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是為了什麼想去申請學校?
連想唸什麼都不太知道
我喜歡學習沒錯,但沒想過要真的去訂一個主題來研究,我只喜歡東看看西看看,隨意吸收。
想當然耳,面對學習計畫,研究計畫就是腦筋一片空白。
可能,我沒有那麼想要。因此,拿這些申請過程當藉口。
時間或許真的還沒到吧?
到底是因為唸了一個書或是學位可以更證明我這個人愛學習嗎?還是社會地位更高?
又或是我真心想更有系統地學習一個我感興趣的科目?
感覺在這其中徘徊。
感興趣的有教育(華語),心理學,靈性,大概就這些吧!
另一方面,總是想到我可以做中學,或是有份輕鬆可以支撐我生活及學習的高薪工作。
為什麼我不是想說這份工作就是我有興趣的領域,然後做中學,求進步呢?
可能我比較隨便吧,不積極尋找,先看薪水找工作,只要薪水高不在意工作內容是什麼(欸,還是會挑一下啦,不是真的沒界限)
列列看想與不想吧
【國外唸書】
推力/優點
- 增加更多知識
- 有個好的文憑學歷說服社會
- 趁機繼續待在國外體驗生活
- 可以找到更好更喜歡的工作(真的嗎?)
阻力/缺點
- 費用不低,沒有想要到貸款去唸書
- 獎學金不容易拿
- 推薦信找誰寫
- 研究主題是什麼?甚至連唸什麼都不太清楚
【國外工作】
推力/優點
- 同樣的工作,薪水比較高
- 體驗不同文化
- 認識不同國家的人
- 更自由(也更辛苦,但自己甘願承受)
阻力/缺點
- 離家人遠(家人一直要我留在台灣)
【語言學校唸雅思】
推力/優點
- 短時間內提升英語能力
- 有同學一起,共同目標更有動力
- 一次考好通過學校申請門檻或是工作申請也可以用
阻力/缺點
- 又要花個十萬吧(可能不到兩個月)
- 如果沒有確定要申請學校,是否浪費金錢,畢竟雅思會過期
- 看到準備的時間要更長,一兩個月或兩三個月都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