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說:「你不是我權衡利弊後的選擇,而是我怦然心動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堅定,這是我對這份感情最大的誠意。」正因為日子不好過,我們更該好好過。相信,正朝著彼此走來,只是需要點時間理解與相遇。
有時候,我們不是不願意好好溝通,只是……還在「走過來」的路上。你知道嗎?從你心裡的雙魚,到我心裡的天秤,中間隔著的不只是沉默,還有好幾個「星盤的宮位」
每一宮,都是一段靈魂在震動中尋找平衡的旅程。
你走了多久才會懂我?
星座震動與情緒維度的親密行旅
情緒不是一種情緒,而是一段旅程
你生氣了。他沉默了。
你以為自己只是「情緒來了」,其實,情緒是一段穿越的過程。
從最開始的「我好像不爽」到後來的「其實我只是覺得不被在乎」,中間經過了好多轉彎、拐點、甚至掉頭路。
心理學說,情緒有七個維度。
但在占星的語言裡,我們更看得見那是一條條在星盤上「繞圈」的震動軌跡從你心裡震出一道波,它可能得先跨過月亮、摸過金星、撞上火星,才終於來到「能說出口」的那個地方。
這也是星座與宮位之間,最動人的秘密之一。
星盤說是地圖可能有點膚淺,拉到高維度的視角那是震動的場域
每一個星座,不只是個性,而是一種震動頻率。
而十二宮,就像十二個接收器,接住你所有的內在信號。
當你有話想說,震動就開始啟動。
有些人走得快,像射手一樣,一條直線往前衝;
有些人走得慢,像金牛,需要一步一步地在土壤裡翻找安全感。
你們之間的情緒傳遞速度,和你們的星盤行進方式有關。
比如你是雙魚,他是天秤。
從雙魚走到天秤,你可以選擇走對角線:
雙魚→牡羊→天秤,只要兩個宮位就到了,
那是覺察快、願意面對的人。
但如果你還困在內在的迷霧裡,
你可能會從雙魚走到水瓶、摩羯、射手……繞了十一個宮才走到他身邊。那就不是兩小時,是二十四小時,甚至更久。
「情緒整理時間」,是震動的路徑與整合所需的時間總和。
不單單是情緒的強度問題,
而是「你有沒有能力選擇最近的那條路」做為解決問題的效率。
你的震動在走哪一條路?
有趣的是,我們的靈魂早就知道這些。
出生時間、星盤、星座相位,甚至你名字裡的某個字,都可能是提示卡。就像資料裡說的
人生是事先寫好劇本的電影,只是你在中途忘了自己是主角。
你們之間震動的「行進距離」,是彼此理解的「溫柔等待」。
願意多走一點宮位的人,其實是在用心靠近。
每一段等待,都是靈魂在說:「我還沒走完,但我正走著」
所以,如果他今天還沒回你訊息,
如果你還在消化昨天的那句話,
如果你們都卡在那個尷尬的沉默裡
那麼,不妨問問自己:
「我們彼此的震動,是不是還在路上?」
請記得,不是每個靈魂都走同一條路。
只要有愛,終究會走到彼此面前。
情緒是多維度的震動語言
可以從「單一反應」逐步進化為「靈魂層次的學習」,這個歷程對應到震動的細緻度與意識的高度。
一~三維度:是個體情緒層級的震動,多為波動、不穩定、缺乏整合。
四~七維度:是靈魂意識層級的震動,會與原生家庭、內在小孩、靈魂目標與愛的本質連結。
溝通本身就是一種震動形式,時間與距離只是震動傳遞的條件,而非絕對限制。
每個星座象徵的是一種「靈魂行經經驗的階段與風格」
星座 ≠ 人格標籤,而是震動的軌道系統
選擇出生時間(=星盤),是選擇一組震動公式與資源顯化
【震動傳遞 ≠ 線性時間】的核心解釋
小編是這麼解讀
情緒與溝通,是「震動與能量場的互動」,並非單純計時器運作。
十二星座構成一個完整的震動環,
不同星座間的關係代表了震動傳遞的「最短能量路徑」。
舉個例子
雙魚 → 牡羊 → 天秤(走對角線):走2宮,表示雙方若夠覺察、夠聰明,可以在2~4小時內進行溝通。
雙魚慢繞:走11宮:若不願面對、無法整合情緒,就需要繞更遠路,對應最多24小時才可能成熟對話。
情緒的溝通「不超過24小時是原則,但星座距離可用來計算模擬等待時間。」
為什麼不是所有人都走最短路徑?
低維度情緒處理者
難以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與背後原因
容易讓能量卡住,只能繞遠路處理
還在學習處理混亂的能量場
高維度者情緒處理者
具備意識跳躍與反思能力
可快速走「對角線」、「逆向通道」,用愛與理解縮短震動距離
這也是為什麼高覺知者的溝通總是快、準、深。
以下是一些星盤關係對應的「震動路徑與溝通建議」,
或許會在哪一行裡,找到彼此。
同星座~原地相遇
共鳴強烈、同步
0.5~1小時
小心投射,也要尊重差異
對宮~需要走兩個宮或六個宮
快速對流或激烈衝撞
2~12小時
有時吵架是為了看見彼此的鏡像
四分相~三個宮的距離
頻率卡住、要轉頻
3~6小時
試著換個語言去理解對方
三分相~四個宮的長度
穩定傳遞、但易延遲
4~8小時
安全感建立後,才能溝通核心
無主要相~~5~11的可能
震動難連結、誤解多
12~24小時
沒有共鳴,不代表不能建立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