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以為,自己是個聰明人。
林雅雯,38歲,單親媽媽,白天在律師樓做助理,晚上照顧讀小五的兒子。生活不富裕,但也不至於捉襟見肘。她省吃儉用、精打細算,手機不裝遊戲、廣告一律封鎖,連詐騙簡訊都會截圖存證,傳給朋友當笑話看。
直到那一通電話。
「林小姐嗎?我們是刑事局的,您的身分可能被盜用參與洗錢,我們懷疑有詐騙集團利用您的帳戶轉移資金……」
起初她半信半疑,直到對方說出她的完整身份證號碼,連她多年前曾報失過的提款卡號碼也一清二楚。她心底發寒。那不是什麼公開資料,那是連她自己都快忘了的事。
「我們正在監控您的帳戶安全,請您將資金轉入監管帳戶,暫時凍結,以防損失……」
她沒敢告訴任何人,包括她的弟弟,也包括每天跟她分享小秘密的兒子。她只記得對方語氣鎮定、有條不紊,還時不時把電話轉接給所謂的「檢察官」、「資安專員」。
她開始一筆筆地轉帳,從自己的戶頭,再借朋友的名義開戶、辦貸款、賣保險單。甚至把兒子出生時買的教育基金也解掉。
整整五天。
等她醒悟的那一刻,是銀行打電話通知她帳戶異常,要求她本人到場確認時。
她坐在冷冷的銀行沙發上,聽著職員說「這是典型的假檢警詐騙」,說的口吻就像她只是個教案、只是統計裡的其中一人。
她點點頭,沒說話。
眼神卻空了,像是什麼東西被抽走了。
她以為自己是個聰明人,她不該犯這種錯的。但就是犯了,而且一犯就把自己十幾年的積蓄、她兒子的未來,還有她僅存的尊嚴,全都交給了一個從未謀面的聲音。
警方說,她的錢找不回來了。帳戶已經被層層洗過,出海,消失在虛擬貨幣的世界裡。詐騙集團很專業,分工精細,連聲音都有經過AI修飾。
她報完案,走出派出所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手裡還握著那份報案三聯單。
像是她人生的死亡證明。
她回家,把自己關進房間,手機、電腦都砸了個稀巴爛。
兒子在門外輕聲問:「媽媽,我的學費還交得出來嗎?」
她沒有回話。
她正在想一件事。
她想知道,詐騙集團到底是怎麼知道她所有資料的?
是那次外洩的健保資料?還是她幾年前填過的網購問卷?還是她信任過的某個人,把她的資訊賣了?
她不知道。但她知道一件事:
她不是唯一的受害者。
從隔天開始,她沒再去律師樓上班。
她開始在網路上搜尋詐騙資料、看判決書、查IP來源、學習如何追蹤虛擬錢包。
她不再哭了。因為她不想做一個只會哭的母親。
她要找到那些人——不為了錢,只為了讓他們知道,她不是空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