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常見蜈蚣品種全解析:從居家到戶外

更新於 2024/09/11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你有沒有在家中發現過一些細長多腳的生物快速爬過?這些可能就是家裡常見蜈蚣。蜈蚣雖然外表看起來有點嚇人,但其實對於維持生態平衡有重要作用。瞭解這些神秘的多足動物,能夠幫助你更好地與它們和平共處。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為你介紹台灣常見的蜈蚣種類,探討它們的棲息環境和保護措施。你還會學到如何安全地觀察和飼養蜈蚣,以及它們在生態系統中扮演的角色。無論你是對蜈蚣感到好奇還是想要瞭解如何防治,這篇全面的解析都能給你有用的資訊。

臺灣常見蜈蚣種類

在台灣,常見的蜈蚣種類包括蜈蚣、石蜈蚣、地蜈蚣和家蜈蚣等 。這些蜈蚣分屬於不同的目,如蜈蚣目、石蜈蚣目和地蜈蚣目等 。

蜈蚣屬於蜈蚣目蜈蚣科,學名為 Scolopendra,身體扁平,具有環狀結構的體節,通常有21或23對腳 。蜈蚣是體型較大的蜈蚣,分佈在世界各地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其中,祕魯巨人蜈蚣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蜈蚣,平均長度可達30公分 。

石蜈蚣屬於石蜈蚣目石蜈蚣科,身體稍微扁平,具有環狀結構的體節,通常有15對腳 。石蜈蚣沒有複眼,但有一組單眼,常棲息於土壤內或枯葉堆中 。台灣已知有石蜈蚣科和長腳石蜈蚣科兩個科,共16多種 。

地蜈蚣屬於地蜈蚣目,體型瘦長,擁有27個以上環狀結構的體節,每個體節具備一對腳 。地蜈蚣沒有眼睛和視覺,觸角分為14節 。部分種類的地蜈蚣腳的數量可超過100隻,被稱為真正的百足蟲 。

家蜈蚣又稱為蚰蜒,學名為 Scutigera coleoptrata,屬於蚰蜒目蚰蜒科蚰蜒屬 。家蜈蚣身體細長,由多個體節組成,共有15對具備多節段的長腳 。家蜈蚣行動敏捷,除了在地面快速爬行外,還能迅速攀爬牆面或天花板 。

本土種

台灣本土的蜈蚣種類豐富,如長足衛蜈蚣就是常見的本土種 。長足衛蜈蚣通常出現在室內外的盆栽土壤中,有時會誤闖居家環境 。

入侵種

目前尚無明確的入侵種蜈蚣在台灣被發現和記錄。不過隨著全球貿易的頻繁,外來入侵種的可能性不容忽視,仍需保持警惕和監測。

瀕危種

在台灣,目前尚無蜈蚣物種被列為瀕危物種 。不過隨著棲地的破壞和消失,部分對環境變化敏感的蜈蚣種類可能面臨族群數量下降的風險。持續的棲地保護和物種監測工作對於蜈蚣多樣性的維持十分重要。

總的來說,台灣擁有多樣的蜈蚣種類,包括廣義的蜈蚣、石蜈蚣、地蜈蚣和家蜈蚣等 。這些蜈蚣具有相似的形態特徵,如扁平的身體、環狀結構的體節和成對的步足等 。儘管外表令人生畏,但蜈蚣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夠捕食昆蟲等其他小型節肢動物 。瞭解和保護本土的蜈蚣多樣性,對維持生態平衡具有積極意義。

蜈蚣的棲息地保護

蜈蚣作為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成員,其棲息地的保護至關重要。蜈蚣主要棲息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如石縫、腐木、落葉堆等 。這些環境為蜈蚣提供了隱蔽、覓食和繁衍的場所。

棲息地類型

蜈蚣的棲息地類型多樣,包括森林、草地、灌叢等自然環境,以及建築物縫隙、地下室等人工環境 。不同種類的蜈蚣對棲息地的選擇有所差異,但總體而言,牠們偏好陰涼、避光且濕度較高的環境 。

