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性回來了,#人就自動變聰明了
這句話你應該在很多文章裡看過
主體性強的人一般思辨能力強,善於解決問題,而問題一般分為可控和不可控,在自己可控的問題上剖析,內觀,對自己的起心動念有足夠的覺察,進而反思,不將人生中遇到的問題歸因於他人而產生無力感。沒有必要全怪自己,沒有必要苛責自己,沒有必要折磨自己。很多時候有錯,
真的他媽都是別人的錯!
明白人生中很多時候,你認為那是什麼,就會是什麼的面貌展現
不解釋,是對選擇權的絕對掌控,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颯”不是咄咄逼人的強勢,而是一種內在的穩
別怕沖突矛盾,透過溝通讓感受值得被重視
自我歸因是一個不錯的美德,但過度了就會變成無效自責內耗。
這裡談到的主體性為
提高認知力的自我認同,懂得用多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知道這個世界並非非黑即白,多姿多彩,學會用一種理解,包容,廣闊的心態去看待生活中發生的一切事情,學習消除界線來達成完整,同時理解建立界線建立相對應座標,以上都非給自己限制,即便清醒也能降低荒唐帶來的迷茫感,慢慢改變對外在條件不自信的感覺。
占星學中的廟旺弱陷
廟(Domicile / Rulership)
本質:行星落在自己守護的星座。
特徵:能量自然流暢、特質完全發揮。
感受:主體性強,做什麼都像「本能」般順手。
例子:太陽在獅子、月亮在巨蟹、金星在金牛或天秤。
生活表現:這個領域通常是你的天賦、直覺最強的地方,容易得到成就感。
旺(Exaltation)
本質:行星落在其能量被強化、環境友善的星座。
特徵:行星像貴賓一樣被支持,容易被賞識。
感受:雖不是自己的本位,但能順暢發揮特質。
例子:太陽在白羊、月亮在金牛、金星在雙魚。
生活表現:這個領域的力量強,環境通常會幫你,機會多
弱(Detriment)
本質:行星落在對宮星座(守護星的反面)。
特徵:行星特質受限制,不容易發揮,環境或情境對它不利。
感受:能量被拉扯,可能感到無力、受阻。
例子:太陽在天秤、月亮在天蠍、金星在白羊或天蠍。
生活表現:這個領域需要努力才能發揮,容易依賴外力或感到挫折,但仍可透過策略或調整獲得成效。
陷(Fall)
本質:行星落在與其能量最不契合、受壓抑的星座。
特徵:能量幾乎無法發揮,本質被壓抑。
感受:感到極度受限、挫敗,行動力低。
例子:太陽在天蠍、月亮在天秤、金星在處女。
生活表現:這個領域是行星課題最重的地方,需要學習方法或依靠調和星盤力量來補足。
理解
廟 & 旺 → 正面能量,廟是「本位流暢」,旺是「相對友善」。
弱 & 陷 → 受阻能量,弱是「受阻牽制」,陷是「極度受壓」。
廟 & 陷 → 本質感強
旺 & 弱 → 客體感強
主體(Subjectivity)
定義:自己是行動的發起者,能量由內而外。
特徵:自主、掌控、內在驅動,外界環境只是舞台。
狀態:感覺「我在選擇,我在創造」。
占星對應:
廟:行星回到自己本位(有如回到自己家有著習慣的磁場補充能量),主體性最強,自然表達。
陷:帶有滿滿「本體感」(知道自己該有這股能量),特質被壓抑,常感到自我與世界不對位,清楚感受到自己的特質有如穿越的勇者降臨到這個異世界,需要更多時機去理解這個位置的人事物資源和籌碼。
客體(Objectivity)
定義:自己變成被影響、被安排的一方,能量由外而內。
特徵:被動、依賴、外界驅動,少了自主權。
狀態:感覺「我被要求、我被推動」。
旺:像貴賓,被環境「禮讓」,雖是客體,但正面,被外界推助。
有點像...... 不管資源好不好,都要優先給他使用,以表現出此能量的最佳樣貌。
弱:像外地人,環境「不理解」,被動等待外界給資源或答案。
整理「弱的本質」
認知:弱不等於無能力,只是主體性暫時交出去。
現象:忙碌卻停滯、拖延、依賴他人、等待環境改變。
心理機制:習得性無助、客體化。
解方:把主體性「拿回來」,就能恢復智慧與行動力。
這個框架延伸到占星解讀上:
弱的行星 → 課題是學會主動掌握、找回主體感。
旺的行星 → 課題是善用資源,但不依賴。
廟的行星 → 自然發揮,也可能過度自信、忽略環境、浪費天賦。
陷的行星 → 需要特別策略來啟動,甚至透過其他行星或宮位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