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選指標,指標選人!(論民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果民主是指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那麽“怎樣才算民主?”與“人民怎樣才算是國家的主人?”就是同一問題,如果“國家的主人”與“鉛筆的主人”“面包的主人”“阿貓阿狗的主人”裏面的主人指代的是相同的意思,那我們就可以從一般性的主人地位推導出國家的主人地位的界定標準,也就是從一般演繹出個別。
經過歸納,我們得知一般性的主人地位是通過支配權來界定的,換言之,當且僅當你對某個東西擁有支配權時,你才是它的主人。那麽演繹到民主上面,就可獲知:當且僅當人民對國家擁有支配權時,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這裏面對支配權的界定是:如果A不需要經過別人的授權或許可,即可根據自己的意誌去處置B,那麽A對B具有支配權。它有兩個構成要件,分別是A可以作出處置B的決定,並可以執行相應決定。在人民、政府和國家這層關系裏表現為:人民可以向政府下達處置國家的指令,並確保政府執行人民下達的指令。
當我們要處置任何事物時,都會涉及三種類型的決定,分別是處置它的目的、人選和做法。其中人選和做法從屬於目的並服務於目的的實現,是為了實現相應目的才衍生出來的,離開了目的,人選和做法也就沒有存在的理由,因此,對目的的有效性是確立人選和做法的依據。
如果你希望相應目的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那麽當你對人選和做法的選擇意向不利於目的的實現時,就應對人選和做法做出調整,否則你就不要對目的能否得到實現以及得到多大程度的實現提出要求。比如你的目的是吃上面包,李四很會做面包,而張三不會做面包,從目的出發,你本應選李四,但是你更喜歡張三,如果你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了張三,就會導致你吃不上面包,從目的的角度講,你的選擇是錯的,應該調整你的選擇,否則你就放棄吃面包這個目的。同理,在做法上也一樣。
在國家層面,我們假定人民是希望自己設定的目的是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的,這一假定的依據是人性趨利,從可觀察的角度講,就是每當政府有任何不好的表現時,人民其實都會表達自己的不滿,人民之所以會不滿,正是因為在乎目的能否得到實現,換言之,這一假定符合事實。那麽在這種情況下,當人民作出了目的性決策後,如果特定人選和做法被實證為對目的最有效,我們就應該選它,不管相應選項是否符合我們的個人喜好。這也意味著,當實證結果出來之後,我們不需要再對人選和做法進行投票或抽簽或其它任何形式的篩選,否則,當投票指向的選項與事實證明最優的選項不是同一選項時,如果采用不是事實證明的選項,就會導致我們的目的不能得到更好的實現,也就是與我們設定的目的有沖突。
在國家層面,如果我們不希望人選和做法構成對目的的否定,那麽這三種決策類型的產生方式就非常明確了:目的是人民決定的,人民能否決定相應目的,並確保關於目的的決策得到落實,是判定人民是不是國家的主人的分界線。做法是人民授權政府決定的,政府有義務依據人民設立的目的,去找到更好的做法來實現相應目的,並對自己找到的做法擔責。人選是競爭結果決定的,即便各級政府都想盡了辦法去尋找實現目的的最優做法,但最終做出來的結果是有差距的,依據這些差距,我們就可以判定哪個政府的表現最優,然後相應政府的決策層就可以獲得晉級,不應再經過投票把這個已被證明的最優人選篩選出局。
既然這個目的是人民決定的,那麽表現在授權方面,就一定不能繞過目的來授權,於是所謂的授權,一定是以“表明目的和要求”的方式來授出的,即人民在授權時,會明確的告訴政府:我之所以授權給你,就是讓你去落實這些目的,誰落實得好就讓誰晉級。而選票政治就屬於繞過了目的的授權,導致在人民與政府之間構建了一份沒有內容的契約,一份空白契約又怎麽可能把政府的行為鎖定在人民的訴求上面呢?
