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則觀察文,忍不住笑出聲,
也忍不住想用占星的哲學思維來聊聊。
台灣女生35+看起來有錢:醫美凍齡(痛痛痛)、化妝美甲、皮膚管理、霧眉美睫,身材管理,穿衣講究
台灣男生35+看起來有錢:
一個精緻漂亮的另一半,然後T恤拖鞋啤酒肚
這背後,不只是審美問題,更是能量分布的問題、性別角色的問題、社會期待投射在「太陽」與「月亮」的不同鏡面上。
陽性能量與陰性能量
來自太陽與月亮的古老象徵
在占星中,太陽象徵陽性能量:
主動、給予、創造、自我表現、光與焦點;
月亮象徵陰性能量:
接收、滋養、隱藏、調節、情緒與容器。
與文化中對男女的期望不謀而合。
儘管現代社會性別角色已更彈性,但深層結構仍然根深蒂固:
男性被期待「對外」發光發熱,
提供、成就、照顧,甚至犧牲,利他如太陽。
女性被期待「對內」管理好自己,
柔順、細膩、體貼,甚至永遠年輕貌美,利己如月亮。
於是出現一種吊詭現象:
女人得靠自己裝備自己去“看起來值得被愛”,
男人則被評價“值不值得愛”要靠“他能提供什麼”。
女子自我經營,是對價值的焦慮,也是生存選擇
在台灣,你可以在任何醫美診所裡聽見這樣的話語:
「我要做音波拉提,結婚前也要漂亮!」
「我這週約皮膚管理,不能曬太陽!」
對一個35+的女性而言,
想讓自己看起來年輕有錢,不是為了炫耀,而是一種生存策略。
在這個仍將「女性價值」與「外貌、年齡」強烈綁定的社會,
一旦過了青春期,每一次凝視鏡中的細紋
都是對抗時代的溫柔戰爭。
這不是虛榮,是在用醫美、保養、穿搭,
一點一點守住自己的「市場價值」與存在感。
不只是月亮,更是金星象徵吸引力、審美、自我價值的行星。
月亮與金星在一張命盤中,正是女性能量的兩大關鍵符號。
男子鬆垮舒適,是權力殘影,也是能量失衡
而35+的男性呢?
若你觀察得夠久,會發現許多所謂「看起來有錢」的男士,
穿著T-shirt、拖鞋,啤酒肚,甚至不怎麼講究儀容。
但他身邊有一個打理得宜、優雅漂亮的另一半。
這一切不靠裝扮,而靠「他可以負擔」財力、地位、能力。
這是一種「我不需要努力看起來有錢,
我本來就有錢」的陽性能量投射。
背後其實常藏著土星與火星的結構性壓力:
社會對男性角色的認定,是必須負責、承擔與付出。
許多男性命盤中,太陽與土星合相、火星與冥王星硬相,
便成為這種壓力鍋內的蒸氣。
當他們終於擁有經濟自由時,可能最想做的,
不是炫耀,而是鬆下肩膀。
甚至開始「讓自己變得不那麼可口」成為被捕食的獵物,
藉此逃離長期被凝視與競爭的焦土人生。
婚姻市場是能量交換場,也是價值投射場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會說:
「男人要結婚,得付出比女人五倍的費用。」
你說這公平嗎?
站在能量角度來看,其實是雙方都在各自的星盤中,
承擔著社會期待的角色分工。
女性投入金星與月亮的經營,用的是時間、金錢、自律與痛感。
男性投入太陽與火星的達陣,用的是責任、壓力、結構與成就。
而雙方在婚姻市場上,不只是在找伴侶,
更像是在進行一場能量對價的交換。
下一步的選擇
我們能否重新分配能量?
在這樣的文化與星盤結構中,
最困難的不是「知道自己做什麼」,
而是允許自己「不那樣」也沒關係。
允許女生素顏不畫眉,也值得被看見與尊重。
允許男生也在意自己的外貌與健康,而不被視為「自戀」。
允許婚姻不是買賣,而是兩人願意共同經營彼此的太陽與月亮。
也許在未來,當越來越多人的命盤開始整合陰陽能量
女性擁有更多火星與太陽的自主權,
男性也擁有更多月亮與金星的柔軟權利
我們會慢慢看見一個新的樣貌:
「你看起來很有錢,因為你活得很真實。」
那不只是鈔票的光芒,
是靈魂閃閃發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