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寄琴維修

第一次寄琴維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之前練習時手殘刮傷琴的面板,加上本來就想調整弦栓、弦枕,所以決定試試看把琴郵寄回去安默麗維修。

我真的很怕琴出意外,詢問製琴師後,我用兩條擦琴布分別塞住琴橋前後縫隙並將弦稍微放鬆,除此之外,還在琴頸下方、琴身與盒蓋之間的空隙塞滿緩衝氣泡布,最後將整個琴盒外纏繞好幾圈舒美布防撞,塞入拼貼而成的大紙箱寄出。

去程我用順豐上門收件超方便,運費190,回程請他寄郵局快捷250,要不是考慮對方比較習慣郵局的樣子,回來也用順豐比較便宜又快。

raw-image


補漆前

raw-image

補漆後

因為我刮傷一層木材,用補漆近看還是看得出痕跡,不過調整弦栓+補漆兩處只收工本費300真的很便宜了......如果要修到看不出來應該很可觀吧!弦栓回來變超順很滿意XD


上次琴友指出來,我才知道我的弦距有不平均的問題,以前只會拉琴根本不會注意那些工藝細節,真的還是要做一些功課再挑琴比較好。

我還是很喜歡我的這把琴,感覺調整好後回來變好拉,總覺得弦枕有變低一點,但更好按、聲音有變開一點,不知道是不是小別勝新婚?還在觀察。

題外話,之前去湊熱鬧陪琴友挑琴,最後她挑的一支琴價位跟我差不多,不過聲音表現更好更廣,要是我更早知道會買這把。雖然小惋惜,但那把果然是對岸工作室琴就沒有怨念了,我自己的偏執。

avatar-img
成人小提琴學習跟一些囈語
9會員
31內容數
成人小提琴學習,也許還有貓,跟一些囈語,因為中斷多次已經算不清累積學琴多久了,大概4年多吧(至2023為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上面是現有的四個肩墊,其中Artino是送的,FOM是無聊買的最便宜型號 因為換了新腮拖,原有的肩墊有點厚,會把琴身墊得稍高,於是肩墊必須跟著換,兩者常常是要一起付學費的......目前用VLM Professional(不是鑽石),就先將就吧,順便記錄一下現有的四個肩墊。 FOM的抓腳設計容易
以前我就覺得不管怎麼調整,我的下巴似乎總是無法找到一個適合的角度卡住琴,直到最近認真搜尋腮托的討論,才發現我的臉型可能不適合常見的腮托種類。 最常見的瓜式我都夾起來怪怪的,也試過貴鬆鬆的sas調整型腮托,但依然無果。直到在一個國外訂製腮托的網站看到不同臉型與合適的腮托搭配,才發現原來我的臉型不
有琴友分享她的老師新買了這個肩墊,說裝上去之後共鳴變好超多,整個琴升級(她的琴等級跟我差不多),看了非常心動,但一個肩墊要快四千實在不便宜。猶豫了很久,發現這款肩墊因為國外原物料大缺貨,趁著某個樂器行還有庫存的時候決定入手玩玩看,目前結論:升級很有感,但還在適應中,而且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肩墊外型
上面是現有的四個肩墊,其中Artino是送的,FOM是無聊買的最便宜型號 因為換了新腮拖,原有的肩墊有點厚,會把琴身墊得稍高,於是肩墊必須跟著換,兩者常常是要一起付學費的......目前用VLM Professional(不是鑽石),就先將就吧,順便記錄一下現有的四個肩墊。 FOM的抓腳設計容易
以前我就覺得不管怎麼調整,我的下巴似乎總是無法找到一個適合的角度卡住琴,直到最近認真搜尋腮托的討論,才發現我的臉型可能不適合常見的腮托種類。 最常見的瓜式我都夾起來怪怪的,也試過貴鬆鬆的sas調整型腮托,但依然無果。直到在一個國外訂製腮托的網站看到不同臉型與合適的腮托搭配,才發現原來我的臉型不
有琴友分享她的老師新買了這個肩墊,說裝上去之後共鳴變好超多,整個琴升級(她的琴等級跟我差不多),看了非常心動,但一個肩墊要快四千實在不便宜。猶豫了很久,發現這款肩墊因為國外原物料大缺貨,趁著某個樂器行還有庫存的時候決定入手玩玩看,目前結論:升級很有感,但還在適應中,而且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肩墊外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