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推薦 + 觀後感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這部 2003 年的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想像了荷蘭畫家維梅爾創作出這幅名畫的背景,以及與畫中模特兒的關係。

 


主角由當時年僅 19 歲的 Scarlett Johansson 演出。在維梅爾家當女傭的葛麗特是個非常內斂的角色,不太用言語表達情感,幾乎靠表情、眼神還有肢體語言來傳達內心所想和感受,特寫鏡頭尤其讓人看得目不轉睛、深陷其中。淺色到幾乎看不見的眉毛,更讓整張臉有種吸引人目光的魔力。

 

整部電影的色調昏暗柔和,查了之後才發現攝影師 Eduardo Serra 採用了和維梅爾的畫作近似的特殊光線和色調,呈現他畫筆下的世界。

 

除了色調以外,電影也很細心描繪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場景沒有過度華麗的美化,盡可能貼近十七世紀荷蘭市井小民的樣貌。從葛麗特因為做勞力活,手上有明顯的傷口和凍傷,到市場上的肉販血淋淋的攤位都非常寫實。

 

這跟我在閱讀原著小說時的感受類似。以前歷史課學到十七世紀是荷蘭的黃金時代,貿易發達、經濟繁榮,是當時歐洲的富裕國家。但一般勞力階層的平民老百姓還是過著相對貧窮的生活,人生也是充滿無奈、只能逆來順受,國家對外的強盛與我何干。

 

雖然這是虛構的故事,描繪出的社會風貌卻可能比正史還更真實。

 

說也奇妙,這部電影的劇情沒有什麼特別高潮迭起的地方,也沒有灑狗血的橋段,只是平淡地描繪一名女子在大宅邸幫傭的故事,卻會讓人忍不住一直看下去,我想這要歸功於主角的精湛演技和場景的寫實呈現。

 

來談談維梅爾這個微妙的角色。

 

身為老爺的他,有天突然發現新來的女傭好像懂他的藝術,開始向他提出混色、偷偷買顏料,甚至擔任模特兒等工作範圍外的要求。兩人之間的言語交流不多,大多透過眼神和動作「溝通」。不過,看似流動的情愫,其實根本就是維梅爾在牽著女傭的鼻子走。

 

維梅爾在乎的從來就只有畫作,把身邊的人玩弄於掌心。唯一看透一切的人是他的岳母,他對葛麗特講的一句話,精準捕捉了維梅爾的本性:

 

妳是他網中的一隻蒼蠅。我們都是。(You are a fly in his web. We all are.)

 

他活在自己的世界,對葛麗特的興趣也只因他是靈感來源,畫作完成後不再有利用價值,用過即丟。他不在乎自己無理的要求會讓女傭陷入多艱難的境地,也不會幫他講話,對太太的冷酷也讓人毛骨悚然。他既自私、狡猾又懦弱。


當時沒沒無聞的他,需要靠金主贊助才得以勉強維持一家的生計,明明根本沒有立場做這些事,還真是個不太討喜的角色 (笑)。《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成為名畫,也是兩百多年後的事了。


回到現實中的畫作。畫中少女明顯是勞工階層,卻戴著名貴的珍珠耳環,電影利用這一點矛盾與謎團,把維梅爾塑造成任性又自私的畫家,試圖為背後緣由想像出合理的解釋。前面雖然大量吐槽,但這樣的角色安排好像又很巧妙 (只是觀眾喜好又是另一回事了)。

 

慶幸的是結局收得很棒,不流於俗套。穿耳洞時掉的那行淚,也許不只是因為疼痛,還有深知在這之後一切終將結束。最後葛麗特緊緊握著那對珍珠耳環,激動的情緒濃縮成臉上的一道淚痕,畫面轉黑之後,隨即切換到真實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中的耳環特寫,再慢慢放大到全景,觀眾彷彿從三百多年前的時空穿越回現代,也像是做了一場夢。


