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到,東伯侯姜桓楚被紂王下令給拖了出去。
見到這狀況,另外三鎮諸候,也立刻上前說到,他們也有奏章,請大王過目。然而,面對其他三鎮諸侯,這紂王是打算繼續執行他不看奏章的策略,準備直接動手除掉他們。不過,老經驗的姬昌,早就注意到這點了。於是,他與亞相比干聯手。直接將這奏章攤開在紂王的面前,讓你不看也得看。然而,這不看還好,紂王一看這奏章,他是越看越是有氣。因為這奏章裡面,淨是一堆批評他的話。所以,他大喝一聲的說:「你們三個竟敢一起上奏詆毀我。魯雄何在?我命令你負責監督,將這三人一併拖出去給梟首了。」就這樣,這四鎮諸侯全部被摘下官服官帽,給帶了下去。這時,一旁的費仲、尤渾上前跟紂王說:「大王,這北伯侯雖然剛剛冒犯了您。不過,念在他一直以來忠心耿耿,而這次他也只是跟大家一起附和並非主謀,加上他之前起造這摘星樓以及壽仙宮有功。是不是......您可以網開一面,饒他一命。」紂王一聽,他想…嗯,好。那就放了這崇侯虎。
一旁的大臣們一看…咦,~竟然有特例?於是這以比干為首的七位王室成員們,也趕緊抓住機會向紂王報告說:「大王,東、南、西三鎮諸侯,向來忠心,且守土安民有功。今天沒有證據就殺了他們,這天下人恐難以信服。一旁的黃飛虎這時也站出來說到:「大王,三路諸侯底下士兵超過數十萬,要是他們知道他們的領主無端被殺,這難保他們屬地的人民,不會對我們發動戰爭。現在聞太師領兵出征,要是三路諸侯這時一同來攻打我們,我怕這禍患不是我們能解決的。所以臣懇請大王三思,請您收回成命,調查完畢之後後再做定奪。」紂王一聽,他心裡想:「去,說什麼東西,我都決定要殺這幫人了,還會怕他們造反?」不過,再仔細想一想之後他覺得,嗯...也是,要是這三鎮諸侯的人民一同攻打朝歌,恐怕這也不好收拾,這...。其實說來說去,紂王最擔心的是西伯侯姬昌的勢力。加上七位王室成員與黃飛虎一同出面阻諫,於是他將話鋒一轉的說:「我也聽說姬昌向來忠心,但他這次,不該連同大家一起來詆毀我。這次,我就在看你們幾個的面子上,饒他一命。不過,我話可是說在前頭,將來他要是有事,我就唯你們幾個是問。至於,東伯侯叛逆,南伯侯當殿詆毀我。這點,理當處死,我心意已決,你們就不要再說了。」
在聽完紂王的決定之後,膠鬲以及楊任等六位大臣仍舊不死心的上前進諫。然而,紂王對這幫人,可沒這麼好心情可以好好說話。他生氣地大罵說:「像這種叛逆以及詆毀我的人,我叫人將他們拖下去醢屍、梟首,不過剛好而已。誰,要再膽敢幫忙他們倆說話,就是同夥,一樣有罪。」聽到這,再也沒人敢上前多說一句。於是就這樣,這可憐的東伯侯姜桓楚以及南伯侯鄂崇禹就這樣無端被殺。當然,他們的靈魂,將後也會到封神台上報到。分別成為這封神榜上的「帝車星」以及「天馬星」。至於,東伯侯及南伯侯帶來的人馬,在聽到主人被殺的消息之後,則是紛紛逃離朝歌城回去封地報信。