在自然環境中,蜈蚣常出沒於枯枝落葉層、石塊下方、樹皮縫隙等微棲所 。這些微環境能夠為蜈蚣提供遮蔽、調節溫濕度,並且容易尋找到昆蟲等食物來源 。

在人工環境中,蜈蚣則常常利用建築物的裂縫、排水管道、地下室等陰暗潮濕處作為棲身之所 。牠們有時也會進入室內,尤其是在梅雨季節或建築物潮濕的情況下 。

面臨的威脅

蜈蚣的棲息地正面臨著多重威脅,主要包括棲息地破壞、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等方面。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的自然棲息地被開發為建築用地或農業用地,導致蜈蚣賴以生存的林地、草叢等環境面積銳減 。棲息地破碎化使得蜈蚣的活動範圍受到限制,種群數量下降 。

環境污染,如農藥化肥的過度使用、工業廢水的排放等,也對蜈蚣的生存構成威脅 。這些污染物可能通過食物鏈在蜈蚣體內富集,影響其健康和繁殖 。

此外,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溫度上升和降水模式改變,可能會擾亂蜈蚣的生活節律,影響其覓食、交配等行為 。

保護措施

為了保護蜈蚣的棲息地,需要採取以下措施:

  1. 加強棲息地保護,限制對自然棲息地的開發和破壞,保留適宜蜈蚣生存的林地、草叢等環境 。
  2. 在城市綠化中,提供蜈蚣適宜的微棲所,如在公園、綠地中保留枯枝落葉層,設置石塊、樹洞等隱蔽場所 。
  3. 減少化學農藥和肥料的使用,防止環境污染對蜈蚣及其食物來源造成危害 。推廣生物防治和有機種植,營造健康的生態環境。
  4. 加強對蜈蚣的研究和監測,瞭解氣候變化對蜈蚣種群的影響,制定針對性的保護策略 。
  5. 提高公眾對蜈蚣生態功能的認識,消除對蜈蚣的恐懼和偏見,引導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蜈蚣及其棲息地 。

蜈蚣雖然外表令人生畏,但牠們在維持生態平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保護蜈蚣賴以生存的環境,減少人為幹擾和破壞,我們可以為這一古老的節肢動物類群的延續貢獻一份力量 。只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生存權,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生物多樣性的可持續發展。

蜈蚣的飼養和觀察

在人工養殖蜈蚣時,需要注意提供適宜的飼養環境和滿足其飲食需求。同時,仔細觀察蜈蚣的行為習性也是成功飼養的關鍵。

蜈蚣喜歡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生活,如石縫、腐木、落葉堆等 [1]。在人工飼養時,可以使用木板或塑膠板製作飼養箱,大小以寬40釐米、長60釐米、高30釐米為宜 。箱底鋪設10釐米厚的飼養土,上面疊放瓦片或磚塊供蜈蚣棲息 。飼養箱內要保持乾燥,而飼養土則需適度潮濕 。

蜈蚣是肉食性動物,以昆蟲為主要食物,如蝗蟲、蟋蟀、蜘蛛等 。在人工飼養中,可以投喂泥鰍、黃鱔、蚯蚓、蝸牛、蒼蠅幼蟲等動物性飼料 。如果發現蜈蚣出現營養不良,可適量補充黃粉蟲、鼠婦等昆蟲 。值得注意的是,蜈蚣在產卵前和孵化期間要停止投食,以免影響繁殖 。

觀察蜈蚣的行為習性,有助於更好地飼養管理。蜈蚣屬於夜行性動物,白天常隱蔽在陰暗處 。產卵前,母蜈蚣的體態會變得臃腫,行動遲緩 。在蜈蚣產卵時,可用無底罐頭筒罩住,避免相互幹擾。蜈蚣會抱卵監護長達43天,孵化過程分為三次蛻皮,之後幼體在母體保護下生活約一個月才能獨立 。

