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奢華之殤:聚集餐浪費的背後,究竟藏著怎樣的社會真相?

avatar-img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二十年前,我剛參加工作時,公司年會上總會有幾桌沒動過的菜餚。那時候我常想,這麼多剩菜多可惜啊!現在回想起來,卻覺得那或許是一種必要的「浪費」。


最近,一則關於餐飲浪費的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據報導,中國每年在消費環節浪費的糧食高達340-360億斤,平均每人每年浪費25斤。這個數字相當驚人,大約等於韓國粮食年產量的5倍,日本的1.5倍。


這樣的浪費看似令人髮指,但仔細思考後,我發現事情並非那麼簡單。


在傳統觀念中,勤儉節約一直被視為美德,而浪費則被認為是可恥的。然而,在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中,這種觀念似乎正在悄然改變。


讓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在物質極度匱乏的時代,人們當然會強調物盡其用。但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適度的「浪費」反而可能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進步的動力。


舉個例子,假設我們都堅持把舊手機用到徹底報廢才換新的,那麼智能手機行業的創新發展會如此迅速嗎?恐怕不會。正是消費者的「喜新厌舊」,才推動了行業的快速創新,帶來了更多便利和進步。


再比如,一家餐廳開業時使用彩帶、花籃和樂隊,這些看似「浪費」的開支,實際上卻是一種文化儀式,為更多企業和從業者提供了機會,刺激了市場需求。


從生產者的角度來看,所謂的「浪費」創造了更多需求,為企業提供了更多機會。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它促進了產業競爭,推動過剩產能進行迭代或退出。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它讓存量需求得到滿足,使增量需求有機會浮出水面,刺激新的供給。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鼓勵無節制的浪費。關鍵在於找到一個平衡點,既不過度節儉以至於阻礙經濟發展,也不過度浪費導致資源枯竭。


回到餐飲浪費的話題,我們確實應該提倡理性消費,但也不必對一切「浪費」都嗤之以鼻。或許,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將這些剩餘食物更好地利用起來,比如將其捐給有需要的人,或者轉化為堆肥等。


總的來說,在評判「浪費」時,我們需要更全面的視角。一個完全沒有浪費的社會,並不一定代表著道德水準很高,也可能是因為物資太過匱乏。適度的「浪費」,或許正是社會進步和創新的催化劑。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縱自己。相反,我們應該更加珍惜資源,但同時也要理解,在特定情況下,看似的「浪費」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積極影響。


最後,我想說的是,面對「浪費」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的不是簡單的批評或讚揚,而是更深入的思考和更智慧的行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發展與節約之間找到真正的平衡。

    avatar-img
    0會員
    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