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透明方塊的沙龍
27會員
168內容數
我喜歡閱讀、狗狗、紅茶,還有睡午覺。
透明方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這部 2018 年的紀錄片,邀請了英國戲劇界的四位國寶級演員一起坐下來聊天,回顧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6
這部 2018 年的紀錄片,邀請了英國戲劇界的四位國寶級演員一起坐下來聊天,回顧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3
這週末去城市舞台看了《三個不結婚的女人》音樂劇,真的很有趣!劇情輕鬆幽默,還可以享受音樂,看完心情很好!
Thumbnail
2025/04/13
這週末去城市舞台看了《三個不結婚的女人》音樂劇,真的很有趣!劇情輕鬆幽默,還可以享受音樂,看完心情很好!
Thumbnail
2025/03/16
以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同時代的作曲家薩列里的角度,講述他們之間的愛恨情仇。但主要是薩列里自己一廂情願 (笑)。
Thumbnail
2025/03/16
以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同時代的作曲家薩列里的角度,講述他們之間的愛恨情仇。但主要是薩列里自己一廂情願 (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親吻鏡子留下了美國夢的吻痕,擦不去的是唇上留下的血漬,她,是德國猶太女子史黛拉,片中她被賦予了雙面的形象,著迷於染金髮的她,舞台上是唱跳爵士樂的女伶,而在納粹統治的日子裡,她仍在尋找能夠施展自我的舞台,她撕下了星星徽章走在大街上,看著玻璃櫥窗想像著自己穿上禮服的樣子,她輾轉成為了蓋世太保的間諜,洩露
Thumbnail
親吻鏡子留下了美國夢的吻痕,擦不去的是唇上留下的血漬,她,是德國猶太女子史黛拉,片中她被賦予了雙面的形象,著迷於染金髮的她,舞台上是唱跳爵士樂的女伶,而在納粹統治的日子裡,她仍在尋找能夠施展自我的舞台,她撕下了星星徽章走在大街上,看著玻璃櫥窗想像著自己穿上禮服的樣子,她輾轉成為了蓋世太保的間諜,洩露
Thumbnail
美麗又調皮的小女孩葛蕾絲,總是跟著母親喬伊在每位雇主的家偷偷借宿,她們沒有一個能夠安身立命的家。諷刺的是,其中一名雇主說著自己走遍了東南亞各地,在她印象中菲律賓人總是特別親切,那悠閒的態度對比喬伊的女兒葛蕾絲,因著「特殊身分」只能當個沒有出生證明的小移民罪犯,小女孩出生至今從未回到母國菲律賓,這讓母
Thumbnail
美麗又調皮的小女孩葛蕾絲,總是跟著母親喬伊在每位雇主的家偷偷借宿,她們沒有一個能夠安身立命的家。諷刺的是,其中一名雇主說著自己走遍了東南亞各地,在她印象中菲律賓人總是特別親切,那悠閒的態度對比喬伊的女兒葛蕾絲,因著「特殊身分」只能當個沒有出生證明的小移民罪犯,小女孩出生至今從未回到母國菲律賓,這讓母
Thumbnail
妳的那個美麗的指環,也反映出一個倒影,在擠迫之中來回踱步。它的家在很遙遠的年代,每夜有起舞的仙女,或是貧窮的,透過起舞打探美麗的訊息,像是如何建立鏡子、搜集雨天時破裂的玻璃。 那些破壞身體和軀殼的人們,一直尋求援助她們長大的天使,使它們受著罪,等待陰天時的陰影,去處罰她們。 她們
Thumbnail
妳的那個美麗的指環,也反映出一個倒影,在擠迫之中來回踱步。它的家在很遙遠的年代,每夜有起舞的仙女,或是貧窮的,透過起舞打探美麗的訊息,像是如何建立鏡子、搜集雨天時破裂的玻璃。 那些破壞身體和軀殼的人們,一直尋求援助她們長大的天使,使它們受著罪,等待陰天時的陰影,去處罰她們。 她們
Thumbnail
  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最為人熟知的畫作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一生皆生活於荷蘭台夫特(Delft),故又被稱為「台夫特的維梅爾」,與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同被稱為荷
Thumbnail
  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最為人熟知的畫作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一生皆生活於荷蘭台夫特(Delft),故又被稱為「台夫特的維梅爾」,與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同被稱為荷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改編自蘇格蘭作家Alasdair Gray小說的科幻電影,講述了一位被科學家解救重生的女主角對維多利亞時期社會的觀察及自我覺醒。本文介紹了電影的時代背景、後現代主義所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改編自蘇格蘭作家Alasdair Gray小說的科幻電影,講述了一位被科學家解救重生的女主角對維多利亞時期社會的觀察及自我覺醒。本文介紹了電影的時代背景、後現代主義所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約翰內斯·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Johannes Vermeer –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s 是荷蘭藝術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的一幅油畫作品,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這幅畫以一位年輕女孩戴著珍珠耳環的形象為主題,展現了維米爾精湛的技巧和對細節的關注
Thumbnail
約翰內斯·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Johannes Vermeer –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s 是荷蘭藝術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的一幅油畫作品,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這幅畫以一位年輕女孩戴著珍珠耳環的形象為主題,展現了維米爾精湛的技巧和對細節的關注
Thumbnail
從前,在一個被起伏的山丘和蜿蜒河流環抱的古雅小村莊中,住著一位名叫珍的年輕女孩。擁有著燦爛的笑容和充滿好奇的眼神,珍是她那個小社區的中心。她有著像羔羊柔軟卷毛一樣的頭髮,以及像陽光在村莊綠地上跳舞一般的精神。
Thumbnail
從前,在一個被起伏的山丘和蜿蜒河流環抱的古雅小村莊中,住著一位名叫珍的年輕女孩。擁有著燦爛的笑容和充滿好奇的眼神,珍是她那個小社區的中心。她有著像羔羊柔軟卷毛一樣的頭髮,以及像陽光在村莊綠地上跳舞一般的精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