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如浮雲

情緒如浮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嗨,蔚小姐:

妳是我的樹洞。說了這句話,不知道妳有沒有一種沈重的負擔感?

日常生活發生一些小瑣事,實則不影響我的生存,可卻老給我塑造恐慌與不安。舉凡訂機票前忘記問同行人的護照,以至於要一起訂的時候,機票價格又飛漲起來;又或著,明知某個行程早已排定,卻在鄰近日子才突然想起航班時間要改,多付了幾千塊錢等等。

這種『早知道,但我忘記』的事情頻頻發生,有時候遇上不免搥胸頓足、扼腕不已。這時候,腦袋的聲音不外乎環繞後悔、痛苦和對自己的憤怒。隨後幾個深呼吸,突然有個念頭闖入腦中。

嘿,這讓我想到昨天遇到朋友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你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情緒?」我愣在那,傻了半天,驚愕的OS閃過去:『呀,誰不知道自己有情緒?』

可這是真的。我問一個人感受,他會回答看法;問他什麼感覺,他會說出判斷。舉例,一個人說「我覺得我不被重視」,「被重視」是判斷,不是感受;又或著「我想待在房間裡」這也是想法,不是感受。

《非暴力溝通》列舉了多少情緒字眼,諸如喜悅、狂喜、亢奮、懊悔、憤慨、哀傷、尷尬、自在、溫暖、失望、茫然、鬱悶。日常我們不說這些,我們只說自己的主觀判斷。

我想我也是從寫作裡習來,關於如何表達,關於角色的那些喜怒哀懼。

所以當朋友問我,如何知道自己的情緒,我想了很久,還是引用讀書會的論點:情緒是念頭在身上的反應。情緒同時也會伴隨腦袋的念頭起舞。

慣性壓抑,所以情緒與我相隔遙遠,可不知道並不等於它不存在。不理解情緒,如何踏入覺察的入口,進一步認識自己?

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覺察路,可長可短,論人的理性桎梏有多強大。而看見的那刻起,卻也要一生不斷地練習。

情緒是朵雲,轉眼便過。你不會指著雲,大喊它就是天空。」我想起某位老朋友的話,回想起當時一同站在湛藍蒼穹下,放眼望去,白色團塊抹過天際,大片大片地拂過藍天,可轉眼又被風吹著拽著,頃刻成「過眼雲煙」。

avatar-img
蔚小姐的鍵盤
2會員
74內容數
走到2024年了,才發現自己仍舊在社會上被定義為「非成功」。 鍵盤敲敲打打,我的青春也在裡頭被詮釋、紀錄,轉化成了一顆顆的文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蔚小姐的鍵盤 的其他內容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句話到底是誰說的?簡直跟墓誌銘一樣,刻在每個徬徨的心底。
我們總以為自由是無邊無際,為所欲為;然而正因為自由有其邊界,所以能從心所欲。
越是閱讀,越是覺得作品的滋養,和一個人的見識與世界有關。
學生時期後就不再讀書,可當我回首,發現散亂的知識不成學問。
活在這個框架與倫理禁錮的社會裡,無意識地遵從某個軌道前行。但當我滑出那個軌道外,我就什麼也不是。
關於自己身體反應的一些實驗心得。說實驗好像有點太over,也可說是觀察。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句話到底是誰說的?簡直跟墓誌銘一樣,刻在每個徬徨的心底。
我們總以為自由是無邊無際,為所欲為;然而正因為自由有其邊界,所以能從心所欲。
越是閱讀,越是覺得作品的滋養,和一個人的見識與世界有關。
學生時期後就不再讀書,可當我回首,發現散亂的知識不成學問。
活在這個框架與倫理禁錮的社會裡,無意識地遵從某個軌道前行。但當我滑出那個軌道外,我就什麼也不是。
關於自己身體反應的一些實驗心得。說實驗好像有點太over,也可說是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