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如何才有機會變有錢?
一個人能不能變得有錢取決於有沒有財富思維,有了財富思維才能知道怎麼去創造財富、善用財富、駕馭財富、管理財富,進而去累積出更多的財富
每個人都希望能有足以支付日常開銷的被動收入現金流,來提高生活的品質,要如何才能達成這個夢想,除了要知道該做什麼,更應該去避免犯下那些會讓我們難以翻身的錯誤。留意不該做什麼其實等同重要卻常被忽略,因為”劣勢決定成敗,劣勢決定存亡”
常見三種型態:
1.小資月光族: 重視享樂、物質生活,過度消費而無法有儲蓄
l 可利用書中提及的721法則(7支出2儲蓄1緊急備用金),來控制自己的支出,並透過儲蓄累積投資資本
l 足夠的儲蓄投才能讓被動收入產生質變 (讓更多的錢去滾錢,帶來的複利效果更有感)
2.中產階級: 收入提升,但日常開銷也跟著生活水平提高而增加,常需要支付房貸及其他消費型貸款,能留下的現金並不多
l 注意日常開銷的現金流是否僅來自工作主業,避免經濟下行遇到裁員或意外事故導致現金流斷裂
l 可以打造其他現金流來源,比如:開創副業、投資收益(收租、股息)…等
3.越投資越窮的投資客: 不了解金融商品就貿然投資,帶來更多損失
l 投資前先確定自己足夠了解商品有什麼風險,而不是只看到高收益率就被吸引
l 可以先把錢放在安全性較高、雖然收益率可能較低,但能夠保本的商品,再慢慢研究其他可以帶來較高收益的產品
l 不了解的商品就不要碰
人生/財富的三階段
1. 20~40歲
目標: 努力提升自己努力賺錢,累積足夠的資金去作為投資的啟動資金
方法: 善用時間投資自己,提升自己的財商思維和工作技能,可以透過閱讀去累積知識,有了知識才會讓自己在對的方向努力
2. 40~60歲
目標: 守住累積下來的財富,並讓它增值
方法: 購買好的、有價值的資產、建構優質的投資組合,藉此來提升被動收入的占比,也能讓收入來源多元化,避免單一現金流斷裂
3. 60~80歲
目標: 把累積的資源傳承給下一代(如:教育、人脈、金錢、思維)
方法: 注重後代的財商教育,培養後代的領導能力&財富管理能力
賺錢的底層邏輯: 向他人提供價值
我們有什麼資源,可以轉化為能替他人帶來價值的服務?
衡量自身資源 --> 找出那些可以運用的 --> 將資源的效益最大化
努力很重要,比努力更重要的是選擇,若能不斷學習、察覺,與時俱進,才能判斷形勢,做出正確的選擇,在對的方向努力
財富管理: 應該盡早開始,而不是等到有錢了才要開始管理
容易存在的錯誤思維:
X 財富管理是富人的事
X 財富的價值是用來滿足自身需求
X 買金融商品、買房就是財富管理
財富管理是系統性、長期性的,是開始理財、管理金錢才有機會慢慢累積財富。認為自己還不夠有錢所以不用管理金錢,就會變成賺多少花多少,既無法享受投資的複利效果,也無法好好儲蓄,導致漫漫一生過去了,最後發現口袋沒剩多少錢
財富管理的範圍不僅包含投資,還有儲蓄、債務、保險和退休計畫,也都是其中的一環
儲蓄: 收入的多少比例做為儲蓄(有人覺得5成,但有人覺得3成以上就會過得太痛苦反倒不易維持,因此見仁見智,但希望最少可以2~3成)
儲蓄裡又有多少比例要拿去投資、多少要做為緊急備用金(一般建議緊急備用金最好3個月~1年,適每個人保守程度而定)
債務: 須謹慎使用,良性槓桿前提是:用負債購買的只能是能為你創造現金流的優質資產。拿去消費滿足自己物質慾望的並不是良性槓桿,負債若使用不當,除了帶金錢上的損失還可能損及自己信用,更不應該拿資產去抵押貸款用來消費
保險: 有保人、保房、保錢的。天有不測風雲,明天和意外不知道誰先到。
人的保險: 我們要考慮是否需要保壽險、意外險、醫療險….等,依照年齡、健康、經濟、家庭狀況…等條件,適合的產品因人而異。
房子的保險: 是否要替自己的房子保險(如:火險),若發生重大意外,有可能一夕之間流離失所或頓時需要動用一筆錢,導致有現金流壓力
保錢的保險: 或許更適合有錢人。還在累積財富階段的我們,應該去購買能帶來更好效益的商品,加上儲蓄險若提前解約有可能損失本金
退休: 退休意味著不再有主動收入,需靠先前累積下來的儲蓄跟被動收入支付生活,若是沒有被動收入,看著日漸減少的老本或許也無法過得太愜意,畢竟老天爺要是賞飯吃,會不會一不小心活了太久,結果沒有準備那麼多老本,那就不好了。所以要努力為自己退休生活打造被動收入,在20~60歲這段期間,讓自己的被動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隨自己的年齡提高,最好有機會讓被動收入超出生活支出
致富步驟: 1.有一份主動收入 2.有儲蓄能成為投資本金 3.打造被動收入系統,建立多元現金流管道(可以是資產型的優質資產,或是事業型的副業) 4.複利投資,直到被動收入超出生活支出
- 讓時間去發酵複利+資產配置
- 錢的配置要兼顧每個階段的各種可能支出,分為短期、中期、長期,短期要用到的可以放在保本的銀行定存…等不會傷及本金的商品,中、長期要用的錢可以放在能抗通膨的優良商品。支出的時間越接近,錢就要放在變現能力越高的商品
- 一手現金流,一手滾雪球。打造多管道收入,讓自己永遠保有現金流,現金流斷裂對於人的生活跟企業的生存都是要命的
- 維持良好信用,以便不時之需,也能利用良性槓桿來增加累積財富的速度
- 選擇投資商品的三大重點:安全性、流動性、收益率(很少能三者兼顧的)
- 優質槓桿,如:能替你帶來現金流的房子(可以收租金),但並非所有房地產都是能保值的優質商品,事前的功課必須做足
- 務必遠離地下錢莊、高利貸、信用卡貸款、信用卡分期,這是永遠還不完的錢坑,會讓你墜入萬丈深淵,永世不得翻身!!!
最重要的:
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擴展自己的知識,才能提升自己的價值,擁有更多替別人創造價值的機會。有了知識才能看懂世界的運作邏輯,才會知道哪一條是正確的賽道,努力才會有加乘效果。有了財富思維,才會知道怎麼去駕馭財富、管理財富讓財富留下。善用時間,多花時間關注自己,少關注他人。
本書淺顯易懂,沒有太多投資專業術語,是一本教你如何入門、幫你建立底層邏輯的人生規畫理財書,不只談投資和商品,而是貫穿整個人生階段,包含職涯、生活,退休。對於想開始替自己打造未來美好生活,卻又不知道從哪個方向開始著手的人,很適合閱讀。
(文章是記錄我閱讀書籍後產生的反思、覺得新鮮有趣或值得記錄下來的觀點的筆記,若有不一樣的觀點也歡迎分享交流,希望這些筆記也有機會帶給您一些啟發,或引領您找到更正確、對您更有用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