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一張筆記誕生時,只有現在的自己能看出其中的脈落。時間一久了,自己早已經忘記這篇筆記想表達什麼。
我會以一種簡單立即的標準判斷。我會問自己:這張筆記我會值得去修改嗎,我能看出裡面的脈落嗎。如果我不認為值得修改,我也看不出脈落來。那麼我就會立即刪除。
我在解決筆記太多的問題當中,意識到一個問題在於,我嘗試在一個失去脈落的筆記當中,想盡辦法硬擠出的脈落來。我嘗試在混亂,沒有邏輯的架構下,直接去進行編輯和調整。
一堆碎片組在一起,依然還是一沱碎片。不會變成完整的零件
我想表達的是,一張筆記如果在發芽期時不去修改。那未來的自己再次重逢時會看不出脈落。修改難度也會大幅度上升。因此,也是為什麼我的標準會以,直不值得去修改,以及能看不看出脈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