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談談這場線上也有公開的live演唱會。
FROM ZERO
這名稱無論意思上、感覺上,對包含LP團員和粉絲所有人來說很明確就是字面上的「從零開始」,對外算半沉寂了近七年的時間,終於沿用舊的名稱、加了新團員重組成「新的」Linkin Park。
近期的訪談中談到目前樂團團員其實從19年就開始有些互動、磨合,中間慢慢開始生成一些新作品,但當時的狀況真的可說是「從零」開始,人在那、東西在那,但誰有什麼想法、要怎樣的音樂、誰來唱,甚至幾個人唱......,所有問題都是散的,有些各自的心思也得確認。確切有個比較明顯的模樣並跑起來是這一年才真正達到共識。
(訪談|Linkin Park: The Emptiness Machine, New Album & Return to Music with Apple Music’s Zane Lowe)
如果不再是Linkin Park
是要各自活動?又或是重組?說到這些年來最多掙扎的莫過於自家原團員,Mike(主唱)在訪談中說到和 Joe(DJ)相約討論關於樂團的可能性,當時話題的走向不是「不然我們去做......?」,而是 「你可以想像......」。當時的樂團一切都是未知數,甚至會不會真的再活動都還不確定,僅能靠想像提出一些概略性的想法。
對曾經那樣紅極一時的樂團來說觀眾會不會再買單也是個考慮點,Mike表示,他其實一直不相信還有相當數量的粉絲在等他們回歸,他認為粉絲數量理當是縮到很小一群聽眾而已,但即便是以這樣視角,他是不是還想再做出一些什麼?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我們真的做了,只有我們自己對作品很滿意但其他人根本不買單的話,還會想繼續做下去嗎?」當 Joe 告訴 Mike 他百分之百還是會做時,兩人才真正確認到彼此對樂團的想法在當時是一致的。
那風格呢?
玩樂團、玩音樂是件快樂的事,或許會花上六小時、一個下午只為了找尋一個理想的聲音,但那過程正是值得享受跟慶祝的。"From Zero" 除了是樂團象徵重新啟動,更重要的另一件事是從零開始。其實正式改團名為 Linkin Park 前,Mike 和吉他手 Brad 使用的樂團名就是同音的 Xero,但現今的從零開始不只是回到初始的狀態或用來回答任何關於樂團未知性的問題,更讓人進一步去思考的是:當這些人都不再是當年那些小伙子,要如何找回那股像「零」一般「新鮮的」能量?在每個樂團成員都帶著自己的故事聚集在這個團體裡時,用個體間已知的優勢、不同的經驗,或許能為樂團奏出很棒的新篇章。
Emily Armstrong
這位新主唱無非是此刻關注 LP 樂團人們間討論度最高的人物。
過去擔任 Dead Sara 主唱,19年開始和團隊有些交流。但其實前期和樂團的互動並不是直接就雙方說好要由她「擔任主唱」,大部分的時候對團員也好、對 Emily 也好,每過一陣子聚在一起就是玩玩音樂、認識彼此,創造一些可能性。
這七年,對所有人來說最難的問題無非是「誰來唱?」
要徵選嗎?甚至有人提議說辦個競賽,老實說這些年對於主唱的人選外界給予團員們的想法很多,但對於他們來說這或許都不是最佳解。「能唱的人很多、是說『他的聲音很酷,但也許不適合Linkin Park』」,Brad說。
在與 Emily 合作的過程中 Mike 慢慢感覺到「也許 Emily 就是那個人」,而 Joe 則表示在一次Mike 請她「吼看看」的當下「被說服了」。合作出幾個作品後,團員一致表示她的聲音「是對的」,Mike 才向 Emily 詢問成為 LP 主唱的意願。
至於對 Emily 本人來說,最不可能的當然就是「成為Chester」,她將自己暫時屏除於樂團之外,以一個粉絲的角度去思考——他們究竟希望樂團有什麼樣的聲音?新的演唱會的確大多數歌曲都還是「Chester的歌」,如何和樂團相互配合、以自己的聲音最佳化這些對粉絲來說本身已經很經典的歌曲是個課題。