紂王殺了東伯侯及南伯侯,那姬昌的下場會是如何呢?隔天,亞相比干等紂王怒氣稍退之後。他奏請紂王,希望能將東伯侯及南伯侯收屍安葬。並請他放了西伯侯姬昌返回西岐。這一旁的費仲小小聲地跟紂王說:「大王,姬昌狼子野心,若今日縱虎歸山,只怕明日後悔莫及,所以萬萬使不得啊。」紂王一聽,他跟費仲說:「但昨天在大殿上,我已經答應放了他了,總不好食言將他囚禁。那這樣,我不就失信於大臣了,所以我想,算了,就讓他離開吧。」聽完紂王的說明,費仲接著跟他說:「大王,若您想要留下姬昌,我想,只要這樣這樣做就可以了。」紂王一聽:「妙,那好吧,就照你的想法去做,這姬昌是留是放,全看他自己的表現了。」
嗯…這費仲到底是要用什麼奸計留住姬昌呢?你繼續往下看就會知道了。在比干通知姬昌,紂王准他回國之後,這姬昌依照比干的建議,儘早啟程動身離開這是非之地。隔天,他早早就已經準備好了要離開朝歌城。然而,因為有許多朝中大臣們前來為他餞行,姬昌總不好不辭而別,所以只好暫時停留一下腳步,與大家道別。
既然是來餞行,那就難免會喝些小酒,由於死裡逃生,加上對紂王的失望。這姬昌不知不覺的,從小酌變成喝開了。而這時,費仲、尤渾兩位不速之客也不請自來的主動前來替他餞行。大家一看到這兩位討厭鬼,不約而同的一哄而散。就這樣,這場歡送會,只剩下姬昌與他們倆共三人。只見這費仲拿起酒來,大碗大碗的敬姬昌,由於姬昌酒量不錯,所以他是來者不拒。眼看姬昌已經喝得七八分醉了,這時費仲開口問到:「賢侯,我聽說您很會算命,這件事是真的嗎?」所謂酒後吐真言,姬昌想都沒想就回答費仲說:「是啊,這天地有它的法則,是可以測算的。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中學習如何趨吉避凶。」接著費仲又問:「那針對大王最近的錯亂行為,您有算過是什麼原因嗎?」姬昌一聽到紂王行為錯亂,再想到這兩天所發生的事,他嘆了口氣回答到:「唉...商朝的國運傳到大王就是盡頭了,而大王最後也難以善終。至於他最近的行為,也不過只是加速了商朝的敗亡而已。」聽到這,費仲、尤渾倆人偷偷地笑了起來,接著他們問:「那時間呢? 」姬昌一五一十的將這時間告訴倆人。他倆一聽:「欸...既然你這麼會算,可不可以幫我們倆也算一算。」姬昌回答他們說:「沒問題啊!」於是,他立刻取出工具幫這兩人的命運給算了一算。在看到這算出來的結果之後,姬昌停頓了許久。一旁的費仲及尤渾好奇的問:「怎麼樣?」只見姬昌不斷的搖頭並且唸唸有詞的說道:「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聽到這,這費仲以及尤渾更有興趣了,他們倆笑著問姬昌說,有什麼好奇怪的?姬昌回答倆人,依據我卜算的結果…你們倆將來會在炎炎夏日下被凍死在冰裡面。倆人一聽:「是吼!那你自己有幫你自己算一算嗎?」姬昌回答兩人說:「算過了,我的運氣不錯,還可以有個壽終正寢。」聽到這,兩人覺得無趣,加上目的已經達成。所以他倆跟姬昌說:「西伯侯,不好意思,我們還有事要忙,那就在此先別過了。」說完,倆人轉身離開。離開後,這倆人邊走邊罵著說:「去...姬昌這老傢伙,說什麼自己會壽終正寢,而我們倆會死於非命。好,我就要看你能不能活著離開朝歌城。」
