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星盤特質的人 容易出現 匱乏感?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匱乏感其實是一種「心理的真空」,不見得和現實的資源多少完全相等。很多時候,人已經「夠」了,但內在卻覺得「不夠」

例如像是~

比較的時候::當價值感依附在外界認可(讚美、地位、收入數字、伴侶回應)而不是內在滿足時

控制感失衡:當人無法預測或掌握局勢(如經濟動盪、感情不穩定、工作前景模

童年或早期經驗:曾經在物質或情感上缺乏過(例如常聽到「我們沒有錢」、「你要懂事別要求」),長大後即使環境改善,也會保留「不夠」的底層程式。

能量透支:當身體長期疲累、情緒被壓抑或沒有時間好好照顧自己時,心靈會自然覺得「空」,於是延伸為匱乏感。

過度聚焦未來:總覺得要達成某個目標才算「夠」:等存到一筆錢、等瘦下來、等有對象… 把滿足感推到未來,當下永遠是不足。

忽視已經擁有的:當注意力總停留在缺少什麼,就容易掉入匱乏的迴圈。

匱乏感總結和「安全感、控制感、價值感」有關,

整理幾個典型的結構:

1. 土星強烈的人

例如:土星合太陽/月亮/上升,或土星在二宮、四宮、八宮。

原因:土星帶來的是「責任、限制、不足感」的課題,這樣的人往往會覺得自己還不夠努力、還沒達標。

匱乏表現:害怕失敗、過度節省、總覺得自己必須再多一點才值得安心。

2. 第二宮/金牛能量受挑戰的人

例如:二宮有土星、冥王星,或金星受困難相位。

原因:二宮與金牛掌管「價值感、資源、金錢」,受壓力時,容易覺得錢不夠、自己不值錢。

匱乏表現:再多資源都覺得不足,或很怕失去,出現囤積、焦慮消費等傾向。

3. 第四宮或月亮受壓制的人

例如:月亮合土星/冥王,或四宮有挑戰相位。

原因:月亮是情緒安全感,若早期家庭環境匱乏或嚴苛,長大後會形成「內在小孩沒被養足」的模式。

匱乏表現:情感上覺得永遠不夠被愛,容易透過外界(伴侶、物質)來填補空洞。

4. 第八宮或冥王能量強的人

例如:冥王落二宮/八宮,或冥王與太陽、月亮形成緊張相位。

原因:八宮和冥王涉及「失去、死亡、他人資源」,讓人對掌控權特別敏感。

匱乏表現:害怕失去金錢、愛情或親密連結,對「被奪走」有深層焦慮。

5. 北交點在金牛/第二宮,南交點在天蠍/第八宮

原因:南交點在天蠍/八宮的人,常常帶著前世或早年「匱乏、失去、被奪」的印記。今生課題是學會安住在「金牛的豐盛」裡。

匱乏表現:慣性懷疑、恐懼失去,難以享受已擁有的東西。

6. 金星、木星能量受限的人

金星:掌管愛與享受,如果金星受困難相位,常覺得「我不值得被愛/享樂」。

木星:掌管信念與擴展,若木星受壓制,容易覺得「世界不會對我好」,心裡很難有豐盛感。

土星的壓抑、冥王的失去恐懼、月亮的情緒不安、金星與木星的受限。這些能量若沒有被轉化,就會讓人「再怎麼努力都有黑洞」。

該怎麼把能量拉回「豐盛頻率」?

答案是,持續專注 → 穩固自我認同 → 在高頻情緒中行動。

1. 專注,而不是不斷變換願望

原理:能量就像光,專注時才會聚焦成「雷射」,像散光一樣分散那只是...浪漫的一廂情願。

常見誤區:今天想要錢,明天想要愛情,後天想要減肥,結果宇宙無所適從。

轉化方法:持續專注在「核心願望」上,讓生命讀懂你真正想要的,別讓生命習慣你....片刻心血來潮的需求。以為這只是你的玩笑和隨口說說。

2. 強大的自我認同

原理:我們的「身份感」會決定我們吸引什麼。

如果你認同自己是「幸運的人」,生活就容易朝這個方向共振。

如果你內心認定「我總是沒那麼好」,宇宙會不斷提供證據來支持你的認知。

關鍵練習:用「我是…」的語言去養成新的自我定位,例如:

「我是能享受金錢流動的人。」

「我是值得被愛且能給愛的人。」

3. 情緒狀態是能量的放大器

原理:情緒是顯化的「燃料」,你的感受會強化你送出去的訊號。

高昂情緒 → 共振出更多喜悅與機會。

低落情緒 → 容易共振出更多阻礙與失落。

練習方式:

當情緒低落時,不要急著許願或下訂單,

先轉換狀態(例如:呼吸、運動、聽音樂)。

許願的最佳時機:當你心裡充滿希望、感謝與安全感時。

說到許願.... 小編不得不說

當我們在許願的時候,很多時候心底帶著的不是「豐盛的期待」,更多是對「缺少的恐懼」。能量就像一面鏡子,宇宙回應的不是你嘴巴說的話,是你心底的底色。 你需要理解你許願的內容是什麼?

