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換我變模術:模切解析與魅力」- COVER
模切是一種利用模具進行衝壓或切割的後加工技術,今天就要來分享關於模切的眉角,以及常見的模切類型!
模切基本介紹
模切在台灣俗稱軋型,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各類印刷品的後加工技術,特別是包裝、紙袋、彩盒等立體物件,精準模切是高品質保證的必要條件之一。依據印刷品形狀事先製作刀模,再利用模切機進行壓裁,就能得到不規則造型的成品。除立體物件外,大多數貼紙印完後也會經過模切手續,才能得到各種不同造型貼紙。相比傳統裁切技術,模切可以更快速製作不規則造型,讓成品完全符合設計師對印刷品的需求和期待,而不受限於傳統規則形狀;此外,如名片、信封等有慣用尺寸與造型的印刷品,也常使用模切來一次性獲得大量成品,也就是俗稱的公版,除降低工時外,也能維持尺寸一致性,提升印刷品質。

「這次換我變模術:模切解析與魅力」- 模切基本介紹
模切的分類
最常見的模切類型是平刀模切,平時聽到的刀模大多屬於這一類,這種模切方式具有高準確性、價格實惠、刀模壽命長等優點,是最常使用的模切技術。
如果是專門的模切公司,除了平刀模切外還有滾刀模切,這是直接將刀具固定在滾筒上進行連續切割的模切技術,這種模切成本較高、切割準確性略低,但切割速度高,適合大量連續生產。

「這次換我變模術:模切解析與魅力」- 模切的分類
常見模切名詞解釋
接下來跟各位介紹一些常見的名詞或慣用說法~

「這次換我變模術:模切解析與魅力」- 常見模切名詞解釋
在印刷品生產過程中,通過模切技術,可以將印刷品裁切成成任何形狀,是實現創意、展現獨特性不可或缺的後加工技術!
歡迎來詢問更多模切製作👉🏻 https://page.line.me/minds
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