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16
🏨三井花園飯店京都河原町浄教寺|早餐拼盤6選1 🍳🥐
一早我們來到「三井花園飯店京都河原町浄教寺」,這是一間擁有 500 年歷史融合寺廟與飯店的空間,我們特地選擇在這個莊嚴氛圍地方裡享用傳統日式早餐。
飯店有六種套餐,我們點了「紫雲」和「光明」。日式和食小菜擺盤細緻,配有八樣小菜:胡麻豆腐、烤魚、生麩田樂、出汁卷、浸漬小松菜,以及三樣白飯配菜,每樣都很細緻美味,其中「胡麻豆腐」口感綿密滑順有彈性,帶著淡淡芝麻豆香,讓我印象深刻。

我點的「光明」套餐,主食是鯛魚配上芝麻醬,吃起來新鮮清爽;蔬菜天婦羅炸得酥脆多汁,口感很好;味噌湯裡的豆包吸飽了湯汁,帶有一點咬勁,鮮美好喝又暖胃,整體來說,這頓早餐很有日本味,我們吃得很滿足。

早飯後我們在飯店裡四處走走,看大廳中融入佛教元素的設計,滿滿佛教藝術氣息阿。
🎐 祇園祭|山鉾巡行前夕『宵山活動』 ⛩️
吃完早飯後,我們抵達此行的重點──日本三大祭典之一的「祇園祭」區域。「祇園祭」歷時千年以上,西元869年日本各地爆發嚴重瘟疫與災禍,人們為祈求神明鎮壓怨靈、消弭災厄而舉行「祇園御靈會」。如今成為京都最盛大的年度活動。整個七月,京都三十三町(里鄰)全心投入,從祭典布置、山鉾(大型花車)搭建到各式活動輪番登場,讓整座古都都瀰漫著濃厚的節慶氛圍。

我們這次主要參與的是『前祭』包含:下午的「屏風祭」;今晚的「宵山」山鉾車上的紙燈籠紛紛點亮,供人近距離參觀,街上滿是人群享用屋台(路邊攤)美食;而明天的壓軸「山鉾巡行」,數十座巨大的花車由人力拉動穿越街道,以「除厄」為目的掃蕩街道,整座城市都沉浸在傳統與歷史的氛圍裡。

祇園祭《前祭》「山鉾巡行」:為〈迎接神明出巡),主要是「除厄」,規模較大,較熱鬧。

祇園祭《後祭》「山鉾巡行」:是〈神明回駕〉的開路隊伍規模較小,但氛圍傳統又莊重。
晚上山鉾車上的紙燈籠會點亮,還會有表演,供人觀賞。

活動尚未開始,我們搶先付費參觀山鉾車,由上往下看覺得有趣,十分期待晚上的祭典。
🏠 杉本家住宅|走進百年町家生活 🌿🍵🎐
接著我們參觀已有百年歷史「杉本家住宅」,是京都現存規模最大的町家(安平時代古屋)之一,也是重要文化財,杉本家過去賣和服布料,因此建築兼具店舖與住家功能,當時的擺設都完整保留下來,讓人能參觀看古代京都商人的生活風貌。
進入屋內,會發現當時主要依靠自然光、煤油燈或紙燈籠,光線比現代燈光柔和,帶著淡淡昏黃感,看起來溫暖又淡雅。再看到客廳,不知道當年都是在這裡談生意? 散發古樸氛圍,十分傳統與典雅。
屋內的屏風畫得精緻、顏色柔和,讓人感受到當時生活的優雅。
古代京都人會利用庭院讓屋內有光線又透風,而庭院中會有小徑、植栽、石組和井水,讓深宅裡多了一片靜謐的小天地,坐在庭院走道上納涼很讚~
導覽還介紹了幾個有趣的設計,例如「細長木板格子牆」,透過特殊角度的設計,站在屋內能清楚看到街道,但外面幾乎看不到屋內,既通風又保有隱私。

庭院裡還有「🧊大冰塊柱」,一開始不知道是什麼,看到其他日本人伸手摸冰後又摸自己的脖子降溫,覺得很有趣,我也來摸一把,果然透心涼阿!

🍽️ 料理屋 自在∣手繪菜單的創意法式鐵板料理,甜點驚為天人🍰
這次因為要參加祭典,怕現場找不到食物,就提前訂了「料理屋 自在」,餐廳藏在京都小巷裡,一不留意就會找不到XD
進入餐廳後的環境,讓我想起木村拓哉主演的《天才主廚餐廳》日劇,是一部在講米其林三星餐廳的故事,很推薦大家去看呦~!一樓的廚房吧檯器具專業又時尚,廚師長是十分有型的帥大叔,看起來職人精神十足~
一坐下就被手繪菜單吸引,每道料理都有可愛的小插畫,與食材介紹,讓人感受到用心與創意。

