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9/0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是時候來談核電: 核四公投前核災回顧《見過死亡深淵的人: 福島核電廠員工奮戰500天紀實》

是時候來談核電
再過不到一年,「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將面臨公投,然而核四是否足夠安全一直是啟用與否最大的癥結點。隨著早期的核電廠陸續除役,核四是否運轉也攸關台灣後續如何應對能源短缺的問題;此外,核廢料的存放地點同樣使各方難以達成共識。實際上,對一般民眾而言,僅有少數人能夠清楚地解釋核電廠如何運作,或知道核災事故發生時該如何面對。如果我們真正重視核能的安全性,至少應該先了解過去發生核災事故的起因與經過,從而能夠審慎評估什麼選擇能為台灣帶來更好的未來。
無論最終哪一方是多數,我們永遠都會有下一個問題要共同面對。回顧過去的挫敗並以謙卑的態度學習,是擁有投票權的我們應負起的責任。這次藉由日本報導文學作家門田隆將的文字,回到2011年3月的福島第一核電廠。
核四重啟公投預計於2021年8月28日舉行

福島第一核電廠自1960年代末開始動工,於1970年代起陸續啟用一至六號機,並由民營公司東電經營。地震發生八個月前才興建完成的「免震重要棟」,是記取2007年新潟中越沖地震教訓的產物,作為緊急情況發生時的指揮中心。但為何嚴重的核災會出現在福島第一核電廠?最前線的人究竟目睹了什麼?又是如何在前所未有的災難中奮不顧身地阻止災害擴大?

海嘯沖毀的不是反應爐,而是核電廠「備用電源」
核電廠興建之前並非沒有經過安全評估。根據過去的地質調查,當地未曾出現過高於10公尺的海嘯,因此沒有人認為「未來」可能出現會威脅到核電廠的海嘯或其他自然災害。在地震發生後一小時內,發電系統確實有「急停」,也就是讓控制棒(能抑制核分裂反應)自動插入爐心,讓反應爐停止運轉,冷卻系統同樣有順利啟動,一切都依照事先擬定好的緊急應變對策進行;但海嘯在地震約莫五十分鐘後抵達,沖毀了位於較低海拔的備用柴油發電機(電力可供核電廠運轉,維持冷卻系統持續運作),冷卻系統頓時失能。當時的廠長與值勤長都立刻意識到必須想辦法冷卻反應爐,甚至已經開始思考要如何調動消防車水線,直接用海水進行冷卻。
圖中從右至左分別為福島第一核電廠1至4號機,其中1、3、4號機已然氫爆毀損。圖片來源: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Fukushima_I_by_Digital_Globe.jpg

廠區全面停電
沒有備用電源是核電廠最大的致命傷。監控各項數據的儀器都失去功能,因此無從得知反應爐的實際情況,只能仰賴少數熟悉廠區的工作人員直接前往現場調查。由於廠區全面停電,通訊設備也十分有限,更增加勘查的難度;地震與海嘯造成的破壞,讓工作人員無法第一時間進入廠房搶修。此外,由於無法確認輻射是否外洩,員工只能穿著防護衣進入廠房量測數值,這也意味員工必須冒著暴露在極高劑量的輻射下進行數據監測。為了盡可能減少人員傷亡,每一步都得經過審慎評估才能執行,同時也突顯緊急狀態下備用通訊設備的重要性。

「過度干預」的首相
前首相菅直人在得知核電廠情況時,由於一直得不到確切的消息,決定搭直升機親自前往核電廠;歸根究柢是政府不信任東電,認為東電不想為此事件負責。作為首相,在不清楚事態的情況下貿然前往核電廠,毫無疑問是嚴重欠缺判斷力,甚至間接拖延民眾避難進度。事後此舉被認為是「過度干預」,而非提供協助。當時官員與核能專家因為溝通上出問題,下令停止注入海水,所幸廠長仍舊依據專業判斷,持續指揮注水作業,避免情況惡化。

兩聲警鐘
在人類的執念下,險些失控的核電廠終究有被控制住,但過程中犧牲了多少才勉強換來慘勝?書末作者並未強調反核,而是讓核能安全與能源短缺的議題浮上檯面。作者認為在此次災難以前,日本有兩次「最後的機會」可以避免如此重大的事態發生,第一次是911恐怖攻擊,第二次則是2004年蘇門答臘強震;無論是恐怖攻擊或是自然災害,全面斷電致使冷卻系統失效就是核電廠的致命傷,然而兩次警鐘敲得再響,也喚不起人類以更謙卑謹慎的態度對待核能。「絕不可能有高過10公尺的海嘯波及此地」,在安全性評估時多數人相信著,然而人類的過度自負終究讓原先可以避免的災害發生了。
我們真的準備好為台灣的未來做選擇了嗎?

結語
警鐘雖已再度敲響,身在台灣用了數十載核電的我們有確實被喚醒嗎?抑或是持續沉睡在永無止境非挺即反的二元對立中,任憑理性的討論與專業的聲音被埋沒?在表明立場的同時,我們應當放下自負,在不流於極端下擬定適合台灣的能源對策,讓更好的未來在這塊土地實現。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