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端午節這天,便是年度首次下海的日子,沙灘海洋從午後到黃昏,沉浮泅於平波細浪的胸膛之上,烈日海風涼透的海水,自游自戲耍,仰躺海面對著藍天白雲高歌,或潛或展泳技或追逐著漂流木或避著水母或傾聽海的呼吸,如此浪漫的孤獨,深深吸引著我於每年的每一個夏日,有時甚或晨午晚不拘。
倦了餓了抓幾隻沙蟹海貝上岸,回家煮著吃,就是這般於盼望中投入下度過年少青春時的每一個夏天,除了颱風前後。
那已是多年以前的往事了,近在咫尺的太平洋依然在滬連山下龜山島前碧波萬頃丰采如昔,只是多了壘壘的消波塊,狹隘的長堤,還有烏石港與燈塔,沙灘也縮減了2/3,猶如我少去五公分的身高,再也要不回來了。
姪孫女在庭院中用兩個大臉盆灌滿自來水充當迷你泳池戲水,爸爸媽媽阿公阿嬤圍著一旁逗弄嬉戲,耀眼的午後夏陽還不至於如酷暑時的熾烈,嬌滴滴的童言兒語不時引起守護者的歡聲笑容。
手中拿著植栽與盆土,一面揮汗一面趨蚊,種入瓶罐裡的得耐心等候。
海,不遠,走入短巷小弄過了廟埕延伸到微有坡度的路頭直抵堤岸,可如今連再看一眼也覺得累,因為那裏人潮比浪洶湧。
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