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查經:第三課 1:14~16 1/4 (5)
[ 查經內容:馬太福音第一章 14 至 16 節 ]
課文:
笫十四節:『亞所生撒督.撒督生亞金.亞金生以律.』
笫十五節:『以律生以利亞撒.以利亞撒生馬但.馬但生雅各』
亞所,撒督......馬但、雅各,都是被擄後歸回耶路撒重建家
園那些人的後代,舊約聖經有關歷史的那部份,從開天闢地第
一個人類亞當開始,一直記述到猶大亡國,被擄七十年,所羅
巴伯帶領百姓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家園及第二聖殿為止,這些日
子,世世代代都有神跡奇事,有 神的話語臨到某些先知、祭司
、帝王身上,然而第二聖殿建成後的五百多年其間,神的話語靜
默,不再有神跡奇事,直等到耶穌出生的前一年,天使及聖靈才再
臨人間,新約聖經內的歷史又再展開。在這之前沉寂的五百多
年之間,猶太人的舊約聖經都沒有記載這段日子發生了什麼事
,除了但以理書曾經作出的預言一一實現,然而這些記載只是
預言,不是實體的歷史。這五百多年間的空隙,被稱為兩約中間
時期,前面有舊約聖經,後面有新約聖經,所以以此現象命名。
至於這五百多年間,猶太人在耶路撒冷經歷了的五個時期:
兩約中間被統治的期間:
第1時期 ( 公元前536 至公元前333 年) 波斯統治時期
第2時期 ( 公元前333 至公元前323 年) 希臘統治時期:
亞歷山大帝興起,建立了疆域最大的帝國之一,但他英年早
逝,整個帝國由四位將軍瓜分
第3時期 ( 公元前323 至公元前143 年) 埃及時期及敘利亞時期:
亞歷山大帝其中一名將軍多利買及其後人統治埃及和巴勒坦
地區,當然統治了猶太人,另一位將軍西流古在敘利亞立足
,他的後人興起並從多利買王朝手中搶奪了巴勒斯坦地,猶
太人的統治者又易主。( 後來的羅馬帝國把中東迦南地一帶
稱作巴勒斯坦地 )
在公元前二百年左右,舊約聖經的希臘文版本已經通行,甚
至在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都可以找得到,
2/4 (5)
猶太人的拉比( 老師 )亦編定了"聖經註釋",這註釋經卷英
文稱作 Midrash,翻譯成"米德拉什",就是將摩西五經編輯
成613 條誡律的雛形版本。
第4時期( 公元前 143 至公元前63年) 馬加比王朝:
西流古後人逼迫猶太人,甚至褻瀆聖殿,祭司家族馬加比帶
領猶太人起義,與西流古後人爭戰,屢戰屢勝,最後西流古
後人不得不同意猶太人獨立,伊始猶太人在當時才擁有百多
年的獨立日子。
第5時期 ( 公元前 63年後 ) 羅馬時期:
公元前509 年,羅馬統治階層修憲,三權分立,成為共和國
,國勢並不強大,但由於城市頗具吸引力,周邊平民帶同奴
隸不斷地湧人,人口劇增,慢慢地就有了向外擴張的野心。
。雖然羅馬有心擴展,但抽調了大量農民上戰場,境內無人
耕種情況日益嚴重,甚至有可能因生產糧食不足導至亡國。
公元前107 年,執政官「蓋烏斯.馬略」進行軍事改革,以
募兵制代替徵兵制,即是職業軍人制,由國家供養,並統一
軍備,甚至接納具有羅馬公民身份的外族人加入。戰爭的專
業打開了新的一頁,這些軍人的日常生活就是戰鬥武器使用
訓練,攻城略地的討論,以及出征別地搶掠財富。這樣的一
個戰鬥群體開始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由於各個軍團各自為