總的來說,人工飼養蜈蚣需要提供陰暗潮濕的環境,投喂昆蟲等動物性飼料,並密切觀察其生活習性。通過科學的飼養管理,可以提高蜈蚣的存活率和繁殖效率,實現規模化養殖。

飼養環境設置

蜈蚣喜歡棲息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如石縫、腐木、落葉堆等隱蔽處 。在人工飼養時,可以參考蜈蚣的生活習性,營造適宜的飼養環境。

飼養蜈蚣可使用木板或塑膠板製作飼養箱,大小以寬40釐米、長60釐米、高30釐米為宜 。箱體內壁要光滑,防止蜈蚣爬出。箱底鋪設10釐米厚的飼養土,飼養土上疊放瓦片或磚塊,供蜈蚣棲息 。瓦片或磚塊要預先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 。

飼養箱要放置在陰涼通風處,避免陽光直射 。蜈蚣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為25℃-35℃ 。飼養土要保持適度潮濕,可用噴霧器定時噴水。但蜈蚣棲息處要保持乾燥,可在瓦片或磚塊上方再覆蓋一層乾燥的飼養土 。

總之,營造一個上乾下濕、陰暗隱蔽的環境,是飼養蜈蚣的關鍵。這樣的環境模擬了蜈蚣的原生棲息地,有利於其正常生長和繁殖。

飲食需求

蜈蚣是肉食性動物,主要以昆蟲為食,如蝗蟲、蟋蟀、蜘蛛等 。在人工飼養中,除了昆蟲,還可以投喂其他動物性飼料,如泥鰍、黃鱔、蚯蚓、蝸牛、蒼蠅幼蟲、雞血、雜骨等 。

值得注意的是,蜈蚣在產卵前幾天要停止投食,孵化期間的40-50天內更要嚴格禁食 。否則,蜈蚣在進食時可能會將卵塊或胚胎一起吞食,導致孵化失敗 。

在日常飼養中,如果發現蜈蚣因食物單一出現營養不良,可適量補充黃粉蟲、鼠婦等昆蟲飼料 。這些昆蟲在飼養環境中一般能存活一週左右 。

此外,蜈蚣雖然以肉食為主,但有時也會啃食瓜果、蔬菜、嫩草等植物性食物 。在飼養過程中,可以適當提供一些植物性食物,豐富蜈蚣的飲食。

總的來說,提供豐富的昆蟲和動物性飼料,是滿足蜈蚣飲食需求的關鍵。同時,要注意在特殊時期(如產卵前和孵化期)停止投食,以免影響繁殖。

行為觀察技巧

仔細觀察蜈蚣的行為習性,可以更好地瞭解其生活規律,進而採取科學的飼養管理措施。以下是一些觀察蜈蚣行為的技巧:

  1. 觀察蜈蚣的活動時間。蜈蚣屬於夜行性動物,白天大多隱蔽在陰暗處,夜間才外出覓食 。因此,在夜間或清晨觀察蜈蚣的活動,更容易發現其行為規律。
  2. 留意蜈蚣的形態變化。當蜈蚣即將進入產卵期時,母蜈蚣的體態會變得臃腫,腹部貼近地面,行動也變得遲緩 。觀察到這些變化,就要做好迎接蜈蚣產卵的準備了。
  3. 判斷蜈蚣的孵化階段。蜈蚣產卵後,會經過三次蛻皮,歷時35-40天 。第一次蛻皮約在產卵後15-16天,卵粒變為腰子形;第二次蛻皮在20天後,幼體呈月牙狀;第三次蛻皮在35-40天,幼體能在母體周圍活動 。根據幼體的形態變化,可以判斷孵化的進程。
  4. 觀察母蜈蚣的護幼行為。蜈蚣產卵後會抱卵監護43天左右,孵化出的幼體在母體保護下生活約一個月 。觀察母蜈蚣如何照顧卵塊和幼體,可以深入瞭解蜈蚣的繁殖習性。
  5. 記錄蜈蚣的生長發育。定期測量蜈蚣的體長、計數其步足對數,可以掌握蜈蚣的生長速度 。同時,記錄蜈蚣的蛻皮次數和時間,對判斷其發育階段也很有幫助。