「是Emily作她自己,但那感覺適合 Linkin Park。」
「我聽到的當下雞皮疙瘩,因為它真的聽起來就是個樂團曲子,那歌曲不像 Chester的歌,但 “並沒有不像” Chester的精神。」
「我們和很多人做了很多合作,不是徵選主唱,就只是合作,但當我聽到Emily的聲音時那是我大腦第一次接受了——這聲音就是適合Linkin Park歌曲的聲音。」
自身的一些感想:混合理論
Linkin Park 首張專輯名稱就叫 Hybrid Theory混合理論,我記得當年聽到時相當震撼,震撼的點倒不是主唱多會唱、樂句多酷炫,而是它內涵的元素很多:要 Rap 有 Rap、要電子有電子、要內涵有內涵、要搖滾有搖滾、要吼腔有吼腔,對當時對聲音吸收度還比較高時的我來說一切都很創新、很衝擊。一路從 Meteora 到 A Thousand Suns 再到 One More Light,有些人在 One More Light 的時候抱怨風格轉變、商業化之類的,但老實說當時真的沒有聽出多少端倪,「我覺得還是很Linkin Park?」當時我這麼回應朋友。或許對我來說他們每張專輯本來就一直有所改變,但每一張專輯又都某種程度上「很LP」,比如哪邊的合成器、又哪邊的和弦行進跟鍵盤樂句.....,所以,和當紅歌手合作又怎樣?怎麼有點迷幻了又怎麼樣?新專輯沒有太多掙扎就自然接受了。
人們當然可以因為Chester離開就不再認定這個樂團,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想想Nirvana少了Kurt、若是GNR沒有Rose;或者Green Day與Billie Joe無關、假設Chris離開Coldplay。而且不只粉絲如此,身歷其中的團員也必定各自有想法,原鼓手Rob Bourdon離開樂團,Mike改以個人釋出作品,其他人在這之前也曾各自淡出......
我的想法是如果你只愛Chester個人,那大可繼續帶著緬懷、不再提起Linkin Park,但若你還是有點猶豫,或許和我一樣忘不掉Chester的聲音,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新嘗試,那可以試看看將團名信仰擺一旁,就和當初 Xero 改名為 Linkin Park 一樣,想像將現在這六人湊在一起、換個名字,新的歌曲你會聽嗎?樂團在每一次給出創作的當下說出他們想說的,粉絲有絕對的自由決定跟或不跟,其實一直都只是如此。
「作為粉絲我認為我們有權利去聽任何我們想聽的,我們也希望那些音樂人能如我們所願做出『我們想聽的』,但那正是風險,當你在你還是個少年時就將你的人生投資在上面這就是風險,雖然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人們會為了做一些真正可以讓世界更好的事冒險。但我真的認為藝術是一種魔法,它可以救人一命、可以讓生命更好、可以治癒也可以創造真正的體驗,而當你在年輕時就將自己投入其中、跳脫世俗框架且支持自己,不管他人怎麼說那就是一種勇氣。而那也是現在這裡正在發生的、這是你們的勇氣——繼續下去、做音樂、與人重新連結。」
「音樂不是競爭性的,我認為就像食物,如果我是芥末狂熱份子,但你不愛,我們還是可以當朋友,這不是比賽。」
我依舊緬懷Chester,但對我來說 Linkin Park 的本質就是一些新的創意和一點舊的理念總會搞出好聽的東西,就跟最早我接觸到的《混合理論》想說的一樣,也和我這些年一直認識的他們一樣。新歌 The Emptiness Machine 對我來說依然很 Linkin Park,Emily 的歌聲在其中一點違和也沒有,對於樂團我想說很開心它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