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patreon.com/posts/112727250?pr=true
上六:苦節;貞凶,悔亡。
苦:苦、涼,有小毒的盾果草,引伸苦味。
節:在竹下進食,引伸竹節、節制。
貞:占卜龜甲,引伸經過驗證。
凶:地面下陷,引伸凶險。
悔:人母的心意,引伸不令到有遺憾。
亡:觸碰刀鋒,引伸死亡。
意思是刻苦節制,經過驗證是凶險的,禍害消除。
魯國宰相季文子的故事,可解爻義。
季文子(?—前568年12月3日),姬姓,季氏,即季孫行父。
季孫行父的「孫」為尊稱,「季孫」不是氏稱,僅限於對宗主稱謂,宗族一般成員只能稱「季」,季孫行父為季氏,而非季孫氏。
魯桓公有四名兒子,嫡長子太子同繼承魯國國君,即魯莊公。
庶長子慶父(孟氏)、庶次子叔牙(叔氏)、嫡次子季友(季氏),被魯莊公封為卿,後代皆形成大家族,三家皆為魯桓公之後,被稱為三桓或魯三桓,季氏實力最強。
魯僖公元年(前659年),季友擔任正卿司徒,以齊國為依託,在魯國執政長達十六年,謚成,史稱「成季」。
成季兒子無佚生季文子,季文子為人謹小慎微,克儉持家。
《論語·公冶長》記載,季文子做事前都再三考慮,孔子聽到這事,說:考慮兩次就夠了。
(成語「三思而行」由此而來。)
魯文公十八年(前609年),魯文公去世,魯國正卿東門襄仲與魯文公次妃敬嬴勾結,打算立敬贏兒子公子俀為君。
襄仲以太子惡年幼,與太子傅叔仲惠伯商量,叔仲惠伯認為讓東門襄仲掌權,自己抱年幼國君聽政,沒甚麼問題,反對立公子俀。
六月,襄仲與叔孫莊叔出使齊國,襄仲請求齊惠公立公子俀做國君,齊惠公新即位,想親近魯國,同意請求。
襄仲回國後,在十月殺了惡與惡的同母弟弟視,立公子俀為國君,是為魯宣公。
季文子作為三桓之一,謹小慎微,依附襄仲。
魯宣公九年(前600年),襄仲卒,兒子公孫歸父執政。
孟獻子是魯國著名大夫,為人清廉節儉。
魯宣公十年(前599年),周定王派劉康公出使魯國,向魯國卿大夫分派禮物。
季文子與孟獻子很儉樸,叔孫得臣的兒子叔孫僑如(宣伯),公孫歸父卻很奢侈。
周定王詢問魯國卿大夫哪位賢德,劉康公答道:「季文子與孟獻子可以在魯國長期保持地位,叔孫僑如和公孫歸父可能會敗亡。他們兩家即使家族不亡,本人必不能免禍。」
魯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季文子推行初稅畝,困在井田制的奴隸、農民獲得魯國戶口,被稱為「隱民」,季文子向三桓的私田徵稅,勢力更大。
魯國國力衰弱,不是一流大國,只能依附於晉、齊、楚等大國,魯宣公時,魯國與晉國交好。
魯宣公十八年(前591年),三桓強盛令魯宣公倍感不安,公孫歸父到晉國為魯宣公娶晉女,想借晉人除三桓。
公孫歸父還沒回到魯國,魯宣公薨。
季文子趁機發難,痛斥襄仲當政時的弊端,魯國司寇隨季文子除亂,公孫歸父逃到齊國躲起來,季文子開始執政。
魯成公元年(前590年),季文子在魯國實行「作丘甲」地區編制,軍賦改為以一丘為單位,負擔為原來的四倍。
魯成公二年(前589年)春天,齊國攻打魯、衛兩國。
季文子、臧宣叔、叔孫僑如、子叔聲伯,率魯軍與晉、衛、曹等國,攻打齊國的鞌,齊頃公大敗被晉軍追逼,差點被俘,得大夫逢丑父相救,兩人互換衣服,齊頃公到山腳華泉取水,得以逃走。
《左傳·成公七年》記載,魯成公七年(前584年),吳國攻打鄰近魯國的郯國,郯國被納入吳國領土,季文子警告魯成公:「中國不振旅,蠻夷入伐而莫之或恤」。
《史記·魯世家》記載,季文子當政時,家無衣帛之妾,廄無食粟之馬,府無金玉。
《國語·卷四魯語上》記載,季文子是位高權重的魯國上卿大夫,掌握國政與統兵之權。
季文子有自己田邑,但妻子兒女沒有一人穿綢緞衣裳,家中馬匹,只餵青草不餵粟米。
孟獻子的兒子仲孫問季文子:你身為魯國正卿大夫,妻子不穿絲綢衣服,馬匹不用粟米飼養。難道不怕國中百官恥笑你吝嗇嗎?難道你不顧及與諸侯交往時會影響魯國聲譽嗎?
