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氣知言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一個人的氣質、氛圍,是無法偽裝的。它是由內在長期的心念與修養,自然蒸騰而成。心正,則氣正;心偏,則氣邪。


孟子提倡「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這股氣,充塞於天地之間,是剛正、光明的能量。當內在充滿了這股正氣,外在的邪氣、穢氣便無法侵入。


同時,也能「知言」。能敏銳地聽出言語背後的動機:是諂媚、是偏激、是怨懟,還是平和。這不是世故的揣測,而是正氣與濁氣相遇時,自然產生的辨識力。


與其學習複雜的說話技巧,不如回歸根本,涵養內在的氣度。氣足了,言語自然有分量;氣正了,邪說自然無法迷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read T的沙龍
2會員
116內容數
bread 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1/14
很多人會說:「這些道理我都懂啊!」頭腦裡裝滿了各種哲學、智慧,但一遇到真實的生活挑戰,卻依然亂了方寸。這就是「知道」和「做到」之間的天塹。儒家說:「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喜歡學習接近智,努力實踐接近仁,知道羞恥接近勇。真正的價值,在於「力行」。
Thumbnail
2025/11/14
很多人會說:「這些道理我都懂啊!」頭腦裡裝滿了各種哲學、智慧,但一遇到真實的生活挑戰,卻依然亂了方寸。這就是「知道」和「做到」之間的天塹。儒家說:「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喜歡學習接近智,努力實踐接近仁,知道羞恥接近勇。真正的價值,在於「力行」。
Thumbnail
2025/11/14
一扇沉重的巨門,其開合轉動,全賴那個毫不起眼的門軸(樞紐)。控制千里之外的風箏,靠的是手上那根細線。
Thumbnail
2025/11/14
一扇沉重的巨門,其開合轉動,全賴那個毫不起眼的門軸(樞紐)。控制千里之外的風箏,靠的是手上那根細線。
Thumbnail
2025/11/13
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學習如何扮演好各種角色:好學生、好員工、好父母、社會精英。這些角色像一層層厚重的外衣,雖然提供了安全感,卻也遮蔽了內在最原始的光芒。老子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 名聲和身體,哪個更親近?身體和財富,哪個更重要?這是在問:外在的頭銜和內在的本然,哪個才是你真正的價值?
Thumbnail
2025/11/13
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學習如何扮演好各種角色:好學生、好員工、好父母、社會精英。這些角色像一層層厚重的外衣,雖然提供了安全感,卻也遮蔽了內在最原始的光芒。老子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 名聲和身體,哪個更親近?身體和財富,哪個更重要?這是在問:外在的頭銜和內在的本然,哪個才是你真正的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