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群是種天賦-讀後心得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在還沒有讀這本書前,我在 MIBT 的測試中其實一直我都是傾向 E 型人,但是確在大 E 人的朋友眼中是個 I 型人,所以那時也不知道到底自己為什麼有 E 人的特質又有 I 人的行為?直到我讀完這本書後,做完這本書的最後測試,證明了原來我是 O 型人,終於我解開了謎題!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小標題「非群是種天賦:肯定自己『不歸屬』的特質,善用旁觀者的獨立與敏銳,創造更多,在工作與生活中都成為自己的主角」。在我們一般的認知中都覺得要「合群」融入群體才是一個正常的表現,但在 O 型人的表現中是可以融入群體也可以享受孤獨,拿我自己為例,我很喜歡到群體裡去吸收知識,認識我不認識的人,但是如果時間過長的話,我就開始覺得有點精疲力盡很需要離開這樣子的環境到一個安靜的地方獨處。如果是一般工作日回到家後也希望能有安靜的空間,如果真的沒有任何需要與人有交流的話,我也能待在家裡自己一個人做很多事情,例如看書、寫寫文章。


尤其開始加入創作者群組後,這樣的體現就更加的明顯,完全顯示出這樣子的特質。其實每個創作者都是獨立的去創造出他們自己的作品然後再呈現出來與受眾交流,享受的這份獨處然後去創作,就像書中說的:

**身為 O 人的最大益處:一旦你能接受、理解自己是誰,就不會被群體成員身分帶來的龐大社會期待所限制。**


我們從小開始就被教育成要成為「群體」的一員,從家庭、教育、信仰都是告訴我們要遵守這些信念與規則並且要「社會化」。O 人如果在群體裡會遵守這樣子的規範,但是在思考上會是脫離這樣子的規範去做不一樣的思維,可能是身在群體裡,但心己經飛到了另一個方向。在書裡提到的存在主義作家沙特說的一句話:「我獨自一人,身處這些歡快又合乎常理的聲音中」。


在讀到第四章時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我在群體的表現像個 E 人,但實際上是個假 E 人。當 O 人被賦予一個任務時,他們看起來都會很開心也會做的很好,因為這個方式會有一個界限,讓自己能夠容忍團體活動,當然當這個角色一旦完成後,就會迫不及待的想離開。想一想自己好像也是這樣子,參加很多聚會前,我會先給自己定下一個任務:「我今天到這個聚會就是要完成什麼樣的任務」。例如參加線下讀書會,一開始進入時我雖然內心是想逃走的,但是今日的任務是好好的完成這場讀書會,能夠得到很好的知識存量,也能夠認識更多的人。一旦進入這樣子的任務訊息,就能在群體發揮 E 人的特性,到這個任務結束後就會盡快的離開這個場合。我需要安靜的獨處回復能量。之前我自己對於這件事也很難理解,但是一旦我回到自己獨處時,整個感覺是回血的狀態。


在書裡也有提到一個案例我也滿有感觸的。有位女士他在都市裡生活到退休的時後去買了一個社區型的房子,結果受不了社區的群體活動,立馬反悔再回到原本的生活環境去。我自己之前住在類似社區型的房子,我也很不喜歡社區的團體活動,因為很多婆婆媽媽都會在社區的休憩空間聊天,一旦經過他們就會叫住你,想要你參與他們的活動。為了避免這樣子的事情,我都從地下室的通道走出去。


雖然是排斥這樣子的群體生活,但是也不是說群體生活不好。我自己也是進入了很多不同的群體,認識不同類型的人,擴大自己的生活範圍,學習到更多不一樣的事務。例如我喜歡用閱讀器看書,我就進入了閱讀器的群組學習,學習到很多自己不懂的知識;喜歡看書並與人交流心得,就進入了讀書會群組跟很多人交流不同的讀書心得。加上是線上社交平台的關係,更能把這個特點發揮的更好,利用這樣子團體去延伸擴大並加以應用。


我們從小時後就被教導要從眾,少數票要尊從多數票,追求群體歸屬感並且滿足群體生活的期望。但是在這個期望下,身為 O 型人比較像是能夠在融入後又能快速的剥離開來。因為 O 型人對於自我的認同越高,會感到越自在,能夠自己退出讓自己不自在的事物,因為合群並不是 O 型人幸福的必要條件。例如以我來說,當我加入很多不同的社群後,如果有意見分歧的部分,能夠理解認同,但是察覺到這群體真正的價值觀不一樣時,就算是己經加入很久,也能夠毅然決然離開這個社群。不論是不是再進入新的社群或是就保持這樣子的方式也很好,因為不管什麼樣的方式都是能夠讓自己感覺到最舒服的方式。


其實在讀這本書之前我還沒有去測試自己是否為 O 型人 (在書的最後有測試題),一直在讀完後我懷疑我應該是 O 型人吧?結果一測居然真的是 O 型人!感謝這本書能幫我解開這樣子的謎底。你是不是也是 O 型人呢?一起來測試看看吧!

感謝#天下文化讀者俱樂部#寫寫文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vy Chen的沙龍
10會員
72內容數
分享我自己的一些讀書心得,僅是個人的輸出想法
ivy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1
一開始讀到這本書,不到 100 頁我就開始動手寫心得。尤其是開頭提到的「牡丹餅」,讓我很好奇地查了一下
2025/09/11
一開始讀到這本書,不到 100 頁我就開始動手寫心得。尤其是開頭提到的「牡丹餅」,讓我很好奇地查了一下
2025/09/08
謝文憲憲哥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位作家,我剛開始也是聽到他在「天下文化-相信閱讀」Podcast 說書,才開始追蹤他! 憲哥的口才相當好,且他在節目介紹書籍內容時也非常精闢,讓我開始追蹤他每集的說書,甚至專門訂閱「大大學院」APP,就是為了聽他說書。 --- ### **有限遊戲與無
2025/09/08
謝文憲憲哥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位作家,我剛開始也是聽到他在「天下文化-相信閱讀」Podcast 說書,才開始追蹤他! 憲哥的口才相當好,且他在節目介紹書籍內容時也非常精闢,讓我開始追蹤他每集的說書,甚至專門訂閱「大大學院」APP,就是為了聽他說書。 --- ### **有限遊戲與無
2025/09/04
我們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成為「自己」?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疑惑我難道不是我自己嗎?為什麼我要去讀這本書? 這本書的副標題就把上述的答案講出來: 「覺察內在原力的完整練習,告別從眾,找到你的第一原理,成就潛藏的真心渴望」 那是不是找到第一原理就能成為你自己? 成為「自己」這件事情到底
2025/09/04
我們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成為「自己」?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疑惑我難道不是我自己嗎?為什麼我要去讀這本書? 這本書的副標題就把上述的答案講出來: 「覺察內在原力的完整練習,告別從眾,找到你的第一原理,成就潛藏的真心渴望」 那是不是找到第一原理就能成為你自己? 成為「自己」這件事情到底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