回到大殿之後,紂王問這倆人,姬昌有沒有說什麼?這倆人立即將姬昌說商朝只能傳位到紂王,還有紂王不能善終的之類的話,詳詳細細的向紂王報告。紂王一聽:「姬昌這老匹夫,我放他回去他不感恩,竟然給我在那邊詛咒我商朝的氣數。快,給我去叫晁田進來,讓他去將姬昌帶回給梟首正法,去。」而姬昌這頭,在送走了費仲、尤渾之後。他也發現自己剛剛好像說錯話了。他心中一想,不對,我曾算過,這趟來朝歌城將會有七年的厄運。該不會,就是因為我剛剛說錯了話,會給我招來什麼樣難測的災難?於是,他趕緊通知下面的人說:「快!大家收拾收拾,趕緊隨我離開朝歌城。」不過...已經來不及了。因為,奉紂王命令前來捉拿姬昌的晁田,他已經到了。他告訴姬昌紂王請他回宮,接著姬昌在點點頭表示知道之後,便隨著晁田回宮。出發前,他跟隨行的人說:「這趟進宮我將有七年的災劫,你們跟著我也沒用,就先回去西岐,好好協助博邑考守護西岐城,知道嗎?」說完,姬昌獨自一人隨晁田返回紂王的王宮。
姬昌去而復返的消息,很快地就傳到了黃飛虎的耳中。黃飛虎一聽,他心知不妙。於是他跟周紀說:「快!快去請老殿下們入宮,就說西伯侯恐怕有難。」姬昌進宮見到紂王之後,紂王對他說:「姬昌你好大的膽子,我饒你一命你非旦不感激,竟然還對外說我商朝的國運傳到我就要結束,而我不能善終。我看你是老壽星吃砒霜,你活得不耐煩了。念在你是我的姑丈,別說我冤枉你,今天我就給你個機會讓你說清楚,要是你不能說出個理由來,這國法難違,你就別說我不念親情。」
在聽完紂王的話之後,姬昌回答紂王說:「稟大王,這事起源於費仲、尤渾兩人問我商朝的國運,我只是依據演算的結果進行說明,並未加油添醋,更無誹謗商朝及您的意思。 」紂王一聽,他打斷姬昌的話說:「狡辯,我今天就立馬斬了你,證明你演算你會壽終正寢這結論不準。」說完,紂王大喝一聲:「來呀!」而就在紂王叫人的同時,這位七位王室成員以及黃飛虎也已經趕進宮來,大夥再度聯名保舉,奏請紂王放過姬昌。在經過雙方一陣激辯之後,這亞相比干建議:「要不,我們請姬昌現場演算一下,要是有準,就表示姬昌只是依據演算的結果來進行說明,並無惡意,那大王您就赦免他的罪。要是不準,那姬昌造謠一事,就任憑大王處置。」紂王一聽:「好!就讓他當庭算一算,算不準,我就送他去地府與他祖先見面。」姬昌一聽,雖然無奈,但為求活命,也只好當殿進行卜算。
框啷,金錢落地,卦象出。姬昌一看他大吃一驚的跟紂王說:「大王不好,明天午時太廟會起火,請趕緊將宗廟內所有的神主牌遷出,以免宗廟被滅。」這裡要先打個岔,所謂的太廟,就是祭祀商王朝歷代祖先的地方。紂王一聽:「好!那我們就用這件事來判斷,明日午時若太廟沒有起火,那就是你姬昌的死期,來人!先將姬昌帶下去,明天午時,便可知分曉了。」
臨行前,姬昌感謝眾大臣的出手相助。黃飛虎擔心的問他:「西伯侯,這件事不是開玩笑的,你算的真的準嗎?」姬昌點了點頭回答黃飛虎說:「武成王,其實我只是依據演算的結果如實稟報大王,至於準與不準,我想...這一切就要看天意了。」待姬昌一行人等下去之後,費仲對紂王說:「大王,要是真被西伯侯這老傢伙算準了,那要怎麼辦?」一旁的尤渾說:「這還不簡單,讓他不準不就行了。大王,我建議我們將所有的易燃物跟火種都移出太廟,並派人嚴加看守。到了明天,我們就連香都不點,我就不信這太廟還會失火。」紂王一聽,他點點頭說:「尤渾說的對,反正明日午時,就是這老匹夫的死期了。」
