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汙染05:空氣汙染與中共病毒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一月下旬的亞洲,二月中旬的歐洲,三月上旬的美洲,中共病毒(aka 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在全球肆虐,因為大規模的商業行為停止,以及肺炎與呼吸道個相關性,使得討論中共病毒怎麼影響空氣污染排放,加上空氣污染怎麼加劇肺炎的發生,變成2020上半年大氣科學、空氣污染研究專業的討論焦點。這邊我想分兩個觀點來討論:
  1. 空氣污染怎麼加劇武漢肺炎的死亡數目
  2. 武漢肺炎又怎麼降低大氣污染物的排放
2020年四月初時,Harvard University公衛所Rachel C. Nethery教授發表了一篇文章,目前是四月七號在MedRxiv上更新,這個研究有幾個重點:
  1. 美國政府部門推估COVID-19美國死亡人數會在10萬到24萬之間。
  2. 研究員發現1 ug/m3 PM2.5的增加15% COVID-19的死亡率
這個解釋不太意外,長時間暴露在較高PM2.5環境中,會對肺功能有慢性損傷,而導致在面對中共病毒所造成的肺炎症狀,較難緩解大量發炎的肺部細胞;然而,目前中共病毒在全球肆虐,歐美等國家尚未通過高峰期,加上目前對於中共病毒所造成的感染數、死亡數尚無法斷定,空氣污染整體對於COVID-19的影響,還難以釐清。
同一時間Dario Caro的研究團隊也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發表研究,但是此研究所做出的結論,比較沒有實質量化,而只稱北義大利高COVID-19死亡率應該是跟嚴重空氣污染相關。
因為中共病毒及肺炎,跟空氣污染的肺功能連結強烈,我們不難推測空氣污染在這場疫情中增加了,有慢性疾病的人死亡機率;然而有一間事情需要澄清,仿間很多人在討論高PM2.5是不是會加劇中共病毒的傳播,的確,病毒會附著在細微顆粒物上,而且美國NIH的研究(還未通過同儕審核)表示這次的中共病毒跟上次的SARS可以在一般物體表面保持活性24–48小時,然而這邊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台灣中研院院士何美鄉博士表示,目前尚未看到中共病毒有透過空氣或是氣膠傳播的跡象,所以不要太過擔心,注意勤洗手,戴口罩,不用未清潔的手去碰觸口鼻。
再來我們來討論,中共病毒怎麼影響空氣污染排放;首先,左圖為今年一月一到二十號,中國NO2(二氧化氮,為臭氧跟細微顆粒物的前驅物),再看到右圖為中國在經歷各地因為中共病毒封城之後的NO2濃度,不僅僅是大量降低,而且降低到幾乎不見了。NO2主要排放源為各種燃燒過程,包含大工廠,燃煤、氣電廠,汽機車排放,飛機排放,當開始不僅僅是封城,減少移動性污染源,人類目前更使大量減少各種商業行為,使得人為污染物的排放大量降低。這不僅僅是發生在中國,這發生在義大利、法國、甚至美國。
這帶出幾個問題,人類是有辦法,逐漸減量人為污染物排放,第二個問題是,因為目前各國陷入經濟危機,某些國家帶頭拿掉排放標準,這些問題錯綜複雜不是我一個小小大氣科學家,或是空氣污染工程師有辦法回答,我在這邊只是稍微提出來讓大家思考,而且降低空氣污染,在某方面會降低肺炎相關冠狀病毒的死亡率,這些外部性的成本,政府要怎麼把它內部化,在這邊我沒有答案。
最後,提醒大家注意防疫,保持免疫力,全球的第一波感染可能慢慢來到尾聲,但是不要掉以輕心,在有效疫苗問世之前必須隨時提防下一波的爆發。最後照例來一張UNC Chapel Hill的相關圖片了,祝各位平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33內容數
小黃在美國生活十幾年,累積累積一堆生活上,研究所修課,找工作,工作上相關的資訊,我盡我所能跟大家分享,也希望聽見大家的反饋,Little Yellow in USA (LYUSA)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iaoyan Hu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武漢肺炎從去年十一月(最新消息可以追溯到去年十一月底)到現在已經造成十多萬人確診,將近六千人死亡,我不是公衛專業(免強沾點邊啦),所以今天不是要討論中國前兩個月的隱匿、或是傳染曲線的分析。只是想藉這個機會,跟大家概論一下,氣懸膠跟口罩,還有口罩是怎麼過濾氣味跟顆粒物。那先來講講最近一直在討論的武漢
今天檢視youtube上面較常觀看的頻道,發現老天鵝新聞在討論巴西亞馬遜森林大火,當然老天鵝的討論比較詼諧,但是這也顯示一般社會大眾認知到對於自然資源破壞的警訊.一般來說森林大火的主要原因為: 氣候乾燥,閃電,火山爆發,其他人為原因.而近年來因為全球氣候變遷,部分地區濕度下降,野火頻率升高,森林大
