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閨蜜朋友住台中,不常聯絡,但每次通話,都能聊上二三小時。
不喜歡小孩的她,最後當了國小老師;很愛說話的她,回到家反而靜默。(因為下完課已經累癱)
我們的聊天,通常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配合她的體力與喉嚨狀態…哈)
今晚接到她電話,睽違了七八個月沒音訊,又是大聊特聊一番。
我們聊起2012年底的小旅行,二個人去美國二周,在芝加哥過了聖誕節,去紐約時代廣場跨年,去了波士頓吃龍蝦,在威斯康辛州看了無邊無際的冰湖…
這是生命中很美好的一段記憶…
那一年我們巧遇極端氣候,零下25度的低溫,讓當地很多觀光景點都沒開放,走在路上,我們的手幾乎沒離開過大衣口袋,相機(手機)也因為低溫,直接關機罷工。生平第一次體會到何謂「寒風刺骨」,便是當時登上芝加哥John Hancock Center (約翰漢克觀景台),高樓頂上的寒風,是直接穿透骨頭裡,這一點都不誇張...
朋友說,我們當時真是「戇膽」,大半夜二個女生走在芝加哥街頭閒晃、覓食,其實非常危險…(哈),至今想想,這種「勇敢」,可是「青春」才有的特權!
我其實印象最深刻的,是穿了紙尿褲去時代廣場跨年,也深刻認為,這件事情,一輩子做過一次即可。我們在寒風中站了12小時,只為了看遠遠落下的「小白球」。這20秒的記憶,老實說我沒有太多印象,反倒是散場後滿地的紙尿褲、垃圾,比較縈繞我心…XD
朋友說,我們再來約場小旅行吧。我說好。(滿心期待)
每一場旅行,不只留下當時記憶,也是下次旅行的驅力。
備註: 這個吉普力風格的AI繪圖,把三個不同女生變成同一個?! (最近它工作量偏高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