現在的問題是,不同的人會形成不同的目的,那政府要落實誰決定的目的呢?不同的目的代表著不同的利益訴求,我們現在只需搞清楚群體訴求與個體訴求之間是怎麽回事即可。比如3個人去飯店吃飯,張三的訴求是3份燒雞、1份烤鴨和2份豬排,李四的訴求是4份燒雞和2份豬排,王五的訴求是1份燒雞和4份烤鴨,請問這3個人的訴求是什麽?很明顯是8份燒雞、5份烤鴨和4份豬排,換言之,群體訴求等於組成這個群體的個體訴求之和。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演繹出全國人民的訴求等於全國人民的訴求之和,然後我們只需對這些訴求進行統計,即可獲知該國的民意結構,然後政府只需照著統計出來的清單做菜即可,而不是傻乎乎的讓人民在燒雞、烤鴨和豬排裏面選取其一。
這個時候,有人會產生疑惑,因為在大家的印象中,生活中是存在一些只能從眾多選項中選取其一的情況的。比如幾個人一起吃飯,選了A店就不能選B店,實質上這些情況都是關於人選和做法的決定,而在訴求方面形成的不同意見是可以並存的,我們是可以同時給政府設立多個不同的執政目標的。換言之,目的是多選題,人選和做法才是單選題,而當我們要求目的能夠得到最好的落實時,人選和做法產生於對目的的有效性的事實證明,一但被事實證明了,也就不用人民去選擇了,於是不同意見間的沖突也就不存在了。
現在的問題是,語言文字本身就擁有表達形式非常多樣的特點,同一種訴求可以有多種表達形式,而且大量具體的訴求形式其實是同一類別的訴求,比如說,有人希望買得起車,有人希望買得起房,有人希望穿得起好看的衣服等等,這些不同的訴求其實都可以歸結為:想要增加收入。那就可以用一個衡量收入的指標來代指此類訴求即可。否則,五花八門的表達形式會造成統計的災難。而采用指標來代指這些訴求則在極大程度上壓縮了選項數量,又因為指標具有量化結果的作用,也就可以區分出誰的表現最優了,於是就有了“民選指標,指標選人”這一模型。也就是把人民對公共領域的利益訴求轉化為政府的執政目標和評定政府表現的標準,讓各級政府在這些標準上展開競爭,再根據他們在這些標準上取得的成績來評定獲得晉級的執政者人選。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潘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有兩個基本屬性,分別是生物屬性和文明屬性,簡言之,人就是地球上具有文明屬性的生物。生物屬性奠定了人類行為的目的性。但生物屬性不足以解釋眼前的高樓大廈飛機大炮為什麽是人類創造的,只有文明屬性才能做到。文明屬性的核心特征是實現了認知在種群內的有效累積,於是可累積擊敗了一切不可累積。簡單講,就是其它動物
人有兩個基本屬性,分別是生物屬性和文明屬性,簡言之,人就是地球上具有文明屬性的生物。生物屬性奠定了人類行為的目的性。但生物屬性不足以解釋眼前的高樓大廈飛機大炮為什麽是人類創造的,只有文明屬性才能做到。文明屬性的核心特征是實現了認知在種群內的有效累積,於是可累積擊敗了一切不可累積。簡單講,就是其它動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審題:基本上,這是個"雙核心"題目,就是做事也重要,但是做人更重要。可是,如果往"做事比做人重要"或是"做人比做事重要",這樣就會流於偏題。 我的寫法,重在"層次"。先有"做事"的層次,才有"做人"的層次,但是最終,要"超越"做事與做人的層次,處世圓滿,才是人...
Thumbnail
從主動的去選擇要吃什麼出發,這是一個很容易發想的起點。很多人直覺會回應:我怎麼不能選擇了?去哪一間餐廳吃飯或是外送哪一份餐點來吃,不是就是一種選擇嗎?但即使是如此,仍跳脫不了餐廳已經準備好的固定餐點。就月光的想法,是那種自己煮來吃的,才是主動掌控自己要吃什麼的人。不過,月光的作法,也只
  只要是對民主要較深刻的認識的人,都會知道,民主絕不僅僅是每隔兩年上街投票一次。更不會是只要有人數優勢就能輾壓不同意見者。我們之所以認可民主勝過於威權獨裁,就是因為沒有人應該要被規定去「服從」另外一些人。不管對方是基於血統、基於武力還是基於人數,沒有人可以不經討論地要求另一方放棄自己的意見。
生為薯條饕客,本身就是一種自由。自由無價。 因為饕客可以選擇今天想吃哪一個食材的薯條。 選擇權,這是一種自由的意志,出於心的方向。 選擇自己每一時每一刻每一秒的真實無假心聲。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是薯條饕客的重要使命。 而「我」是誰?就像回到那母親羊水的優游自在! 想起從小立志當一名吃
臺灣擁有民主總統選舉的重要性,投票是對過去民主烈士的感謝,也是對國民黨的黨國政治的抗爭。總統由人民選出,每個人的一票都實至名歸,不應輕視。選舉結果取決於人民意志,不應迷信總統的命運,而是應該相信人民的運勢。投下您神聖的一票,讓臺灣的未來由人民共同決定。
選舉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它可以表達對支持者肯定 化作一個實質行動 每次在選舉時都算全民運動 對於我這個不怎麼愛運動的人來講 我也算珍惜且把握這樣的機會 只是對政治的關懷度的確不高 所以可能我算是一個搖擺的選民吧 但我發現~ 如果是資訊交流 我可以在此時獲得 政治人物過去的政績 還蠻喜歡這樣的時刻
在台灣,每四年就會有一次總統大選,大家打著民主的招牌實踐自己的公民意識去投票。但究竟是甚麼驅使每個公民做自己認為正確的決定?
