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

含有「公投」共 152 篇內容
方格精選
Thumbnail
蔡英文不斷對選民強調:「公投沒有政黨勝負,四大公投關係台灣的未來,我們要用最理性的態度思考。」朱立倫則是呼籲:「大家不用再宣傳公投的內容,就叫做倒閣公投,全部投同意票。」
Thumbnail
公投是將複雜問題,簡單問。從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事件,揭開領導團隊如何利用數據,操縱公投結果,如何利用一兩句標語,激起情感共鳴,決定國家方向。在一個公投選擇,使國家一分裂為二。
Thumbnail
這幾年好像常常聽到公投,大大小小的議題,都能扯到公投,而且明明是社會議題、全民投票,卻經常成為政治操弄的手段,公投會是把我們劃分成藍、綠,區分我們政治傾向的一種手法嗎?
Thumbnail
蔡英文不斷對選民強調:「公投沒有政黨勝負,四大公投關係台灣的未來,我們要用最理性的態度思考。」朱立倫則是呼籲:「大家不用再宣傳公投的內容,就叫做倒閣公投,全部投同意票。」
Thumbnail
公投是將複雜問題,簡單問。從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事件,揭開領導團隊如何利用數據,操縱公投結果,如何利用一兩句標語,激起情感共鳴,決定國家方向。在一個公投選擇,使國家一分裂為二。
Thumbnail
這幾年好像常常聽到公投,大大小小的議題,都能扯到公投,而且明明是社會議題、全民投票,卻經常成為政治操弄的手段,公投會是把我們劃分成藍、綠,區分我們政治傾向的一種手法嗎?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臺灣人民必需分辨臺灣社會運動之類別。民主運動vs建國運動,兩者的法主體性,以及訴求內容性質截然不同。中華民國並不是一個和中國無法關係的國家,也不是獨立的國家。也就是說,嚴格來說參與前半馬「民主運動」人士,其實只是在「一個中國」框架之下,以改革中華民國體制為中心的社會運動。
「大罷免行動」等民主議題,其實只是臺灣社會運動的前半碼(全碼: 民主運動+建國運動)。然四二六主事者卻是全力以赴、不擇手段,一副志在必得、必取勝之勢。可見這些皆是親中派藍白陣營表面的戰術,臺灣獨立建國陣營實有必要深入探討其謀略與目的。
「民主最重要的內涵就是多元和包容」「沒有那種 哪個人最大都不能批評不能有雜音 不然就對你扣帽子」「民主一定要有制衡 不能說我說了算」「國家的主權屬於國民全體」「不要什麼事搞到最後 都要請大法官出來啦」
Thumbnail
公投計畫在全體臺灣人民努力之下,倘若能圓滿成功,將對民主國家陣營,在印太區域安全佈局上影響極為深遠。此外,對其他追求獨立建國的國家地區住民,將發揮鼓勵之作用可想而知。此公投計畫的成功,將被視為對國際和平的一大貢獻。因此個人認為,此公投計畫之構思者和執行代表,實具有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之實力。
Sherry -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31
「民主公投重建臺灣法地位」多層面之構思國際支持指日可期。「廢棄一個中國外交政策」公投之構思和行動,從臺灣人民、臺灣的國家發展、印太區域民主國家之發展,乃至對人類追求民主、自由、人權之發展等,從遠至近可說是多層面之構思。
藍白最近搞出一個「反戒嚴公投」。 是的,大家都知道,現在根本沒戒嚴,也沒有人在主張要戒嚴。 他們卻硬要丟出個不存在的敵人來打,乍看是個假議題,但你仔細想想,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只是耍白痴嗎? 不。他們是打算削弱台灣最關鍵的戰時自保能力。 之前分享過苗博雅的分析: 現有《戒嚴法》的設
Thumbnail
只是嘴裡講講仁政,比較容易。而由仁政談王道思想,再談全球共同福利,天下為公,世界大同,就比較困難了。畢竟國際關係非常複雜,各國的狀況又不一樣,很難謀求全球福利。 就仁政而言,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仁政,並不相同。我舉兩件仁政,這是我認爲的仁政,或許有人有不同看法。   1、失敗的仁政。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我知道自己為了什麼挺同,也要求自己理解在媒體聚光燈之外的反同者為何反同?我提醒自己一無所知地挺同或攻擊反同者,會讓彩虹成為一團黑,既發不出光芒,也濫用了愛的價值。
學校在濱海公路台15線旁,對面是這兩年赫赫有名,且議題躍上2021年第20號公投案的大潭電廠和藻礁保護區。 學校其實沒有緊貼大馬路,是一條十餘公尺的巷子上坡後才看到真正校門,不過在北上同邊側牆上有標示學校名銜。巷子一邊是牆,一邊則是竹子。 上坡後,大門呈現「ㄇ字」狀,四柱三進,大門配兩小門的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8/07
謝謝老師分享!這學校大門看起來不像學校的大門,倒像一個風景區的入口?!
2024年6月13日刊出的《時代》雜誌以賴清德總統為封面人物,以「賴清德堅持立場」為題的專訪內容。 《時代》記者問說:「您在就職演說當中也提到,兩岸互不隸屬,這也引起中國的軍事演習,臺灣在野黨有些人認為,這句話其實是打破之前所謂戰略模糊,也影響到兩岸和平與穩定,不知道您對此有什麼樣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