曾經,我也喜歡在緊張的時候在放鬆的時候享受吞雲吐霧的感覺,起床/吃飽/睡前/買飲料都來一根菸,在那個時候這個動作讓我放鬆,慢慢的享受煙草燃燒過後產生高溫的氣體及顆粒物進入我的口腔,呼吸道,肺泡帶來的輕微刺灼感,諷刺的是二十五歲之後的我致力於改善空氣品質。先說一個宏觀的概念,菸害對於空氣品質影響貢獻
現在人大部分聽到應該會馬上聯想到空氣污染,空污指標AQI。的確,這些聯想都是正確的,然而臭氧對於人類來說不是全無益處。這邊先討論一下平流層臭氧,或是教科書裡面常提到的“good ozone”。在高空的臭氧會吸收太陽產生紫外線,減少紫外線對地面人類的破壞(主要包含皮膚傷害)。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是
近年來台灣空氣污染的話題持續延燒,尤其是細微顆粒物的部分(PM2.5),遙想當年讀大學的時候對於PM2.5並不是那麼重視,大家還比較著重在總懸浮微粒的討論(Total Suspension Particles, TSP),台灣從2000年經過二十年空氣污染意識實著有很大的進步。顆粒物其實具有變化多
空氣污染是一個感覺很遠的名詞,但是卻是常伴身邊的隱形危機.根據科學研究顯示[1,2],2015到現今全球每年因空氣污染夭折人數約在450萬到880萬人
武漢肺炎從去年十一月(最新消息可以追溯到去年十一月底)到現在已經造成十多萬人確診,將近六千人死亡,我不是公衛專業(免強沾點邊啦),所以今天不是要討論中國前兩個月的隱匿、或是傳染曲線的分析。只是想藉這個機會,跟大家概論一下,氣懸膠跟口罩,還有口罩是怎麼過濾氣味跟顆粒物。那先來講講最近一直在討論的武漢
今天檢視youtube上面較常觀看的頻道,發現老天鵝新聞在討論巴西亞馬遜森林大火,當然老天鵝的討論比較詼諧,但是這也顯示一般社會大眾認知到對於自然資源破壞的警訊.一般來說森林大火的主要原因為: 氣候乾燥,閃電,火山爆發,其他人為原因.而近年來因為全球氣候變遷,部分地區濕度下降,野火頻率升高,森林大
曾經,我也喜歡在緊張的時候在放鬆的時候享受吞雲吐霧的感覺,起床/吃飽/睡前/買飲料都來一根菸,在那個時候這個動作讓我放鬆,慢慢的享受煙草燃燒過後產生高溫的氣體及顆粒物進入我的口腔,呼吸道,肺泡帶來的輕微刺灼感,諷刺的是二十五歲之後的我致力於改善空氣品質。先說一個宏觀的概念,菸害對於空氣品質影響貢獻
現在人大部分聽到應該會馬上聯想到空氣污染,空污指標AQI。的確,這些聯想都是正確的,然而臭氧對於人類來說不是全無益處。這邊先討論一下平流層臭氧,或是教科書裡面常提到的“good ozone”。在高空的臭氧會吸收太陽產生紫外線,減少紫外線對地面人類的破壞(主要包含皮膚傷害)。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是
近年來台灣空氣污染的話題持續延燒,尤其是細微顆粒物的部分(PM2.5),遙想當年讀大學的時候對於PM2.5並不是那麼重視,大家還比較著重在總懸浮微粒的討論(Total Suspension Particles, TSP),台灣從2000年經過二十年空氣污染意識實著有很大的進步。顆粒物其實具有變化多
空氣污染是一個感覺很遠的名詞,但是卻是常伴身邊的隱形危機.根據科學研究顯示[1,2],2015到現今全球每年因空氣污染夭折人數約在450萬到880萬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年八月,國際主流媒體的標題: 紐約時報: 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4 億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財富健康雜誌: 長新冠是一個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問題,無法治癒。專家們懇求各國政府醒悟過來。文中一開始稱長新冠幽靈 (the specter of long COVID)。。。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國內新冠第六波,預計7月達高峰、暑假過後9月才可能降溫,另一方面科學也「恰巧」發表了許多新冠的新研究。鑒於目前新冠病患激增醫療人員應對新冠緊繃、急診室人滿為患的場景: 有些人看起來很好,沒有喘氣或捂胸口,然而他們的血氧飽和度可能低得驚人,新冠病毒彷彿和人類玩一場秘密遊戲,將危險隱藏在平靜的外表。。。
Thumbnail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的報導: 「新冠大流行後出現了“不尋常”的癌症。醫生問新冠病毒是否是罪魁禍首?」先說結論,2024年新冠第五年,科學家和醫生說: 「希望我們錯了!」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侵襲性、晚期和罕見癌症的增加,是否和感染新冠有關? 美國國家數據和大型癌症機構證實了這一趨勢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Thumbnail
