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8/0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研究:餵細胞吃「糖」→也能幫助肌膚美白? @MSMF 知識PART

細胞研究發現:葡萄糖(Glucose)能影響黑色素細胞(Melanocytes)→抑制其製造黑色素的效能,減少黑色素→有利美白肌膚?...
葡萄糖(Glucose)是細胞用來產生「能量(ATP)」的重要”燃料”──只要細胞還”活著”持續進行「呼吸作用(Cellular respiration)」,執行各種生理代謝反應,就需要葡萄糖的存在&供應。
而從肌膚保養的角度來看...
葡萄糖──還可幫助留住水分,充當「天然保濕因子(Natural Moisture Factors, NMF)」→對於皮膚的保濕作用,也有相當大的助益;並且非常溫和,潛在「刺激/副作用」的發生率極低。
近期,來自韓國的細胞研究...

「葡萄糖」能有效降低:黑色素細胞→生成黑色素的產量
  • 當有「高濃度-葡萄糖」存在時──被α-MSH(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s,黑色素細胞刺激素) 活化的黑色素細胞,所製造的黑色素(產量)→顯著下降。
  • 並且沒有細胞毒性的跡象──葡萄糖並未改變黑色素細胞中,主要黑色素生成蛋白的基因表達或蛋白水平。
  • 葡萄糖顯然透過:抑制黑色素細胞內的「酪氨酸酶(Tyrosinase)」活性(效能)→來減少黑色素的生成量──但在「無細胞實驗系統」中顯示:葡萄糖並非「酪氨酸酶-活性↓」的直接作用者。
  • 進一步探討:葡萄糖被代謝後的產物──乳酸(lactic acid),才是導致「酪氨酸酶-活性↓」的元凶──且此影響作用,與乳酸的”酸性”無關。(另參→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glycolic acid and lactic acid on melanin synthesis in melanoma cells)
於是Lee SH等人結論:
葡萄糖,也能提供「間接」的美白功用!
作用機制:葡萄糖被細胞作用轉化為[乳酸]後→[乳酸]抑制了酪氨酸酶的活性──從而解釋了其在黑色素細胞中的「抑制-黑色素生成」效果。

MSMF觀點:

如果:葡萄糖的美白效用,得先被轉化成乳酸→才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那麼直接用乳酸行不行?
從上述研究報告可知:真正實際發揮「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作用的成分,是[乳酸]──那麼,我們直接使用[乳酸]不就好了?
  • [乳酸]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色素生成;加上具有角質剝離的效果→加速角質層中「既存-黑色素」的移除──[乳酸]的美白效果,理論上更優秀!(vs.葡萄糖)
但是,[乳酸]畢竟也屬一種「酸類」──跟其它化學性去角質的成分一樣,都需要小心對待,以避免所可能引起的刺激/副作用──所以相對限制了[乳酸]的保養配方應用。
相反的...
[葡萄糖]是一個安全性極高的成分,在高比例(%)使用下→對配方的配伍限制&消費者使用的顧慮,反而更少。
而且此美白作用目標位置,是位在基底層的黑色素細胞──相信皮膚本身,比起面對[乳酸]等酸類分子,應該更願意接受[葡萄糖]分子,讓其滲透/穿越至表皮深處──相對更安全/溫和。
此外,就算[葡萄糖]停留角質表層,亦能充當「保濕劑」的作用,幫助保濕。
而延伸來看...
尋求相同護膚功用,但屬於「更溫和/安全」的成分──是趨勢!
隨著所謂「成分黨」族群的崛起──除了越來越多消費者,會關注產品配方中的組成成分,能否實質帶來的所需的護膚作用外;對於成分的陰暗面,可能導致的刺激反應/副作用等,也有越來越高的機率,被放大檢視。
於是,某些成分(e.g.防腐劑paraben)──即使效果優良,在合理使用下也兼具安全性&高CP值──但仍然容易遭受消費者排斥,被市場「打入冷宮」。
所以,要在滿足「相同-美容保養目標」下──追求研究尋求更「更溫和/安全」的成分→來替代「相對-刺激風險-高」的成分,是未來護膚產品的大趨勢──上述「葡萄糖→間接幫助美白」研究的進行,可就算是這股潮流中的一個明顯訊號。
雖然,以目前的成果來看──這「葡萄糖→美白肌膚」還停留在實驗室(細胞實驗)階段──仍有待更多in-vivo實驗來加以驗證,確認其實際產品應用的效果?皮膚「外擦使用」是不是還有相似的「美白」作用?......等。
*免費[試閱]索取→電子書《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
*My Skin My Forum, MSMF 【護膚保養品diy交流】 FB粉絲頁 Youtube頻道
*成功配方=20%理論+80%實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