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京都】|沉浸萬人祇園祭、和牛壽喜燒與皇室秘境🌙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 07/17 (一)

🏮京都祇園祭|前祭山鉾巡行🌧️雨中「行動的美術館」🏛️

前祭山鉾巡行是本次祇園祭的重頭戲,23座華麗的山鉾(巨型花車)會從四條烏丸出發,在京都市中心遊行,藉此驅逐疫病、淨化地區。巡行時間為早上 9:00~13:00,巡行路線:四条烏丸 → 四条河原町 → 河原町御池 → 新町御池,全程約三公里,在遊行時伴隨祭典音樂,展現精緻的工藝與節慶精神。 

一早我和 Yo 吃過早餐後便出門找好位置觀賞,不過天公不作美,下起大雨讓街頭濕漉漉的,我們撐著傘站在河原町車站、高島屋對面等待。這裡是巡行的第一個轉角處,也是最佳觀賞點之一,能近距離觀賞重達十噸的山鉾車在街角轉彎的畫面。每座山鉾都是以精緻織物與雕刻打造,被譽為「行動的美術館」。可惜大雨下,山鉾們披上透明雨衣保護裝飾,就變得看不清楚了。

raw-image

雖然山鉾車沒有看得很清楚,但是每台山鉾都由數十位拉繩人齊心合力推動,轉彎時眾人同聲喊著「揖謝(いっしゃ)」,伴隨鼓聲、笛聲、鉦聲交織出莊嚴的節奏,奮力轉角的瞬間,能感受到現場的傳統文化的震撼。

⚔️ 長刀鉾

是最具代表性的山鉾,每年固定作為隊伍首發,整座長刀鉾高達 25 公尺、重約 12 噸,氣勢磅礡,車頂豎立著一把長刀,這把長刀自古以來就被視為驅除疾病與邪惡的象徵,堪稱祇園祭的主角。其中坐在領頭的「雉兒」,是從當地有錢有地位的家庭中選出的8-10歲小朋友,唯一由真人擔任的神明使者,進行巡行和儀式,並在巡行當天擔任重要的開場角色,據說在公開場合雉兒的腳是不能落地的。

伯牙山體型雖小,主題取自古琴師「伯牙」與摯友「子期」的故事。山上供奉著彈琴的伯牙像,象徵友情與知音的可貴。當山鉾轉彎時,抬轎的眾人齊力將車身原地旋轉,展現強健的臂力,現場觀眾紛紛讚嘆「司給~」給予掌聲,氣氛熱烈。

綾傘鉾是以巨大的傘為造型,是現存最古老的山鉾型態之一。巡行時伴隨笛聲與鼓點,隊伍中還有手持長棒、舞姿俐落的人表演,看起來很有齊天大聖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感覺,據說是象徵驅邪避疫,是很吸睛的表演。

raw-image

我們看著一台台山鉾緩緩經過,車上掛滿織錦與紙傘,鼓聲與笛音在雨中回盪,整條街都充滿節慶氣氛。想想台灣過年才九天,而京都的祇園祭竟長達一個月!全市商店街與社區都動起來從製作山鉾車到巡行凡事親力親為,現場設有付費觀賞區,里鄰參與程度超乎想像的熱情。

站在人群裡,看著山鉾在雨中前進,即使全身淋濕,還是覺得很值得能參與這場傳統文化祭典,實在難忘。

🍲京都CHIRIRI本店|清幽日式庭院裡的近江牛壽喜燒

看完巡行後,我們先去附近百貨買了乾淨衣服換上,再驅車前往位於京都御苑附近的小巷,這裡有一家充滿京都風情的壽喜燒餐廳。入內看到日式庭院,木造環境,感覺乾爽與整潔,氣氛清幽,每桌座位間距舒適,還設有置物櫃可放包包。店內說話都輕聲細語,整體氛圍十分日式。

我們點了近江牛壽喜鍋午間套餐,價格比晚餐親民,和牛油花均勻,口感入口即化,沾上新鮮雞蛋蛋汁更是美味,下著雨的一天,這頓飯格外溫暖,也讓人滿足又幸福,

吃完後還開心的與店家門口拍照。

raw-image

🏯京都御苑|了解歷史與皇室文化

午飯過後,下著綿綿細雨,我們抵達京都御苑位,是日本天皇曾經的居所與辦公地點,直到明治維新(1869年)天皇遷都東京,園區兼具歷史、皇室文化與自然景觀,也是重要文化遺產,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內有「京都御所」與「仙洞御所」等建築群,空間很大,據說四季都很漂亮,此次我們預約免費中文導覽,打算來好好了解皇室文化。

raw-image

導覽姐姐說:「京都人對於天皇遷都很難過,仍以自己是京都人為驕傲,心中仍盼望天皇可以回家,但我是大阪人,我是無所謂啦!」全場遊客都笑出來了。

導覽姐姐介紹屋頂是採用「檜皮葺」以檜木皮層層鋪成,冬暖夏涼,十分昂貴與頂級,但已經被禁止使用。

御所內建築以皇室禮儀與日常生活為核心,包括,紫宸殿—用於重大朝會與即位典禮(在承明門的裡面,不過太遠了拍不到了)

raw-image

清涼殿—皇帝日常起居及接見大臣,座位依官階排列,再等候天皇前各大臣在諸大夫之間,所有房間均講究尊卑分明,皇帝居中,高官靠近,低階官員或隨從在外圍,室內裝飾簡雅並與庭院景觀呼應,展現日本古典建築的禮制美學。

虎之間—接見高階官員或外交使節,室內可以看到老虎畫作(有點反光)象徵威嚴

raw-image

鶴之間—接見中階官員或舉行文雅禮節,鶴紋象徵吉祥長壽

raw-image

松之間、森之間等小型房間,用於茶會或休閒活動。

raw-image

還參觀了「蹴鞠庭」,皇子們會在那裡踢蹴鞠(古代足球),旁邊的「御學問所」則是學習場所。

raw-image
raw-image

🏯 仙洞御所|天皇的退休宅邸

仙洞御所是天皇退位或退休後的居所,規模較小,但庭園與建築同樣精緻典雅,與京都御所的莊嚴不同,更顯生活化與寧靜,也展現皇室對文化藝術與私密生活的重視,曾作為詩歌、茶會與繪畫活動的場地,庭園中有水池、假山、茶室與回遊路,遊客可以沿路慢慢欣賞不同角度的景色,感受四季變化與庭園層次。

raw-image

室內裝飾簡樸典雅,講究私密與舒適,即使退位,天皇仍享尊崇地位,而仙洞御所則展現皇室生活中更人性化、放鬆的一面。

raw-image

🌙 烏丸夜晚|迎神抬轎

晚上,我和 Yo 來到烏丸街頭,正好趕上祇園祭的迎神活動。抬轎的人們齊心合力,一邊喊著「嘿咻嘿咻」,步伐整齊又充滿力量,活力十足。街道燈火通明,香煙緩緩升起,鑼鼓和笛聲交織,整條街沉浸在節慶氣氛中,既熱鬧又有趣,讓人完全融入這份傳統慶典之中,真得很好玩。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oYoAbby滴家
0會員
4內容數
🏛️ 世界遺產 × 🏺 國寶體驗 × 🥁 傳統節慶 🌸 禪宗 × 🏯 武家 × ⛩️ 神社 × 🍵 茶道文化 ✨ 當膚淺小傻瓜 , 遇上深刻旅行 🌏 🌟迸出啊~這不是普通的感動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