近期《自然通訊》研究表明,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導致了新冠病毒穩定性的顯著增加(例如 800 ppm),這種影響比過去研究指出的相對濕度變化所觀察到的影響更為明顯。結果顯示,二氧化碳成為延長空氣中存在的新冠病毒壽命的主要因素。 通過測量新冠在不同環境條件下以飛沫霧化時保持傳染性的能力,英國。。。
Thumbnail
你們知道,近日流感病毒肆虐和新冠病毒蔓延,一樣都是很嚴重的問題?且在過年期間,可能會在高峰上呢! COVID-19 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問題,但另一種呼吸道敵人 - 流感 病毒🦠。的出現,為這個冬季,增添了新的複雜和嚴重影響。一個特別令人擔憂的方面是:混合感染的風險在冬季一直在增加,即是患者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新冠疫情升溫 疾病管制署公布,上周國內新冠肺炎併發症上周新增增515例,續創5個月來新高,死亡病例增48例也創4個月來新高,中重症和死亡個案雙創新高。疾管署提醒,未來3周新冠疫情會持續上升,約1月28日~2月3日春節前一周,與流感疫情同時在同一周,一起到達最高峰。 疾管署指出,目前國內COVID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年八月,國際主流媒體的標題: 紐約時報: 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4 億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財富健康雜誌: 長新冠是一個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問題,無法治癒。專家們懇求各國政府醒悟過來。文中一開始稱長新冠幽靈 (the specter of long COVID)。。。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國內新冠第六波,預計7月達高峰、暑假過後9月才可能降溫,另一方面科學也「恰巧」發表了許多新冠的新研究。鑒於目前新冠病患激增醫療人員應對新冠緊繃、急診室人滿為患的場景: 有些人看起來很好,沒有喘氣或捂胸口,然而他們的血氧飽和度可能低得驚人,新冠病毒彷彿和人類玩一場秘密遊戲,將危險隱藏在平靜的外表。。。
Thumbnail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的報導: 「新冠大流行後出現了“不尋常”的癌症。醫生問新冠病毒是否是罪魁禍首?」先說結論,2024年新冠第五年,科學家和醫生說: 「希望我們錯了!」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侵襲性、晚期和罕見癌症的增加,是否和感染新冠有關? 美國國家數據和大型癌症機構證實了這一趨勢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Thumbnail
近期《自然通訊》研究表明,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導致了新冠病毒穩定性的顯著增加(例如 800 ppm),這種影響比過去研究指出的相對濕度變化所觀察到的影響更為明顯。結果顯示,二氧化碳成為延長空氣中存在的新冠病毒壽命的主要因素。 通過測量新冠在不同環境條件下以飛沫霧化時保持傳染性的能力,英國。。。
Thumbnail
你們知道,近日流感病毒肆虐和新冠病毒蔓延,一樣都是很嚴重的問題?且在過年期間,可能會在高峰上呢! COVID-19 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問題,但另一種呼吸道敵人 - 流感 病毒🦠。的出現,為這個冬季,增添了新的複雜和嚴重影響。一個特別令人擔憂的方面是:混合感染的風險在冬季一直在增加,即是患者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新冠疫情升溫 疾病管制署公布,上周國內新冠肺炎併發症上周新增增515例,續創5個月來新高,死亡病例增48例也創4個月來新高,中重症和死亡個案雙創新高。疾管署提醒,未來3周新冠疫情會持續上升,約1月28日~2月3日春節前一周,與流感疫情同時在同一周,一起到達最高峰。 疾管署指出,目前國內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