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天門初啟.水下的盟約〉
在這幅作品中,藝術家以簡潔而富有靈性的線條,編織出一個跨越天地、水域、靈魂與歷史的神聖瞬間。畫面上方,水面之上,孤單而堅定的身影象徵著耶穌基督受洗的那一刻。正如《馬太福音》3:16所記載:「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裡上來。天忽然為祂開了,祂就看見神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祂身上。」這個從天門打開所綻放出的光芒,不僅標誌著耶穌公開使命的起始,也象徵著神與人類的新盟約正式展開。而水面之下,層層疊疊的人形,彼此牽繫、呼應,代表著後來被呼召的十二門徒。他們是歷史中的見證者,也是教會的根基。《馬可福音》3:14說:「祂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這些門徒,如同潛藏在生命深處的種子,等待著光照與啟動,成為將福音帶向世界的力量。
從能量學冰山理論的角度看,水面下的十二門徒也象徵著信仰之路中隱藏的眾多生命力量:忠誠、懷疑、背叛、悔改、愛與使命。這些潛藏的能量,支持著水面上那道純粹的光芒,正如冰山之下的龐大體積支撐著浮出水面的頂端。
這幅畫以極致的簡約,完成了一場深沉而廣闊的神學敘事——
從受洗的那一刻起,天地相連,光照人心,門徒與基督的故事就此展開,綿延至今。

《水面之上,恩典之下》
12.《水面之上,恩典之下》
這幅作品以極簡黑線構成,卻蘊藏著深層的象徵意涵與哲學思辨。畫面上方,一條水平線似海平面般延伸,左側為一尊張開雙臂的人形,令人聯想到里約熱內盧的救世基督像,象徵救贖與擁抱世界的愛。而人形下方則延伸成一個倒置的十字架,這一視覺衝突立即喚起觀者對信仰與顛覆的思索:是救贖的光明?還是被顛倒的真理?
畫面右上角,巨浪翻湧,如神話中怒海之神的咆哮,也可能象徵現實世界的壓力與無常。浪潮與人像間,細微的一筆將兩者相連,猶如宿命的繩索,暗示著人與自然、神性與災難之間不可分割的關聯。
這幅畫以極少的元素達到極高的象徵密度,形式上近似象形文字般的凝練,精神上則回應了人類在信仰、存在與浩瀚宇宙面前的渺小與堅韌。它既是圖像,也是一道哲學命題,邀請觀者凝視內心的十字與海浪,找尋自己的答案。
一幅簡而不凡、直指心靈的現代精神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