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為什麼股市總是難以預測?說明技術面、基本面、籌碼面...等等的應用時機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昨天台積電公布亮眼業績,美股也受激勵上漲,今天台股開盤果然應聲上漲,看似一切符合邏輯。

然而沒多久,行情卻反轉一路下跌,收盤時跌家數甚至多過漲家數。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2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股市新手的操盤秘訣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股市老耿的方格子
61會員
167內容數
二十多年前,研究生的我創立全台最大IT社群網站。 二十多年後,小耿變成老耿了,我將多年來的投資經驗以有別於專業性文章,深知新手們遇到的問題,在此提供淺顯易懂,並分析大戶或主力操作手法與他們的策略。 這些投資心得分享,部份是自己觀察後的心得,更多資訊都是從大戶那邊學來的,歡迎訂閱,任何的新手都可以立即進入股市實戰。
2025/11/13
2025 年的全球股市表現,堪稱是「數字亮眼但內部不安」。 美股、台股雙雙創歷史新高,但市場的氣氛卻不如往年熱絡。 若你細看市場結構,會發現幾個前所未見的矛盾現象:股指創高、個股創低;黃金與股市同漲;散戶持股創新高卻感覺「賺不到」。 這些「怪象」其實反映出資金流向、經濟結構與市場信心的重大轉變
2025/11/13
2025 年的全球股市表現,堪稱是「數字亮眼但內部不安」。 美股、台股雙雙創歷史新高,但市場的氣氛卻不如往年熱絡。 若你細看市場結構,會發現幾個前所未見的矛盾現象:股指創高、個股創低;黃金與股市同漲;散戶持股創新高卻感覺「賺不到」。 這些「怪象」其實反映出資金流向、經濟結構與市場信心的重大轉變
2025/11/13
在股市裡,最容易引發投資人恐慌的消息之一,就是「大股東或董監事賣股」。 新聞標題往往寫得聳動:「董娘出脫持股,股價恐反轉!」、「董事長減碼自家公司!」 然而,資深操盤手都知道,這類消息不一定是壞事,有時反而是主力「聯手演出」的起漲契機。 重點不在於「賣股本身」,而是誰在賣、何時賣、怎麼賣、以及市場
2025/11/13
在股市裡,最容易引發投資人恐慌的消息之一,就是「大股東或董監事賣股」。 新聞標題往往寫得聳動:「董娘出脫持股,股價恐反轉!」、「董事長減碼自家公司!」 然而,資深操盤手都知道,這類消息不一定是壞事,有時反而是主力「聯手演出」的起漲契機。 重點不在於「賣股本身」,而是誰在賣、何時賣、怎麼賣、以及市場
2025/11/09
近幾個月,美國與全球科技巨頭幾乎同時掀起一場「AI資本建設競賽」。 微軟、Google、Meta、甲骨文、亞馬遜、OpenAI 乃至於半導體公司與資料中心營運商,都在宣告動輒數十億甚至數千億美元的AI投資計畫。 但問題是他們真的有這麼多現金可以燒嗎? 答案是:沒有。這是一場靠「借錢」堆出來的AI
Thumbnail
2025/11/09
近幾個月,美國與全球科技巨頭幾乎同時掀起一場「AI資本建設競賽」。 微軟、Google、Meta、甲骨文、亞馬遜、OpenAI 乃至於半導體公司與資料中心營運商,都在宣告動輒數十億甚至數千億美元的AI投資計畫。 但問題是他們真的有這麼多現金可以燒嗎? 答案是:沒有。這是一場靠「借錢」堆出來的AI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