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數月前聽聞昔日同僚仲欽因主動脈剝離而驟然離世,令人不勝噓噓。他,46年次,退休2年多;「是一個態度謙卑、工作認真的同事」,是大多數與他共事人的評價。

與他數十年的職場相處,相濡以沫,互相幫補,除了公務之外,倒也無更深的互動。但聽聞他的突然離世,心裡仍難免有幾分的帳然,一個善良、有態度的人,悄悄的走了;走的匆促,連「再見」都來不及說一聲。

我很喜歡科技界大老曹興誠的一句話:「未經我同意就被生在北京。」人無法決定生,當然對於死,也無從置喙。「別」是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事,而如何面對;就如網路盛傳的98歲看伯伯,數十年如一日,依然看守著他的雜貨攤位,當採訪記者問他,如何養生?他笑笑的說:「有機會就多做點,不就一天過一天嗎?」他的話語淡然,卻蘊含著「平凡過日子的哲理——活在當下。」有意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宗智的沙龍
7會員
17內容數
張宗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2
這是我日前所讀的「閱讀與失智」的醫學科學期刊發表。 40、50年代,讀書是窮人翻身的機會;因此,「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意。」成為一種海市蜃樓的箴言,有人享受其中,成就了黃金屋、顏如意,也有人「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是宿命,抑或不學無術,天曉得。 曾幾何時,我由年少
Thumbnail
2025/01/22
這是我日前所讀的「閱讀與失智」的醫學科學期刊發表。 40、50年代,讀書是窮人翻身的機會;因此,「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意。」成為一種海市蜃樓的箴言,有人享受其中,成就了黃金屋、顏如意,也有人「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是宿命,抑或不學無術,天曉得。 曾幾何時,我由年少
Thumbnail
2025/01/22
記得年幼時,時常看到長輩於嚴寒的冬日,三三兩兩的坐在大院長椅上,於微暖的陽光下聊天、打盹,總覺得有這麼冷嗎?如今物換星移,我,獨自坐在陽光下驅寒 ,些許意興闌珊,倒也舒服異常。我,老了。 冬天的陽光,柔和、溫暖,沒有炎夏的殺氣騰騰,突顯時序的必要,惟如今春、秋,已難分辨、感受。環境部警告如果全球暖
2025/01/22
記得年幼時,時常看到長輩於嚴寒的冬日,三三兩兩的坐在大院長椅上,於微暖的陽光下聊天、打盹,總覺得有這麼冷嗎?如今物換星移,我,獨自坐在陽光下驅寒 ,些許意興闌珊,倒也舒服異常。我,老了。 冬天的陽光,柔和、溫暖,沒有炎夏的殺氣騰騰,突顯時序的必要,惟如今春、秋,已難分辨、感受。環境部警告如果全球暖
2025/01/22
「東京人口約1400萬,台中市僅有280萬,惟東京的天空比台中藍,所以,我較希望回東京居住。」這是教會一位長住日本旅居台灣的教會弟兄與我對話的片段。 「藍天」向來是生活的必然,但現今卻成了奢求;每次進出新社,總不自覺俯瞰台中市的天空,灰濛濛的塵霾覆蓋了整個市區,除非東北季風增強,否則很難見其廬
2025/01/22
「東京人口約1400萬,台中市僅有280萬,惟東京的天空比台中藍,所以,我較希望回東京居住。」這是教會一位長住日本旅居台灣的教會弟兄與我對話的片段。 「藍天」向來是生活的必然,但現今卻成了奢求;每次進出新社,總不自覺俯瞰台中市的天空,灰濛濛的塵霾覆蓋了整個市區,除非東北季風增強,否則很難見其廬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