季文子回答:我當然願意穿綢衣、騎良馬,可是,我看到國內老百姓吃粗糧穿破衣的還很多,我不能讓全國父老姐妹粗飯破衣,而我家中妻子兒女卻過分講究衣着飲食。
我只聽說人們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國家最大榮譽,沒聽說過炫耀自己美妾良馬,會給國家爭光。
孟獻子怒將仲孫幽禁七天,仲孫受到管教,改過前非,仿季文子而學之。
季文子知道這件事後,說:犯了錯誤能及時改正的人,就是人上人了。
季文子讓仲孫做上大夫,消息不脛而走,在季文子倡導下,魯國朝野出現儉樸風氣,為後世傳頌。
魯成公十六年(前575年),叔孫僑如(宣伯)與魯成公母親穆姜私通,想要除掉季文子與孟獻子,奪取他們的家產。
穆姜要求魯成公驅逐季文子與孟獻子,魯成公說季文子在晉國與楚國正在鄢陵作戰,等他回來再說。
穆姜生氣,指着魯成公兩個弟弟公子偃和公子鉏說:你要是不同意,他們兩個都可以作國君!
叔孫僑如派人游說晉國殺死季文子。
九月,晉國逮捕季文子,魯成公派子叔聲伯向晉國請求,晉國與魯國講和,釋放季文子。
十月,魯國大夫結盟,放逐叔孫僑如,叔孫僑如逃亡到齊國,女兒穆孟姬嫁給齊靈公,受到寵愛,生了公子杵臼。
叔孫僑如又與齊靈公母親聲孟子私通,聲孟子使叔孫僑如位於齊國的國氏和高氏之間,叔孫僑如怕齊靈公揭穿奸情,逃到衛國,地位也在各卿之間。
魯成公十八年(前573年),魯成公薨,與夫人定姒所生兒子姬午,三歲即位,是為魯襄公。
季文子上承祖父成季遺風,下啟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政治。
前601年至前568年,季文子在魯國執國政三十三年,輔佐魯宣公、魯成公、魯襄公三代君主
季文子去世前留下遺言,要求用薄葬舉行下葬儀式,以他用過的家用器皿陪葬。
根據大夫入斂禮儀,魯大夫為季文子入殮時,魯襄公要親自看視。
魯襄公對季文子政績,一生清廉給予高度評價:輔佐過三位國君而沒有家私積蓄以大夫禮節入殮,難道說不是對國家的忠誠嗎?
鄫國城西有一連綿山麓,供奉鄫國人世代拜謁的神廟,時稱神峰山,山麓以北是群山連綿的季氏封地費邑。
鄫國人為表示歸屬魯國的誠心,鄫太子巫將季文子靈柩迎往神峰山安葬,將神峰山命名為魯卿山,以此表明鄫國正式成為魯國附屬國。
魯襄公授予季文子的謚號為「文」,後人稱魯卿山為文峰山,在墓地前建立季文子廟,將文峰山東鄫城西面的泇河支流河叫季文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