通過長期、細緻的觀察,可以全面掌握蜈蚣的生活習性,為科學飼養提供依據。觀察的過程也是瞭解自然、欣賞生命的過程,有助於我們建立與蜈蚣和諧共處的關係。

蜈蚣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蜈蚣作為一種古老而獨特的節肢動物,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們是重要的捕食者,同時也是其他動物的食物來源,在維持生態平衡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捕食者角色

蜈蚣是肉食性動物,以昆蟲為主要食物,如蝗蟲、蟋蟀、蜘蛛等 。它們利用一對有毒的爪捕食小昆蟲或動物,隨時準備攻擊獵物 。蜈蚣的捕食行為有效地控制了害蟲的數量,保護了農作物的安全和產量 。

此外,蜈蚣還是土壤中的一種有益生物。它們通過吃食有機質和排泄物來促進土壤的通風和肥力,對維持土壤的健康狀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被捕食情況

儘管蜈蚣是強大的捕食者,但它們也會成為其他動物的獵物。在菲力浦島上,一種巨型蜈蚣甚至成為了食物鏈的頂端,捕食海鳥黑翅海燕的幼鳥 。據估計,這種蜈蚣每年會吃掉2109到3724只海燕幼鳥 。

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蜈蚣仍然容易受到較大型掠食者的攻擊,如鳥類、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等。它們在食物鏈中處於中間環節,既捕食其他生物,也成為更高級掠食者的食物來源 。

與環境的互動

蜈蚣喜歡棲息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如石縫、腐木、落葉堆等 。它們偶爾也會爬入屋內,尋找食物和庇護所。人類活動對蜈蚣的生存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如城市化進程導致自然棲息地減少,環境污染對蜈蚣及其食物來源構成威脅等 。

為了保護蜈蚣的棲息地,我們需要採取以下措施 :

  1. 加強棲息地保護,限制對自然棲息地的開發和破壞。
  2. 在城市綠化中提供適宜的微棲息地,如保留枯枝落葉層,設置石塊、樹洞等隱蔽場所。
  3. 減少化學農藥和肥料的使用,防止環境污染。
  4. 加強對蜈蚣的研究和監測,瞭解氣候變化等因素對種群的影響。
  5. 提高公眾對蜈蚣生態功能的認識,引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蜈蚣及其棲息地。

總的來說,蜈蚣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通過捕食和被捕食,參與了複雜的食物網路,維持了生態平衡。同時,蜈蚣對土壤健康和環境穩定也有著積極的貢獻。保護蜈蚣的棲息地,減少人為干擾,是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舉措。只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生存權,我們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蜈蚣作為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員,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它們不僅是有效的害蟲控制者,還對維持土壤健康有著積極的貢獻。瞭解蜈蚣的棲息習性和生態作用,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保護這些神秘的多足動物,並與之和諧共處。

保護蜈蚣及其棲息地對維持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減少化學農藥使用、保留適宜的微棲息地,以及提高公眾認識,我們能夠為蜈蚣創造一個更加友好的生存環境。只有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才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推動生物多樣性的可持續發展。

若在家中或辦公室發現蜈蚣,不要輕易自行處理或購買隨便的商品。蜈蚣可能會對家中其他物品造成損害,甚至威脅到您的健康最佳的處理方式是聯繫專業的除蟲公司,他們擁有專業的工具和技術,能夠有效解決蜈蚣問題,確保您環境的安全與舒適。

立即聯繫我們的專業除蟲公司,獲取專業的蜈蚣防治服務,保障您的居住環境!

 

    avatar-img
    0會員
    46內容數
    在我們的部落格中,您將找到豐富的資訊和專業建議,幫助您有效控制各種害蟲和鼠害。我們專注於分享最新的除蟲、除鼠和殺蟲方法,包括使用天然和化學手段,以及創新的費洛蒙控制技術。訂閱我們,獲取更多專業知識和最新趨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