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禮品新玩法:5個方法將Logo變成品牌第二觸點

企業禮品新玩法:5個方法將Logo變成品牌第二觸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Logo唔係晒命,而係溝通:禮品點樣幫品牌再講一次故仔?

你可能早就有做「企業禮品訂製」:印咗Logo嘅水樽、USB、布袋、電話支架⋯⋯但收咗嗰個人,到底記唔記得你公司?更重要嘅係,佢會唔會用?

傳統公司禮品訂製最大問題,就係「只見Logo,不見價值」。而一份真真正正有力嘅企業禮品,其實可以成為「品牌第二觸點」——即係除咗網站、廣告、客服之外,另一個延續品牌體驗嘅實體載體。

 

第一步:品牌定位先行,唔好咩都印上去

企業禮品唔係為咗自己開心,而係為咗對方認同

問自己三條問題:

收到呢份禮品嗰個人係邊個?

佢會喺邊個場合使用?

有無咩品牌訊息想順勢傳遞?

 

例如你係一間環保科技公司,印一個大型塑膠膠盒就完全違背品牌理念;相反,訂製一個可循環使用嘅天然紙纖手提袋,加一句「RE:think tomorrow」,就自然地把理念講出嚟。

 

品牌調性要「睇得到、摸得到、用得到」

質感決定記憶度:係咪啲毛巾、Tee 一洗就甩毛?Logo都唔想睇多眼。

包裝語言同樣重要:設計一張小咭片,講講設計背後的小故事、產品用法,讓品牌更人性化。

 

第二步:禮品要有「情境感」先能發揮滲透力

情境用例:

IT公司送出「螢幕護眼套裝」:藍光眼罩、瑜伽拉筋帶 + QR Code 冥想音檔

金融顧問贈送「行李壓縮袋+3日旅遊隨行手冊」

設計公司推介「限定藝術貼紙+高質便條紙」:用色、語氣、字體完全跟返品牌主視覺

 

情境禮品唔止實用,仲有機會喺「打開」果下創造品牌記憶點。最成功既公司禮品訂製,唔係睇幾多樣,而係幾多層!

 

第三步:數碼+實體,讓禮品有互動性

如何將「公司禮品」升級為品牌體驗?

 

加入 NFC 貼紙 / QR Code:連去歡迎頁、登記頁、抽獎頁、品牌故事頁面

音頻式互動卡:掃描後播放「CEO親自感謝你!」語音短片

結合AR技術:禮品外盒變身「產品Demo教學動畫」畫面

實例分享:

某香港SaaS平台禮品盒內放置一張「用戶成長時光圖」,掃碼即睇你帳號第一年嘅成績回顧!

 

某法律事務所用一枝筆條碼,掃描後自動下載最新「簡明法律小知識白皮書」

 

第四步:你以為係禮品,對方可能當係收藏品

高質禮品 = 用家願意展示 = 免費曝光

改變策略,唔再大量派發「cheap品」,而係集中資源做出 小批高質定製禮品

利用限量概念:如「只送給會員限定100位」、「周年紀念款式」

提供個性化服務:例如印對方名、生日月份、生肖圖騰等

企業禮品訂製唔再係交差任務,而係情感營銷策略。

 

第五步:選擇供應商唔只睇價錢,要睇對品牌嘅理解力

好供應商懂得將「你嘅理念」翻譯成實體

 

提問:「你可以幫我設計一份講到我哋公司性格的公司禮品嗎?」

看其是否主動提案:

是否依據你嘅品牌語言建議材質?

是否建議加入創意互動元素?

是否懂得用包裝說故事?

 

公司禮品訂製的供應商應具備:

客製化能力(材質、尺寸、印刷技術)

設計服務(視覺、語言)

包裝整合力(紙盒、袋子、展示方式)

小量試產與快速交貨能力

 

結語:第二品牌觸點係咩?就係收完禮之後,仍然會記得你。

當今市場講求體驗、講求故事,而企業禮品正正係一個「低門檻高觸感」嘅接觸點。由Logo升級為價值,由物件轉化為經驗,才是真正令客戶或合作夥伴由衷講一句:「呢間公司識嘢。」

 

無論你係中小企、上市公司、品牌代理、B2B推廣,重新檢視你嘅公司禮品訂製邏輯,由呢一刻開始。

 

FAQ 常見問題

問1:點樣定義一份成功的「企業禮品」?

答案:不只是派得出、用得著,而係收得開心、用得自豪。如果一份禮品令對方願意主動分享、打卡、收藏,就已經係一個成功的品牌延伸。

 

問2:現時常見的「禮品訂製」有咩錯誤做法?

答案:最常見問題係「重數量、輕價值」,大量印製低成本物品但缺乏設計感或品牌意義;或過度強調Logo存在感,導致用家抗拒使用。

 

問3:企業禮品訂製最重要的三個篩選關鍵是咩?

答案:

品牌一致性:質感、語調、包裝設計是否呼應品牌定位?

情境實用性:用家收後係唔係真係會用?

互動性:能否設計成一個延伸體驗,提升後續參與?

avatar-img
Nvidaiaka的沙龍
3會員
16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vidaiak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現代婚禮成為不少情侶的「甜蜜負擔」:從結婚流程初步設計、親友統籌、婚紗安排、宴會流程到新人致辭,每一環都充滿選擇與期待,但亦同時引發壓力與疲憊。根據多份婚禮平台調查,逾六成新人表示曾在婚禮籌備期間出現情緒崩潰、失眠或與伴侶爭執。
在傳統習俗中,「未結婚派利是」常被視為不合體統,但在現代都市中,越來越多人不再以婚姻狀態作界線: 有人為表達謝意,會在公司場合向同事派一封小額利是 「無結婚但同居多年」的伴侶也會主動派利是,表示對晚輩或長輩的祝福
當你結婚對象是正經的正任地方、非本地人,或者常住歐美地區,那些約律、社教、社會儀細就會正面衝擊你用樣結婚用品。
現代婚禮成為不少情侶的「甜蜜負擔」:從結婚流程初步設計、親友統籌、婚紗安排、宴會流程到新人致辭,每一環都充滿選擇與期待,但亦同時引發壓力與疲憊。根據多份婚禮平台調查,逾六成新人表示曾在婚禮籌備期間出現情緒崩潰、失眠或與伴侶爭執。
在傳統習俗中,「未結婚派利是」常被視為不合體統,但在現代都市中,越來越多人不再以婚姻狀態作界線: 有人為表達謝意,會在公司場合向同事派一封小額利是 「無結婚但同居多年」的伴侶也會主動派利是,表示對晚輩或長輩的祝福
當你結婚對象是正經的正任地方、非本地人,或者常住歐美地區,那些約律、社教、社會儀細就會正面衝擊你用樣結婚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