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樋口真嗣
Netflix/2025.04.23全球上映
使用大眾運輸系統進行一整天的移動,日本堪稱各國翹楚,新幹線更可說是日本國寶,象徵交通新時代,也象徵日本、乃至日本人在國際上的形象,準點、堅持、用戶至上,而發生衝突的時候要怎麼維持,是另一個課題。
尤其日本的大眾運輸系統每天所碰到的狀況千篇一律,人的介入,始終難解。

這個介入,指的並非系統控制端,而是建造路線與使用過程,就連準點與否都與人有很大關連。
使用率超高密集的大眾運輸系統與工具,一旦發生狀況,影響層面就會相當巨大,新幹線所面臨的挑戰不可謂輕鬆。

新幹線列車遭放置炸彈,聽來霎如虛構卻能現實地發生在電影裡,整部電影有著清楚的日系電影脈絡,從人物神情到背景切換的色調搭配、從正義之言擴展到人生黑暗面,短短五個多小時的車程,列車上的人們必須經歷一趟人性衝擊。
然而,以秩序和嚴謹著稱的新幹線會發生遭放置炸彈的離譜事件,還是難以置信。

首先發難的乘客質疑得沒錯,確保安全本來就是新幹線必須維持和注意的基本功,若能被犯人輕易放置炸彈,顯見底層螺絲已經鬆脫,尤其犯人還是個意想不到的學生。並非學生就不能清楚新幹線的站台設施與車身狀態,而是,安全漏洞如此之大,讓列車長在遭放置炸彈的車上難以對任何乘客交代,理虧也是剛好而已。
身為列車長,到底怎麼反應才叫堅守崗位?

身為普通人,面對惡人究竟該如何應對才是合理?而這惡人,到底是你打從內心以為的、抑或眾口鑠金?
身為加害者,眼底的人性都那般浮誇虛度,反正這個世界沒有正義、沒有神佛、也沒有愛?
身為利益者,借勢借端或順應形勢好像不過也是場戲?

但畢竟,政治現實面和醜惡面終究得在電影裡呈現出來,雖然電影還是想漂白一下政治人物的嘴臉,可人們或都清楚,理想始終只是理想。
從頭到尾最堅持的,或是駕駛員松本,沒得選也不得去選,把列車好好地開到盡頭,已是最對得起自己的結果。

電影劇情當然有緊湊與緊張,唯角色深度還來不及挖掘及塑造,在那般極限狀態的高速列車上,乘客們的反應卻單薄得簡單,除了剛開始質疑安全的乘客大叔,多半沒有過度驚慌,日本人的民族性在電影裡充分展現,即使面臨如此危機,遵從秩序與指令依然是唯一。
禁不住想,這樣的故事結構發生在其他國家,會拍出什麼模樣的內容?

韓國前幾年的《屍速列車》已有類似情緒衝突、角色衝突碰撞更為精采;美國十幾年前的《煞不住》雖較聚焦於主要角色的情緒碰撞,仍有足夠的大場面支撐。相較於此,日本人的光明與黑暗在本片裡依舊保持了極度克制與不致失控的規矩。
其實沒有不好,客觀來說,電影欲反應日本人面對類似突發事件具有充足且有效的應變,足以令每天成千上百萬的乘客感到安心,即便政治方面不足,可似乎,若有血肉橫飛的大場面出現才會顛覆日本電影的固定公式?

*藏語:
草彅剛的演出一貫如常,這回欲透過深埋於眼瞳底下的轉變顯現角色內心交織,仍有不足。豐嶋花飾演的柚月則有確實呈現出大人會討厭、小孩會讚賞的內心獨白。整部電影中,還是齋藤工的情緒傳達最直接透徹了。
而Pierre瀧,即便僅短短露面兩場戲,依然成功奪下我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