Thumbnail
這些候選人們的政見是真心為人民所想?還是為牟取私利?是在解決人民的問題?還是在為自己的私心解套?是在解決眾人真實生活的問題?還是在畫一個美好且不切實際的願景大餅?先不論結局,光是每個動物候選人的政見就有一種現實的既視感,足以跟孩子展開思考與討論。⋯⋯ 上個禮拜週末,貓管家用《我選我自己》裏頭這場動
政治跟商業的本質都是對價 媒體看誰錢出得多,它就替誰傳教 民調看誰錢出得多,它就替誰唱歌 從政看誰錢出得多,誰就是大客戶 政府自然要先服務大客戶的利益 政客都愛說「人民才是頭家」 但沒解釋頭是冤大頭的頭,家是冤家的家 你以為會是你做主,殊不知是冤上加冤 建商財團是傳統政治的投資人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審題:基本上,這是個"雙核心"題目,就是做事也重要,但是做人更重要。可是,如果往"做事比做人重要"或是"做人比做事重要",這樣就會流於偏題。 我的寫法,重在"層次"。先有"做事"的層次,才有"做人"的層次,但是最終,要"超越"做事與做人的層次,處世圓滿,才是人...
Thumbnail
從主動的去選擇要吃什麼出發,這是一個很容易發想的起點。很多人直覺會回應:我怎麼不能選擇了?去哪一間餐廳吃飯或是外送哪一份餐點來吃,不是就是一種選擇嗎?但即使是如此,仍跳脫不了餐廳已經準備好的固定餐點。就月光的想法,是那種自己煮來吃的,才是主動掌控自己要吃什麼的人。不過,月光的作法,也只
  只要是對民主要較深刻的認識的人,都會知道,民主絕不僅僅是每隔兩年上街投票一次。更不會是只要有人數優勢就能輾壓不同意見者。我們之所以認可民主勝過於威權獨裁,就是因為沒有人應該要被規定去「服從」另外一些人。不管對方是基於血統、基於武力還是基於人數,沒有人可以不經討論地要求另一方放棄自己的意見。
生為薯條饕客,本身就是一種自由。自由無價。 因為饕客可以選擇今天想吃哪一個食材的薯條。 選擇權,這是一種自由的意志,出於心的方向。 選擇自己每一時每一刻每一秒的真實無假心聲。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是薯條饕客的重要使命。 而「我」是誰?就像回到那母親羊水的優游自在! 想起從小立志當一名吃
臺灣擁有民主總統選舉的重要性,投票是對過去民主烈士的感謝,也是對國民黨的黨國政治的抗爭。總統由人民選出,每個人的一票都實至名歸,不應輕視。選舉結果取決於人民意志,不應迷信總統的命運,而是應該相信人民的運勢。投下您神聖的一票,讓臺灣的未來由人民共同決定。
選舉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它可以表達對支持者肯定 化作一個實質行動 每次在選舉時都算全民運動 對於我這個不怎麼愛運動的人來講 我也算珍惜且把握這樣的機會 只是對政治的關懷度的確不高 所以可能我算是一個搖擺的選民吧 但我發現~ 如果是資訊交流 我可以在此時獲得 政治人物過去的政績 還蠻喜歡這樣的時刻
在台灣,每四年就會有一次總統大選,大家打著民主的招牌實踐自己的公民意識去投票。但究竟是甚麼驅使每個公民做自己認為正確的決定?
Thumbnail
這些候選人們的政見是真心為人民所想?還是為牟取私利?是在解決人民的問題?還是在為自己的私心解套?是在解決眾人真實生活的問題?還是在畫一個美好且不切實際的願景大餅?先不論結局,光是每個動物候選人的政見就有一種現實的既視感,足以跟孩子展開思考與討論。⋯⋯ 上個禮拜週末,貓管家用《我選我自己》裏頭這場動
政治跟商業的本質都是對價 媒體看誰錢出得多,它就替誰傳教 民調看誰錢出得多,它就替誰唱歌 從政看誰錢出得多,誰就是大客戶 政府自然要先服務大客戶的利益 政客都愛說「人民才是頭家」 但沒解釋頭是冤大頭的頭,家是冤家的家 你以為會是你做主,殊不知是冤上加冤 建商財團是傳統政治的投資人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