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

實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面對自己的時候,我總是想盡可能的客觀分析,但最後總會有一個主觀的結論。

喜歡觀察自己,因為可以完全掌握所有的情況,提出假說也更容易接近完美;提出假說之後就會開始想設計實驗,用自己做實驗很方便,更容易控制變因,也更容易得到結果,或是實驗改進的空間。乍聽之下很可怕,但其實就只是學會對自己提出問題而已。

我一天需要多久的睡眠?睡眠剝奪後,我需要花多少時間恢復?用幾週的時間觀察出數值,我想其實不難。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我可以忍受單一的食物多少天?我一天最少能喝幾杯咖啡就能改善我白天的精神?我萬用的快速入睡公式是什麼?最近我也在考慮不同的時間段睡覺對我來說有沒有影響,起因於發現晚間八點到隔天三點的睡眠令我精神異常清醒。

除了身體最直接的變化,精準捕捉心中幽微的轉變也讓我樂此不疲。

我比較喜歡和特定人物聊天,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我會不會因為容貌而對他人的忍受度有所不同?我對事物的喜歡會因為什麼而消失?出門的動力是什麼?觀察到不同情境下我所有的不同感受,就可以開始考慮到不同的變因,在心裡做思想實驗。這樣得到的結果通常很快速,發現結論錯誤的方法也很輕巧,只要實際的擁有經驗後,馬上改正結論也十分容易。

人們總說要多了解自己,但這種抽象的論點讓人很難執行;實驗自己更多是源自於樂趣,一種對生活及自己的探索,關注自己本身也能帶來許多滿足感,儘管我也能想到這些正向的結論,更多時候我好像喜歡把自己想得更負面,例如考慮實驗本身是不是一種控制慾的體現,或者是某種程度上的過於自戀。



avatar-img
Murmuring room
0會員
46內容數
Here is my little murmuring space. Thanks for watchi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