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個做過灰色產業的友人跟我說過一句話:「如果你不騙他,他也會被下一個人騙,不如現在就把他騙起來。」
這聽起來像是詐騙集團為自己找的理由,但每當我看到新聞上的那些詐騙案,我就會想起這句話。它改變我的思考:也許問題的根源,不只是詐騙者有多惡,而是人性總有辦法被找到新的方式繞過防禦機制,直取對方的寶物。
打造「框架」的必經之路
要理解如何防禦,得先從「改變」談起。我在兩性的主題中講過不少關於防範感情詐騙的內容,但這些都只是支微末節。要騙取一個人,方法本來就千變萬化,這也呼應了為何「把妹」從來就不是一套完美的「套路」。
我之前常在直播裡說:學把妹,就是在模仿ALPHA的行為。無論你原本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當你想要開始「學把妹」,你勢必會透過學習跟實踐去改變你過去的行為模式,變成一個跟以前不一樣的人。
這中間的痛苦,變成了你天天會問自己的疑惑:「我這樣對嗎?我這樣根本就不是做自己吧?」
但這種感覺並非特例。當你從學生身分轉變成社會人士,從小孩轉變成大人,從員工轉為主管,從情侶變成夫妻⋯⋯等,每個轉變時刻都會使你感覺不是在做自己。在這些轉變之下,你正在重塑你的身份,包括你的認知、你的看法、世界觀。
這也就是紅藥丸裡常說:你有一個堅韌的框架,比你會任何技巧還要重要。 當你學了GAME,在生活上親身實踐、體驗,並將回饋用在修正上,到最後你發展出了自己的GAME,這就是你獨一無二的框架。
框架的日常實踐:從職場危機到個人防線
我認為,這套框架,正是一個人在防範詐騙時最重要的基石。
再厲害的防詐機制,再好的偵測系統,都有可能疏漏,但唯有你自己的意識,是最後一道防線。
這讓我想到過去在上班時,部門間大多是靠公司提供的郵件帳號和通訊軟體溝通,偶爾會出現不知道誰的帳號被駭了的情況,在裡面偽裝成自己人然後丟假網址或檔案。
這時,我的GAME能力就應用在這上面:這個人平常會這樣說話嗎?他是這樣打字的嗎?網址有沒有問題?要不要打電話跟本人check?
或許我親眼看過別人被騙過,所以自己更小心;也許我自己就在GAME上練就了這樣的體質,在其他地方都能發揮作用。
擺脫受害者心態:唯一的解藥是責任
每當我在網路上看著那些抱怨總是被當盤子、當提款機,說著自己當舔狗當到一無所有的男人們時,內心除了一絲感慨之餘,心裡不免想,將自己定位為受害者,或許是逃避成長責任最廉價的路。但這條路的終點,往往通往下一個陷阱。
想要讓自己變成一個擁有堅實框架的人,弄髒自己的手是免不了的,你必須得在日常生活中積累,最好能透過親身的經驗,去改變你對現實的認知,在自己心中去建構篩選標準。
若是只想做自己,難免會在遇到問題時手足無措,因為那個「自己」並沒有類似遭遇,只有變成「下一個版本的自己」,才有新的抗體。
這也是為什麼,那句「如果你不騙他,他也會被下一個人騙」在我心裡會如此深刻。
如果某人本來就是一個傻蛋,今天某個詐騙集團在向他下手前被抓了,傻蛋幸運的逃過一劫,但傻蛋依然是傻蛋。 除非他這輩子只遇到一次詐騙,否則下一次,他還是會被騙。最終再來怪世道不公,社會黑暗,早就來不及了。
成為一個無法被撼動的人
與其將能量耗費在怨天尤人,真正的強大,不是祈禱世上沒有騙子,而是讓自己成為一個『騙不動』的人,才能從一個被動的受害者,變成一個能掌控自己的主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