政,自然都有搶奪國內政權的野心,因此內戰亦不斷。公元
前64年,西流古王朝被羅馬龐培將軍所擊敗,翌年,公元63
年巴勒斯坦地的猶太人發生內戰,龐培將軍輕而易舉就平定
耶路撒冷,猶太人再次完全地被外族統治。羅馬時期將中東
迦南地及其周邊地區改名為巴勒斯坦地。
第十六節:『雅各生約瑟、就是馬利亞的丈夫.那稱為基督的耶穌、
是從馬利亞生的。
公元前一百年,羅馬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城市。雖然如此,但羅
馬共和國本身亦是內戰不休。直至公元前廿七年,亞古士督( 原
名蓋烏斯·屋大維·圖里努斯) ,他用武力統一了羅馬全國,取得
了元老院的信任,成為了統一全國後,新羅馬帝國的第一任王帝
。耶穌的父親約瑟,就是這一個時代背景的人物。第16節經文內
的基督,是希臘文音譯,猶太人所用的亞蘭語就是彌賽亞。
3/4 (5)
耶穌是基督教的中心人物,整本馬太福音就是記載了他的講
論和事跡。對西方社會而言,這二千多年以來都是由基督教所衍
生出的觀念,形成了普世價值觀。對全世界而言,最重要的就是
他的出生時期,公元曆法就是以他為中心。原來的用意,是他出
生的第一年稱為公元一年,他未出生之前十年稱為公元前十年,
只可惜倡議此概念的神學家大概忽略了以色列人曆法以陰曆計算
,一年只有 353 天或 355 天之間,所以做成了誤差,最後其他
的調校卻算出耶穌在公元前四年或公元前七年之間出生。無論如
何,今天全球通用的公元曆,今年是2025年,本來是指耶穌出生
後第2025年。
馬太在第一章記述了耶穌的家譜,表明他是猶大支派大衛王
的後裔,馬太跟隨耶穌三年,他將所見到耶穌行神跡、將猶太人
的誡律溶匯貫通後教導人去遵守,又將猶太先知指向彌賽亞預言
的內容比對耶穌的事跡和言行,最後他確定耶穌就是彌賽亞,以
此福音作見證。
從摩西時代開始, 神命令以色列人,衪將揀選事奉衪的人
為祭司,此祭司在任職禮上,會將一種膏油從頭頂上澆灌,直流
到他的衣襟,此人被稱作 "受膏者" ,日後王帝的任職、作先知
的事奉者、被 神指定揀選的人,都有同樣的受膏儀式,彌賽亞
的意思就是受膏者,而彌賽亞是負有拯救以色列民族的使命。希
臘文的彌賽亞發音便是"基督",馬太認定耶穌就是『那稱為基督
的』。
功課:
1. 猶太人第二聖殿建成後五百年間,神的話語靜默,被後人稱作甚
麼時期? (笫十五節)
2. 後世所稱的兩約中間時期,兩約是指甚麼? (笫十五節)
3. 亞歷山大帝興起了多少年? (第2時期)
4. 猶太人曾經歷『埃及時期及敘利亞時期的統治),這些統治者是誰
的後人? (第3時期)
5. 舊約聖經希臘文版本在甚麼時候開始通行? (第3時期)
4/4 (5)
6. "米德拉什"是甚麼東西? (第3時期)
7. 公元前 143 至公元前63年之間,猶太人曾有一段短暫的獨立國家
日子,被稱為甚麼王朝? (第4時期)
8. 公元前63 年猶太人兄弟鬩牆,發生內戰,那一位羅馬將領乘機奪
取耶路撒冷平息戰事? (第5時期)
9. 羅馬帝國統治中東迦南地及敘利亞一帶後,把它們改為甚麼名字?
(第5時期)
10, 羅馬的舊國名是甚麼? 新國名是甚麼? (第十六節)
11. 羅馬新帝國始於何年? (第十六節)
12. 羅馬新帝國第一任王帝是誰? (第十六節)
13. 公元曆法本來是以誰的出生日為標準? (第十六節)
14. 馬太最後確認誰是彌賽亞? (第十六節)
15. "基督"是甚麼意思? (第十六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