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殺中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中文在未來世界是不存在的。因為早在末日到來之前,中文就一點點死掉了。末日到來後,所有說中文的人都被滅口了。

 

事情還要從1949年開始說起,他們先是殺死“繁體字”,也就是傳統中文。所有讀寫繁體字、依然認得繁體字的人都被認為是叛徒、走資派、不團結的人,他們在污名化使用繁體字的人,同時也是在污名化繁體字,逼得所有人必須使用簡體字。繁體字成了清朝的辮子——留髮不留頭,膽敢堅持繁體字的人都會被判刑。

 

然後是簡體字。他們創造了“審核”,使用簡體字的人會受到嚴格審查。政府的審核包含兩部分,主題與字句。主題方面,最開始只是不能涉及到「明顯不能談的話題」,比如毛澤東、天安門事件、新中國的歷史等;後來人們以「架空歷史」或其他題材諷刺相關內容,於是審核範圍逐漸擴散到一切權謀小說、架空王朝;再後來敏感範圍步步擴大,同性戀、女權、情色文學、黑社會題材等等。

 

而字句方面,無論是內容創作者還是普通人,互聯網審查都嚴格規定許多字不能用,或者必須盡量避免。這些字被稱為敏感詞庫,這個詞庫包含的範圍也非常大,大到足以影響人們的日常表達。許多人為了在互聯網時代獲得更多流量和關注,自願閹割文字,以符號、諧音、數字等許多難以理解的表達取代原本的文字。逐漸地,越來越多人放棄這門不能溝通的文字。

 

殺死中文創新的,除了「審核」,還有「抄襲」。如果說「審核」是官方渠道的系統絞殺,那麼「抄襲」就是民間資本的鯨吞蠶食。在中國社會,從事創作型工作意味著食不果腹,參與抄襲卻可以蒸蒸日上,漸漸地,人們也不再崇尚「原創」,社會風氣甚至紛紛為抄襲者搖旗吶喊。

 

公共領域的創作和討論日漸凋零,私域交流也困難重重。

 

在長期審核之下,人們習慣性規避重要話題,規避重大衝突矛盾,大人不提,孩子也無從學習,甚至失去表達辯論和深度思考的能力。人與人之間一旦發生衝突,只能以粗蠻的語言甚至是行為互相攻擊。久而久之,人們排斥討論、拒絕思考,甚至不允許不同觀點的表達。

 

而在非母語國家,中文的使用也急遽萎縮。

 

最開始,東亞國家都是使用繁體字的。後來,在繁體字被消滅之後(文革之後),東亞國家紛紛擺脫漢字;在泰國,只要說中文就會被送到一個叫KK園區的地方,也叫地獄(據說在那裏,說中文的人會被肢解);在其他國家,提供中文服務的商店往往價格更高,服務和產品卻更差;在國際間,一旦有人使用中文,就會被攻擊、被區別對待,彷彿那是下等人、是騙子、是滿口生殖器和排泄物的原始人、是一個怪物⋯⋯

 

當世界末日到來的時候,中文國家由於充斥著謊言,他們在災難來臨前根本沒有任何準備,因為政府的審核屏蔽了許多有用信息。在各個國家的人們都忙著學習末日生存技能時,這里的人們依然過著平常日子,所以中國大陸地區的死亡率最高。


也有許多人逃走了,但流竄在外的華人就像他們還在國內時候一樣,有的彼此攻擊和迫害;有的積怨已深,難以交流,以至於老死不相往來。他們的下一代,雖然依然有學習中文,但更偏向於學習和使用移民國的語言,已經不能算母語者了。

 

中文就這樣,徹底消失了。

avatar-img
0會員
5內容數
希望通過文章,拯救我的語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