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指數高檔震盪壓回,但中小型個股其實跌幅已經不小,逐漸進入風險與報酬比有反彈利潤的區域,需要先有反彈才有突破,所以一開始一定是先做反彈利潤計算。
我的觀察:
大盤沒有崩跌目前只是高檔換手,資金並沒有全面撤出。
中小型股跌深很多個股修正幅度大,但有些籌碼沒有惡化。
資金輪動當指數型股休息,反而容易釋放流動性,轉向題材型或原物料、中小型股票。
跌深不代表立刻反彈,但在震盪盤中,這些族群就是潛在機會的溫床。
我會選擇跌深但籌碼結構健康 的中小型股,逐步建立部位,搭配前面提到的原物料題材。
提醒:
避免追,殺跌型下跌連續爆量長黑、籌碼失控的個股,短線可能還沒止穩,不宜急搶。
觀察量能結構真正的低點,通常會伴隨「縮量止跌」或「換手爆量後的止穩」。
觀察位階跌幅滿足到做了假跌破站回支撐的這些位置容易形成防守點。
再來分批進場把資金拆開布局,避免一次押滿,給自己留迴旋空間。
最後:
近期震盪壓回,反而是篩選標的的好時機,跌深後的中小型股,會是我接下來最關注的重點。
但操作上務必要分清楚「修正中的機會」與「崩跌中的陷阱」,才能真正把握到行情轉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