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曾經參加過戶外教學嗎?
▪️曾經被校方要求父母也要陪同,孩子才能參加嗎?
學校舉辦戶教學,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期待,如果你是班上的一份子卻是那位不能參加戶外教學的孩子,心裡的感受又如何呢?
常常,坐輪椅♿️的孩子因為空間的限制,是最容易在戶外教學活動被拒絕的族群。所有的事前規劃都必須周全,才有辦法讓坐輪椅的孩子們「行而無礙」;再者,戶外教學地點的選擇是否友善,輪椅可推行、如廁空間是否到位...在在都影響了這這些孩子能否一同參加。
沒有一個孩子是麻煩,
只要大人將他們視為一份子!
故事裡的喵喵老師是一位不怕麻煩的大人,也因此小琪的戶外教學權利終於有了實現的機會。
戶外教學要如何抵達目的地是規畫者需細膩考量的,不是每個人都用雙腳走路。
事實上,每一個人本就理所當然不讓每個孩子成為「麻煩」,行動有礙的孩子只是在生理上受限,並不代表在日常所有參與權利都應該直接被劃分、甚至被漠視、無視!
當你把每一個孩子視為一份子後,理所當然會「突破所有障礙」,讓每一個孩子都到場。
《每一個都要到》繪本講述一位坐輪椅的女孩-小琪,渴望和班上同學一起去戶外教學的故事。小琪好愛她的學校,但唯一讓她煩惱的是無法參加旅行,和同學一起留下回憶。這一次,喵喵老師有好主意!全班同學決定一起來想辦法。 ~ 博客來
「這本書上怎麼有那麼多豆豆?」
「它怎麼摸起來刺刺的?」
這本書是在圖書館借閱的,翻閱到這本書時看到一個亮點,中年級的孩子們看到時有很多問號?平日很在意無障礙議題的我,看到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無障礙標誌,而是書名下的【點字】。
這些問號是非常棒的動機,善用動機可以帶出我們期待的同理心。不同個性的孩子帶來不同的《好奇》與想法,驗證同理心的發酵從認識、理解開始。
翻開內頁逐頁附上的點字讓視障朋友、孩童可以「閱讀」、「悅讀」 非常友善,但這樣的書籍數量肯定追不上需求。
盲人的世界超乎你我想像,也很難體會。但至少,可以透過多推廣讓更多人認識。
譬如,《導盲磚》滿足視障者的步行需求,國內的導盲磚真的做得到位嗎?
再如,視障者搭公車需要《廣播系統》通知站名,公車司機覺得站站廣播很吵雜而關掉了廣播系統,殊不知也關掉友善。
諸如此類,貼近視障者需求的細節需要多聽聽他們的使用者經驗才能朝友善共融更進一步!
同作者的作品【溜滑梯是誰的】也是很棒的繪本。
無法獨坐、自行行走的身障童需要大人抱著玩。祐非常喜愛玩溜滑梯,追過國內外各像溜滑梯的他都是讓我們抱著玩的,也從來沒有受過傷。
坐輪椅的身障童也有很多可能,大型輪椅可進旋轉盤也是他們可以玩的設施。不需要被照顧者抱著就可以暢玩!
紀錄腦麻兒大兒子祐哥輪椅走遍的足跡,也記錄常兒二寶的喜好以及可以跟哥哥一起玩的場域。【無障礙需求】不僅是輪椅族的必要品,跟其連帶的所有家人都需要被考量進去,因為我們出門當然不可能將身障手足晾在一邊,也只有滿足坐輪椅的祐哥的無障礙環境才有辦法讓我們全家人及陪同的親朋好友一同進得去。紀錄的同時也期待軟硬體環境愈來愈友善,以人為本。
腦麻兒大兒子祐哥於2023年9月26日凌晨去世,出生於2011年5月26凌晨的祂由我們決定插管急救,但這一次祂自己掌握想要的人生。
媽媽想透過子祐~我們疼愛的寶貝~告訴更多人 【友善共融從來就不是一種選項,它是必需品!】 唯有每一個人將它視為理所當然,願意認識進而理解,同理心才可能發酵於日常每個角落中。也希望透過持續記錄,讓更多同溫層家庭可以找到浮木,這也是我的子祐可以創造的最大價值、為社會所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