隔日,時間來到了午時,眼見太廟遲遲並未著火,這讓一旁的擔心姬昌的官員們,都快要急出病來了。然而就像西伯侯自己說的,若天意如此,他也沒有辦法。所以,大家只能趕緊想想看有沒有別的方法能救下這姬昌。而這時,紂王大笑地對姬昌說:「嘿...嘿...西伯侯你看到沒,這太廟沒事喔。既然太廟沒事,那你可就有事了。於是他大喝一聲,來呀!給我將這姬昌推出去問斬。」聽到這命令,姬昌向紂王打了個揖之後說到:「稟大王,午時尚未過,若現在就斷言太廟無事,似嫌早了些。」紂王一聽:「你廢話,這午時就剩下...」正當紂王話說到一半,突然轟隆一聲,電光火石,一道雷直接劈中這太廟,而太廟也當場燒了起來。眾大臣們一看,太廟起火了。大家除了趕緊招呼人救火之外,心裡也都暗自叫好。太好了,西伯侯過關了。雖然太廟失火姬昌獲救,然而眼見這熊熊的烈火,亞相比干實在是開心不起來。畢竟,太廟真的被毀,那…西伯侯之前演算我商朝國運只傳到紂王這件事,只怕也是不假了。而同樣身為商王朝子孫的一份子的他,他怎麼可能會高興得起來。
而紂王這頭,他的心中可是被這姬昌的神算,給著實的嚇了一大跳。接著他不經意的脫口說出:「有沒有那麼準,這都能算得中,這姬昌真是太可怕了。」一旁的費仲、尤渾一聽到這話,兩人馬上補槍說道:「是啊大王,這若縱虎歸山,恐怕不好。」紂王一聽:「那能怎樣,昨天在大殿上我都親口說了,他要算得準,我就饒了他。難道你們要我食言,說話不算話嘛?」費仲、尤渾倆人回答紂王說:「大王您說的話當然要算數。不過,雖然姬昌的死罪可免,但我們只要讓他活罪難逃不就行了。」紂王一聽,有道理,就這麼辦。
不久之後,眾大臣們進宮求見紂王,紂王告訴大家:「既然西伯侯姬昌的演算有準,那我就赦免他的死罪。不過,因為眼下局勢混亂,姬昌暫時還不能回去西岐,就先讓他去羑( 音:友 )里好好待著。等候我的命令。」下去之後,比干將這消息告訴姬昌,姬昌在謝謝大家的幫忙之後,便開始動身前往羑里。而隨著姬昌的離開,這混亂的朝歌城局勢,也暫時歸於平靜。不過...就真的只是暫時而已。因為這短暫的寧靜,很快的,就被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給打破了。一名士兵下馬之後,急急忙忙的前來報告說:「報~東伯侯姜桓楚之子姜文煥造反,已率領四十萬大軍攻打遊魂關。」只見這士兵的話都還沒說完,這時,另外一位士兵也趕了過來報告說:「報~南伯侯鄂崇禹之子鄂順,領二十萬大軍攻打三山關,目前天下共計四百諸侯起兵反商。」哇!...一天之中,連續收到這兩則重大訊息,讓鎮國武成王不經嘆了一口氣:「唉...該來的總是會來的。」他除了準備向紂王報告這件事之外,另外,他也同時傳令三軍,命大家緊守各個關隘,嚴陣以待。
而就在商朝遍地烽火的同時,另一頭,這在乾元山金光洞修行的太乙真人,收到了由他師父元始天尊,從崑崙山玉虛宮派遣白鶴童子專程送來的一封玉札。所謂的札,其實就是我們現在說的信。而玉札指的是,用玉石刻成道家書信。當然,有時候玉札並不是真的用玉石所製成的書信,只是一種對書信的尊稱。太乙真人取過玉札一看,原來是姜子牙不久之後就要下山,這玉虛宮來信,請他將靈珠子給送下山去。
嗯?這靈珠究竟是什麼樣的寶物呢?
為什麼他與姜子牙的下山有關呢?
這故事會如何的發展呢?
我們要到下次才能跟各位說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