套餐的料理擺盤講究,像小藝術品般精緻。前菜清爽開胃,用的都是當季食材,味道自然不膩。主食有「蒸魚燉飯」鮮美嫩滑,搭配義式燉飯剛好平衡口感,另外還有鐵板「和牛佐蔬菜」,帶有一點嚼勁的和牛吃起來香氣十足又不膩口,搭配三種沾料多層次口感。
緊接著壓軸甜點登場,有「南瓜咖啡派」、「蘋果鳳梨烤布蕾」和「哈密瓜冰沙慕斯」。南瓜派香氣濃郁、口感綿密,還帶點咖啡的微苦;烤布蕾則融合了蘋果與鳳梨的酸甜,搭配焦糖的酥脆;最後的哈密瓜冰沙慕斯冰涼清爽、綿滑細緻。三款交織在一起,味蕾大滿足,斯巴拉西~完美收尾!~~這次餐廳的服務、餐點、環境都很值得,尤其在祭典前能好好坐下來慢慢品味,真的很滿足。

🏛️ 京都文化博物館|重回平安時代羅城門
接著來到「京都文化博物館別館(舊銀行)」,建築風格是明治時期西洋風格,石造外觀沉穩厚重,窗框和立柱設計細緻典雅,裡面還能看到原本的銀行櫃台與大廳空間,充滿歷史氛圍,看起來很高大上XD
接著我們付費進入 京都文化博物館,看到建立於794年的平安京展示區。了解平安京正門與羅城門(羅生門原名)的宏偉:正門高大寬敞,象徵皇權;羅城門厚實穩重,沿城邊界守護城市安全。羅城門最早是7世紀日本皇都所在平城京及平安京的首都城正門,隨著日本皇室衰落,天災與內亂頻仍,城門年久失修,殘破不堪。
館內還有祇園祭主題區,展示古書和祭典資料,讓人更了解京都的傳統文化與歷史。

透過模型與文物,可以想像昔日繁華景象,感受平安時代京都的城市風貌與歷史氛圍。

🌧️ 看不到的屏風祭|午後雷陣雨中的名醫古宅「八竹庵」休憩
午後忽然下起雷陣雨,我們原本要去祇園祭前祭的「屏風祭」活動。就是京都歷史悠久的町家(古代商家或民宅),會把家中珍藏的屏風、掛軸、和服、古董等拿出來,在土間(玄關兼工作區)、客廳,開放給民眾付費參觀,像是:藤井絞、誉田屋、八竹庵、長江家住宅等都有參與。
不過這些地方大多需要提前用日文電話預約,我們當天去都吃了閉門羹,只能在門口拍拍照留念。
幸好這次還是進入了「八竹庵」付費參觀。這是大正時代建造的民宅,屬於京都名醫世家,如今被指定為京都市有形文化財。
宅邸格局寬敞,融合傳統日式與西洋風格,特別是當時的大正玻璃窗,透光卻帶有微妙波紋,和現代平整玻璃不同,讓光影更柔和,散發一種復古的溫潤質感。
當天遇到會說英文的導覽員,陪我們邊逛邊聊,宅內還展出許多藝術作品 (之前還有舉辦過藝妓展),如果喜歡這些藝術品,有摳摳現場就能帶回家~
宅邸主人特別介紹屋頂觀景台「鉾見台」,在祇園祭時可以直接從這裡 (紅色箭頭)看「山鉾巡行」,完全是 VIP 等級的視角,超讚的!
🌼菊水鉾|品茶會🍵與除厄粽
雨後傍晚,我們看著各町(里鄰)推出的「山鉾」(大型花車)。街上許多日本女生穿著各式浴衣,青春又亮麗,Yo看得超開心~大家一邊開心地享用屋台(路邊攤)美食,我還發現日本人特別喜歡吃色彩繽紛的色素剉冰,好不熱鬧XD。
(圖片待補,臉要打馬賽克)
之後我們挑選「菊水鉾」上「鉾車」參觀以及參加他們舉辦的茶會,每年他們都會讓不同茶道流派在此舉辦茶會,我們幸運地排到隊,並迅速入座。

欣賞大師「燒壺」、「磨茶」的過程。

茶味苦而有層次,搭配甜美的羊羹非常合拍,完食後盤子能帶回家,是很特別的體驗。

此外,走在京都巷弄街頭,會看到家家戶戶把「除厄粽」掛在門前,用來祈求平安,消災解厄,我們也買了一個,帶回台灣掛在家門口,每次出門看到,都讓我想起這次的旅行,及備感日本神祇的保護阿~~下圖是《京都大丸百貨》擺出各山鉾推出的除厄粽。

🎐祇園祭《霄山》|漸入夜色山鉾點燈觀賞與各會所現場演奏
各家山鉾車展現傳統表演,現場人很多,熱鬧非凡❤️


《霄山點燈》各山鉾車的紙燈籠在夜色微亮,映照著遊客人潮,開啟盛大的京都夜宴。

今天隨著祇園祭《前祭》祭典活動,走進京都的大街小巷,親身感受到這場延續千年的傳統文化,真的很震撼與感動。一路上處處都能感受到日式傳統歷史與文化的細膩氣息,讓人印象深刻,也更加期待明天《前祭》的「山鉾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