真正的豐盛,確實不是單一面向的「錢夠不夠」,還包含了時間、身體、心靈、金錢、社會貢獻。

想變得更好,潛意識的台詞是:「因為我現在不好。」

想更幸運,背後的信念是:「因為我很倒楣。」

想更聰明,隱含的設定是:「我不夠聰明。」

想變美,帶著:「我現在很醜,不被喜歡。」

想脫單,核心信念可能是:「我不值得被愛,需要別人來證明。」

這就是為什麼「匱乏意念」常常讓願望卡住,

因為我們在用缺口下訂單,並非用完整去吸引。

轉念的練習方式其實不在於「壓抑匱乏」,轉而承認它,然後把許願的語言轉換為 迎接下一步的契機。

從「我不夠好」→ 「我正在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從「我怕寂寞」→ 「我願意遇見能共享生活喜悅的人。」

從「我不夠聰明」→ 「我持續學習並享受思考的樂趣。」

也就是說,願望不是「補缺口」,而是「展開更多」。

許多文章和影片下方 常常有教學的吸引力法則

告訴 讀著 吸引力法則是去聯想自己已經獲得的喜悅感

#於是很多人會留言

我已經獲得***財富

我已經得到***彩卷獎金

我已經交往****類型人物

去連動想像那種喜悅感

小編認為這樣的留言其實反射出更多的匱乏感

很常在某些吸引力法則影片的留言區

見到看似正面的發言其實帶著負面的能量流動

人類並沒辦法去欺騙自己還沒得到的東西

相信聰明的你

不會一直告訴自己我現在很飽(實際三天沒進食)

因為說了下一刻就真的飽了☆

你得真的去行動進食這件事

才有可能體驗到 很飽

況且飽這件事

不一定是真的透過進行進食才能體驗到的

也可能是你的大腦壞掉感知錯誤

或是你的身體壞掉器出現了問題

這也是許願許的不單單是 體驗的喜悅

還要寫下如何達成這個體驗的情境

畢竟吃土吃到飽和吃高檔海鮮料理吃到飽

也都是飽

但實現方式可能不是你偏好的

那麼你的吸引力願望就應該是

今天晚上要和朋友約在吃到飽餐廳

體驗到吃很飽這件事

然後準備好現金.打電話給朋友相約.打電話訂餐廳位置

接下來出發到餐廳

人的思考邏輯

很難去理解還沒獲得的

是透過已經得到過的去推理推論

用過去的經驗 知道飽是什麼感覺

我們說出的這些話

都是基於 自己曾經已經有的

那麼 誠實面對自己 和 心口合一的吸引力法則

應該是

感謝近期 自己得到的

例如 我很喜歡這一期我中獎了三張發票

我很喜歡 店員的笑容和服務

我很喜歡 男朋友陪伴的約會行程

我很喜歡 和好朋友在上周日聚會吃到的美食

這樣實際體驗過的

期待再次體驗

當累積正面能量到一個階段

自然會顯化下一個階段的美好

這才是我理解到的

吸引力法則

很多吸引力法則的教材強調「去假裝、去想像已經得到」,可是忽略了人類的潛意識是很聰明的,它會立刻戳破那種「嘴上說有、內心明明沒有」的落差。結果就是:表面上在練習顯化,實際上卻在放大內心的匱乏。

「心口合一的顯化方式」,就是回到 真實感受:

真實可觸

感謝的素材來自親身經驗,潛意識沒有矛盾,不會有「騙自己」的抗拒。

正向累積

當你越能注意到已經存在的豐盛,就會發現日常其實充滿禮物,能量自然往「更多」流動。

質變時刻

當感謝感累積到一定程度,你的「頻率」就會轉換,於是自然吸引來更大規模的美好。不是因為你喊了什麼,而是因為你的能量狀態已經準備好。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能量需要提升, 不如試試30天的感恩練習

