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季節交替或環境改變,肌膚就容易出現乾燥、緊繃、脫皮等問題。其實除了天氣,生活習慣與保養方式也可能是元兇。
臉部乾燥脫皮是很多人都有的肌膚困擾,尤其在季節變換或環境改變時更容易發生。但你知道造成臉太乾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嗎?
臉部乾燥
臉部乾燥雖然各年齡層都可能遇到,但隨著年齡增長,發生機率會明顯提高。高齡族群因皮脂分泌減少,再加上可能需長期用藥,讓臉部更容易出現乾燥問題。
天氣變化
天氣忽冷忽熱或出現極端氣候時,肌膚來不及適應,水分容易快速流失,導致乾燥脫皮。
荷爾蒙變化
荷爾蒙變化也會影響肌膚狀態,像是雌激素減少時,皮膚的油脂與膠原蛋白分泌也會跟著下降,容易導致臉部乾燥或脫皮。
免疫系統失調
像是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牛皮癬或糖尿病等疾病,可能會讓免疫系統失調,進而影響皮膚屏障功能,讓臉部更容易出現乾燥問題。
清潔過度
洗臉有助於清除髒汙與細菌,但清潔過度反而可能傷害皮膚屏障,讓水分流失更快,導致臉部變得乾澀緊繃。
藥物影響
長期使用口服A酸、標靶藥物或外用類固醇藥膏,容易引起皮膚乾燥。如果症狀加重,建議儘早就醫,尋求專業治療。
熬夜引發
約有 8 成受訪者表示熬夜後,皮膚容易變得乾燥和暗沉。可見經常熬夜對肌膚影響不小,也容易引發臉部乾燥脫皮問題。
臉乾脫皮該注意什麼?這些症狀你中了嗎?
臉乾的症狀有哪些?你是否常感到臉部乾燥脫皮、泛紅,甚至觸感粗糙?以下整理幾個臉部乾燥的警訊,幫助你及早察覺並改善。
- 臉部沒有光澤、較為暗沉
- 肌膚表面有皮屑
- 偶爾發生乾癢或刺痛現象
- 皮膚摸起來粗糙不光滑
- 突然長出好幾顆痘痘
- 皮膚泛紅或出現裂縫
臉乾怎麼救?掌握 3 重點擺脫脫皮困擾
看醫生治療只是第一步,想真正改善臉部乾燥,還需要搭配正確的清潔方式、挑選適合的保養品,並調整日常習慣。
以下從清潔、飲食到保養三大面向著手,幫助肌膚重回水潤狀態,遠離乾燥脫皮困擾。
清潔方法:
建議每天洗臉不超過 2 次,以免過度清潔帶走肌膚水分,讓乾燥更嚴重。洗臉時也要避開刺激性強的清潔品,改用溫和低敏配方,才能減少對皮膚的負擔。
保養關鍵:
保濕是改善乾燥的關鍵步驟,建議在洗完臉或沐浴後 10 分鐘內塗抹保養品,幫助鎖住水分。
飲食建議:
臉部乾燥可以透過飲食改善,建議多補充含維生素 A、C、E(杏仁、酪梨)及高蛋白食物,有助強化肌膚屏障、提升保濕力。
看完本文後,若對皮膚問題想進一步的了解詳情,歡迎到原文查看更多:臉很乾要擦什麼?臉部皮膚乾原因、改善方法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