅,仍久而不脫」。
北魏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中就有「雌黃治書法」一說;著名的《顏氏家訓》中也有「以雌黃改『宵』為『苜』」的記載;沈括的《夢溪筆談》里對雌黃的糾錯功能也有記錄。
正因為雌黃有更改錯別字的作用,古人引申開來,把妄加評論、隨口亂說的行為就叫做「信口雌黃」,意思是有的人言論不妥,隨便改口,就像用雌黃改錯別字一樣容易。
(文章來源: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