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收到一個問題,大意是這一個月以來的走勢有沒有可能在更提早一些發現?(如圖1)
在聊這個話題之前先簡單稍稍回顧一下一個多月以前的評估。
7月中-多單過熱
七月底-續跌(買點)
八月中-整理
可以說從七月十一號過熱以來的下跌、反彈、整理幾乎都在預期內,差別只在各自持續的時間段沒那麼精細(也不需要精準)。
但,一樣的文章不同的人看到卻有完全不同的結局。從八月初開始進場的話即便大盤從近期最高點22545跌至此時此刻,你都有極高的機率帳上仍然是賺的,而且是在大盤從最高點(24416)已經修正了10%的背景下。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儘管這些走勢我們都已經提前嗅到了,但當你實際身處其中的時候又好像是另外一回事,該怎麼做每個人的選擇也不同。
一樣是覺得相對高點已近,有的人選擇出場等回測,有的人偏向放空再回補;一樣是覺得整理機會較高,有的人選擇高賣低補,有的人寧可慢慢布局。
一樣的走勢有不同的想法與做法非常正常,因為我們的成長背景、個性、經濟情況皆有所不同。有的人想抓短期波動,有的想掌握波段行情,對於實際走勢的心理預期也會不一樣。
你的週期、頻率、操作偏好會影響到對文章/盤後資料的理解和應用,週期稍微短一些的在看到特定訊號後就會下意識地覺得馬上要上漲/下跌,恨不得盡快滿倉行情馬上發動,平倉後再無縫接軌另一個行情,但現實不可能長這個樣子。
當走勢如你預期進行著,你也如擬定的策略進行布局,但隨著帳上虧損開始放大你很難不懷疑自己。這時候會有無數個理由、聲音告訴你,你錯了。甚至那個背負著沉重壓力的你也很可能忍不住勸自己,不如就停損吧至少輕鬆一點。
我們的每一次判斷每一次進出場都像是市場對我們出的一道考題。
這裡是不是低點?
這裡該不該賣?
這樣估值有沒有問題?
還記得我小的時候很討厭考試,每一次的月考我都非常討厭。一想到未來還有國中要唸高中要考,大學還要再考,就會覺得還來不及長大的我已經在教室裡老了,後來的後來我才意識到我討厭的不是考試,而是不想面對充滿不安的自己。
但幸好,每一個你懷疑自己的時候,感到動搖的時候,那些被你翻爛的資料和每一個梳理行情變化的夜晚都會在最後一刻站出來告訴你,別聽市場紛亂的耳語。
從開始寫文章至今我做過許多調整,但我也只是個普通人,我沒辦法針對不同操作週期、頻率、資金水位的讀者各種當下的不同意見,我只能跟你們分享我個人的成長歷程和觀察角度,至於板機該什麼時候扣下去、扣的輕重我無法幫你拿捏。
如果閱讀我的文章對你有絲毫幫助那我很開心,如果毫無用處甚至有反效果,那一定是我書讀得少閱歷不夠豐富,祝福你在其他地方能有所成長不再被我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