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布台灣暫時性對等關稅稅率20%,加權指數上周周漲70點,台股7月欲罷不能,指數一度逼近23500點。法人分析,除了聚焦第2季企業財報匯兌損益,也需觀察美國232條款半導體調查結果。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7月27日宣布,2週內將公布232晶片產業調查結果;白宮31日公布台灣對等關稅20%,於8月7日生效。賴清德政府表示非最終稅率,後續談判爭取更有利稅率,也將磋商供應鏈合作及232條款相關議題。
美國232條款涵蓋鋼鐵及鋁、汽車及零組件、半導體、藥品、關鍵礦物、卡車等六大類,川普已經先調高鋼鐵、鋁以及銅製品的稅率至50%。232調查期間,半導體及顯示卡、伺服器等20項ICT產品關稅豁免,PCB、網通零件等產品則徵收10%關稅。展望8月股市,永豐投顧認為,新台幣第二季強勢升值,無論是出口廠商或持有大量海外資產的金融業,匯兌損益將是財報的重點。永豐投顧推估,新台幣每升值1%,製造業會產生0.2015%的營收匯損,金融業則會出現0.0559%的資產匯損。以第2季新台幣升值11%計算,製造業可能匯損金額為2586億元,金融業匯損金額為8593億元。
關稅、匯率戰衝擊 專家示警:缺工情況將逆轉
「台灣若被課以高關稅、台幣升值,傳產也撐不住,出口與內需都很不妙,人力需求端非常不樂觀,四十萬人力缺口就要大幅下修。」專家示警,從今年美國推出的關稅戰政策,以及台幣今年以來匯率變化,推演到二○二六、二○二七年,人才流動會有很大變化,如果科技業供應鏈要挪到美國,在自動化、AI化興起,產業外移等情勢下,台灣也許人力會過剩。
台灣人力資本市場公司執行長晉麗明說,之前討論勞動力缺口時,還沒有匯率、關稅問題,但短短不到兩年,無論是產業關稅、匯率變化,到半導體供應鏈去向,都出現驚天動地變化。
晉麗明舉例,如果台幣對美元匯率出現廿八元,有些產業競爭力就不見了,此時就會釋放勞動力,例如精密機械、紡織業,目前都面臨放無薪假困境。
其次,美國要求半導體到美國投資,加上地緣政治考慮,半導體供應鏈可能都得被迫到美國投資,而輝達來台設廠,搞不好會帶一批美國外派人力來台灣,在產業外移,又有外籍人士來台情況下,加上人工智慧(AI)興起,企業加強自動化,勞動力缺口會不會有變化?
MSCI率先調整台灣指數 台新主動式ETF開募 AI概念股財報周登場
Palantir作為數據分析與AI應用領域的領導企業,其業績表現將直接反映企業級AI解決方案的市場需求強度。投資人特別關注該公司政府部門與商業客戶的合約成長情況,以及AI平台的營收貢獻度。
AMD身為AI晶片領域的重要競爭者,其數據中心業務表現將成為市場評估其在AI晶片市場與輝達競爭力的關鍵指標。投資人關注AMD的AI加速器產品銷售狀況,以及在雲端服務商訂單的市占率變化。
超微電腦作為AI伺服器系統的重要供應商,其業績將反映AI基礎建設投資的實際需求。該公司財報將顯示AI伺服器訂單的成長動能,以及供應鏈管理能力的提升情況。
三家企業的財報表現將直接影響AI概念股的後續走勢,若業績超出預期,將強化市場對AI產業長期成長的信心,推動相關供應鏈股價表現。由於台灣半導體產業與美國AI企業關係密切,相關晶片設計、封測及設備廠商股價表現值得密切關注,投資人應留意財報公布後的連鎖反應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