每天都有一個簡單的切入點,讓感恩變得具體、可感,不是空泛的口號,開啟帶著溫度的日常實踐。

《30天感恩練習清單》

Day 1

今天,回想最近一件「小確幸」,可能是一杯好喝的咖啡。感謝那一口苦甜剛好的滋味。

Day 2

感謝自己的身體。或許你昨晚沒睡好,但它依然帶你走了一天的路。

Day 3

想起一個「你笑出來的瞬間」。那個笑容,就是豐盛的證明。

Day 4

感謝今天有乾淨的水可以喝。平凡到被忽略的東西,其實是恩典。

Day 5

寫下你最近吃過的一餐,無論是豪華大餐或便利商店的便當,感謝那份能量滋養你。

Day 6

感謝你現在能看見這些文字。視覺與閱讀的能力,本身就是禮物。

Day 7

想起一位曾經對你展現過善意的人,可能只是店員的一句「慢走」。把那份溫柔收進心裡。

Day 8

今天,謝謝自己「沒有放棄」。就算只是撐過了一個普通的日子,那也是一種勇氣。

Day 9

感謝天空。不論是晴朗、下雨或多雲,它都在提醒你:生命還在流動。

Day 10

想起最近一次「有人傾聽你」。感謝那段被理解的片刻。

Day 11

感謝手邊的一件小物品,可能是一支筆、一個杯子,它陪你很久,卻很少被感謝。

Day 12

今天,感謝你曾經的錯誤。因為它們塑造了更完整的你。

Day 13

回顧一次旅行的記憶。即便已過去,它仍能在回想時帶來溫度。

Day 14

感謝你現在的居住空間。無論大小,至少它給了你一個歇腳之地。

Day 15

想起最近一次「吃到讓你心情變好的食物」。感謝那份幸福感。

Day 16

今天,感謝自己的呼吸。深吸一口氣,提醒自己:活著就是一份禮物。

Day 17

回想一首最近常聽的歌。感謝音樂,它總在情緒卡住時,替你打開一扇窗。

Day 18

感謝你最近完成的一件小事,即使只是洗好衣服、整理了房間。完成,就是力量。

Day 19

想起一個「讓你感到被支持的人」。不一定要是親密關係,可能是一個默默理解你的人。

Day 20

今天,感謝大自然。陽光、風、樹木或一隻小貓的出現,都是和你同在的回應。

Day 21

感謝你最近存下的一筆錢,無論多少。這是一份「自己能照顧自己」的證據。

Day 22

回想最近一次「學到新東西」的時刻,哪怕只是查到一個小知識。學習的能力,就是財富。

Day 23

今天,感謝一段對話。可能簡短,卻讓你心裡踏實了一些。

Day 24

想起一件「你曾經很想要、後來真的得到了」的東西。感謝當初的自己沒有放棄。

Day 25

感謝一個「未必完美但仍努力維繫」的關係。那份牽繫,就是活著的痕跡。

Day 26

今天,謝謝你還能「做夢」。還有想要的東西,本身就是一種豐盛。

Day 27

想起最近一次「有人對你說謝謝」。感謝那份被需要、被看見的心情。

Day 28

感謝你的雙腳。無論走多遠,它們帶你來到今天。

Day 29

今天,回顧這個月發生的「三件好事」。它們或許小,但聚在一起,就是你的豐盛地圖。

Day 30

最後,感謝自己。無論如何,你撐過了30天的練習,這本身就是最美好的顯化。

Day 31

就算不感謝也沒關係,跟自己相處得好最重要,留白才能有更多可能加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蹦躂中的星譯兔✰占星.Astrology.隨筆分享
2會員
91內容數
HI
2025/09/30
主體性回來了,#人就自動變聰明了 這句話你應該在很多文章裡看過 主體性強的人一般思辨能力強,善於解決問題,而問題一般分為可控和不可控,在自己可控的問題上剖析,內觀,對自己的起心動念有足夠的覺察,進而反思,不將人生中遇到的問題歸因於他人而產生無力感。沒有必要全怪自己,沒有必要苛責自己,沒有必要折磨
2025/09/30
主體性回來了,#人就自動變聰明了 這句話你應該在很多文章裡看過 主體性強的人一般思辨能力強,善於解決問題,而問題一般分為可控和不可控,在自己可控的問題上剖析,內觀,對自己的起心動念有足夠的覺察,進而反思,不將人生中遇到的問題歸因於他人而產生無力感。沒有必要全怪自己,沒有必要苛責自己,沒有必要折磨
2025/09/30
精益求精 vs. 截長補短,你會想到什麼? 一到六宮:自我精修期 → 「精益求精」 提醒:別拿自己的缺點去比較別人刻意呈現的高光時刻。 這個階段重點是「自我鍛鍊」,每個人都在修自己的課題。 拿自己未完成的部分去比別人已打磨好的成果,只會打擊自信,忽略了自己正在成長。更好的做法是:看見自己的進
2025/09/30
精益求精 vs. 截長補短,你會想到什麼? 一到六宮:自我精修期 → 「精益求精」 提醒:別拿自己的缺點去比較別人刻意呈現的高光時刻。 這個階段重點是「自我鍛鍊」,每個人都在修自己的課題。 拿自己未完成的部分去比別人已打磨好的成果,只會打擊自信,忽略了自己正在成長。更好的做法是:看見自己的進
2025/09/30
你的故事線(Story Line) 人生腳本 = 命盤的基礎藍圖 = 命運的大綱 占星學中,本命盤是那份「鬆散的劇本提要」。 並不是一張死板的指令清單 (如:你35歲一定會離婚、50歲一定要移民), 而是像「章節設計」 換句話說是可以隨著需求去調整架構增減支線。 有些課題必然要經歷(如
2025/09/30
你的故事線(Story Line) 人生腳本 = 命盤的基礎藍圖 = 命運的大綱 占星學中,本命盤是那份「鬆散的劇本提要」。 並不是一張死板的指令清單 (如:你35歲一定會離婚、50歲一定要移民), 而是像「章節設計」 換句話說是可以隨著需求去調整架構增減支線。 有些課題必然要經歷(如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