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提到我的投資外,這邊來介紹我的另外一種類型投資- Defi
Defi 目前我選用的是 Kaming 的 Multiply loops,APY大約在 10-20%之間,我們先用SOL舉例大約介紹一下
1. 抵押 SOL 生成 JUPSOL,什麼是 JUPSOL?
SOL:Solana 區塊鏈的原生代幣。價格會隨市場漲跌。
JUPSOL:一種「質押的 SOL」(Stake SOL 得到的衍生代幣),背後代表你把 SOL 押在一個系統裡,能領到一點點額外的利息(像是存款利息)。 JUPSOL 的價值 ≈ SOL(非常接近,幾乎跟 SOL 綁定)。
2. Kaming Multiply SOL/JUPSOL Loops 是什麼?
想像你有 100 SOL,你把它質押成 JUPSOL。 用 JUPSOL 去借更多 SOL(因為兩者價值幾乎相等,所以很容易借到)。 再把借來的 SOL 質押成 JUPSOL,拿去抵押,再借更多 SOL。 如此重複,形成 循環(loop)。
結果就是: 你手上放大的資產都是 SOL 和 JUPSOL。 你能賺到比只拿 SOL 更多的質押收益(staking yield)。 這叫 Multiply(槓桿放大),因為你不是只靠自己的 100 SOL,而是透過借貸把規模做大。
3. 為什麼 SOL/JUPSOL 的風險比 USDT/SOL 低?
(1) 價格高度相關 SOL/JUPSOL:幾乎是同一種資產,價值差距非常小(只差一點質押收益)。 USDT/SOL:USDT 與 SOL 之間的價格波動很大。 所以: SOL/JUPSOL 交易對:不太會因為價格差異造成「爆倉/清算」。 USDT/SOL 交易對:只要 SOL 暴跌,就可能立刻被清算。
(2) 清算風險差異 SOL/JUPSOL:因為價值綁得很近,抵押率很穩定,清算線比較安全。 USDT/SOL:因為兩邊差異大,一旦 SOL 下跌,抵押品馬上不足,很容易被清算。
(3) 收益結構 SOL/JUPSOL:除了槓桿帶來的放大效果,還有 JUPSOL 的質押利息。 USDT/SOL:主要靠資金費率(Funding Rate)或價格波動賺錢,沒有被動收益。 4. 總結 SOL/JUPSOL loops 就像「把自己的 SOL 不斷拆分、借貸、再質押」,用槓桿放大收益,但風險比傳統槓桿小,因為兩個資產幾乎一樣。 比起 USDT/SOL,SOL/JUPSOL 更安全,因為它們「高度相關」,不容易因為價格落差而爆倉。
簡單比喻: USDT/SOL:就像借錢買股票,股價跌了就被斷頭。 SOL/JUPSOL:就像用一張定存單去借現金,再買另一張定存單,價格差不多,風險小很多。
這個操作需要透過 Phantom 等類型錢包進行,同時需要準備 SOL 作為 Gas,操作起來會比中心化交易所難一些,需要花時間熟悉及學習一下,不建議新手操作,可能會轉錯鏈導致資產遺失,新手還是建議使用中心化交易所,熟悉轉帳交易等功能後再來操作 Defi,交易所可以選用 CoinmarketCap 前10 交易所,如 OKX/ Bybit/ G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