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或代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設計案跟代工案是完全不同的報價概念。我自己的定義是:談需求的叫做設計,談規格的叫做代工。但是客人常常搞不懂,常常覺得這只是簡單的代工,為什麼這麼貴?其實這很容易區分,拿不出詳細的規格尺寸跟加工圖請人無腦做的,都算設計案。代工通常很單純,就是拿出加工圖/驗收標準等規格書,照圖面施工,加工廠不帶任何設計責任。

我常常提醒後輩,跟人談案子時不要聽對方的規格,要著重於對方的需求。畢竟你比客人專業,一個專業的人聽不專業的人制定規格,通常結局都是陷入無盡的修改漩渦。不過,現實上很難明確的區分,只能靠經驗判斷。但是"客人開發產品,是為了滿足需求,而不是為了符合規格。"

業界很容易遇到一些長官,明明是設計案,但是卻想要制定規格,然後認為是代工案請人報價。除非對方自己有一個能力出眾的工程師,不然通常是花了2倍的錢做出了不符合的產品,再花一倍的錢修正。不過通常他會認為是手下工程師能力不好或是廠商故意騙錢就是了。雖然無奈,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業界黑心的廠商不會少於奧客。


最常發生的就是,明明一個很簡單的機構,譬如減速齒輪,有模組可以配,但是客人硬是要自己設計齒輪組,300元能搞定的事情搞到3萬元還沒做出來,還嫌貴。明明一個網頁框架有模板可以套用,硬是要從0開始寫程式,1萬元能搞定的頁面硬生生搞成5萬元的工作。明明用很便宜的材料可以完成的事情,卻看書選了一個特殊料,每公斤從30元變成500元還大罵廠商黑心。


不管是什麼案子,預算最重要。這一點很難,因為客人常常對價格沒有概念,他不知道該開多少錢,怕開高了廠商故意報高價,開低了又沒有廠商願意做。這個真的很為難,不過為難自己跟為難廠商之間,我想可以選擇為難廠商。畢竟你價格開太低,廠商自己也不會為難自己的。真的不知道怎麼開價,就先跟廠商提一下,預算很緊,麻煩用比較經濟實惠的方法來評估,廠商通常都會體諒的。

譬如最近的案子,客人說報價隨便開,我要一個箱子,要密封,要接壓縮氣體,裡面要裝一個SENSOR,要感測壓縮氣體經過容器時的一些數據。要堅固好搬運,不要容易壞掉。然後我報價7萬,選了10mm壓克力,全密封+鋁擠型上膠密封補強,全鋁擠型支架保護+輪胎方便移動等等...結果最後給出的預算只有1萬元。

這才是真實的狀況阿!(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筷邸家話家常
1會員
93內容數
從設計機車到生產巴士,又從巴士回到設計餐具。從工程師到管很多人,又從主管到沒人可管。如果賺錢是衡量人生的準則,那還處於一事無成的階段。 工作,除了賺錢外,應該還是需要一些理想跟堅持吧?
好筷邸家話家常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電商基本上是一個目前我放生的項目,因為我覺得我現在的能量不足以經營電商。網路上有很多課程,教你怎樣經營公司,教你怎麼經營電商,教你怎樣買股票,教你怎樣投資。每一個都說得只要去上課就能成功,可是這麼多學員,成功的有多少? 失敗的模式大同小異,但是成功的模式卻無法複製。 這麼厲害,那些老師還不去投資
2025/04/28
電商基本上是一個目前我放生的項目,因為我覺得我現在的能量不足以經營電商。網路上有很多課程,教你怎樣經營公司,教你怎麼經營電商,教你怎樣買股票,教你怎樣投資。每一個都說得只要去上課就能成功,可是這麼多學員,成功的有多少? 失敗的模式大同小異,但是成功的模式卻無法複製。 這麼厲害,那些老師還不去投資
2025/04/27
做圖一直以來都是很困擾我的事情。工程師沒有美感,所以有AI之後常常我都懶得做圖。譬如特價海報,用AI寫上需求,去大個便出來就好了,就是下面這張圖。有些自型字體會差強人意,或是語法會錯誤,通常我都是去除文字之後重新打上文字,我覺得效果不錯。 瞧瞧以前的宣傳海報,紅色底加文字,文字放大,WORD就
Thumbnail
2025/04/27
做圖一直以來都是很困擾我的事情。工程師沒有美感,所以有AI之後常常我都懶得做圖。譬如特價海報,用AI寫上需求,去大個便出來就好了,就是下面這張圖。有些自型字體會差強人意,或是語法會錯誤,通常我都是去除文字之後重新打上文字,我覺得效果不錯。 瞧瞧以前的宣傳海報,紅色底加文字,文字放大,WORD就
Thumbnail
2025/04/25
很多人都這樣說,做生意成功的重點在於選物,只要選到對的產品幾乎就成功八成。 這句話我認為沒有錯,但是總覺得哪裡不對。如果做生意只是為了賺錢,這句話沒錯。但是我總覺得,工作,應該不只是為了賺錢吧! 所以有上一篇文章,我覺得現在五金百貨業特色漸漸消失,只剩下小北百貨的感覺。東西大同小異,這不
2025/04/25
很多人都這樣說,做生意成功的重點在於選物,只要選到對的產品幾乎就成功八成。 這句話我認為沒有錯,但是總覺得哪裡不對。如果做生意只是為了賺錢,這句話沒錯。但是我總覺得,工作,應該不只是為了賺錢吧! 所以有上一篇文章,我覺得現在五金百貨業特色漸漸消失,只剩下小北百貨的感覺。東西大同小異,這不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