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4|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看劇|《30而已,40仍惑》30而已電視劇觀後感

    *「30而已」電視劇觀後感。有雷。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至聖先師孔子,約莫30歲時,對於當時人生狀態的一些想法。當中的「30而立」極為有名,只要國高中背過論語,肯定不陌生,相信也是最近爆紅的一部連續劇「30而已」的命名來源吧!
    到了坐三望四的年歲,本以為「30而已」這連續劇恐怕離我太遠;但同溫層裡大家刷了又刷,讚聲不絕!入坑之後,沒想到這麼好看。編劇非常了解女人的細膩與內在衝突,我倒覺得這部片不僅僅侷限於邁入30歲的女性的思維與恐慌感,其實情感是帶狀的,幾乎可以一路把感情投射到40多歲。劇中很多面臨30歲可能會有的疑問與不安感,我都感受過!回想20多歲的我也覺得30多歲都是老阿姨了,現在卻很生氣別人叫自己姊!這種心態轉變卻也道盡了社會的現實。
    看著這部片,因為有著個性與生活背景截然不同的3位女主角,我幾乎都可以從她們身上找到一點點過去自己的影子;有些地方,我都很想對主角們大喊:「不要這樣!妳會後悔!」或是「妳太勇敢了!我當時如果.......」。未完成卻早已逝去的青春最令人惋惜,遺憾卻也難忘。也因此,一些看劇後的想法,需要細細梳理。

    30而已,社會、青春開始漸漸不容妳
    20多時,覺得30歲up應該早在社會上佔有重要一份地位了,經濟面,情感面,事業面、家庭面應該都面面俱到!不該惴惴不安了!但人到了30多,才發現除了皮垮了!姿容不再了外,其實我們都和20多歲無太大差異;遇到不會、不懂、不明白的事物仍然想要學,想要問。
    只是,旁人對妳的容忍度少了!不耐煩多了!久了我們就不敢問不敢想了!我曾遇過一個約莫50歲的女同事,遇到不會的問題仍然是嬌滴滴的盧著男同事幫忙,我看出了同事眼中強忍的不耐。當時的第一想法是,天啊!50歲了!可以不要裝可愛嗎?!後來猛一驚覺,我驚訝連身為女性的我自己都受不了,其他人怎麼可能心裡舒服?這種讓人不舒服的感覺,就是一個血淋淋的現實,因為早已不是20歲的青春無敵了!
    歲月在30歲開始,會狠狠的要女孩們加倍奉還,人們會自動在眼睛上加裝了濾鏡:20歲「肉肉的女生」到30歲是「毫無節制的肥婆」;20歲撒嬌說「我不會,請幫我!」會吸引一堆工具人幫忙,30歲撒嬌說「我不會,請幫我!」只會吸引一堆白眼。
    30歲後,似乎整個社會開始漸漸對妳不寬容;我們也開始強裝或催眠自己就是這樣,我各方面都很好,已經是社會中堅份子,我上有老下有小,老的開始走下坡,小的開始新人生,我得要好好扛著,我不會有問題!但只有自己清楚,躲在30歲背後,住著一個需要被關心,引導以及鼓勵的小女孩;可惜的是,社會不能容忍,結婚就該有結婚的樣子,當了媽媽就該有當媽媽的樣子;想要被捧在手掌心可能只會被踢一腳,路人甲乙丙丁會說妳已經是太太媽媽了!還想要被當公主阿!不想想看幾歲了!快去照照鏡子!要甚麼浪漫要甚麼情調?好好顧好家才是最重要的。另一群則會被說適婚年齡沒結婚那肯定有問題,接下來各種難聽封號「老處女」、「敗犬」、「剩女」....我們都很常聽到不是?

    30歲是人生關卡,選對路朝上,選錯路一路下坡
    劇中女主角之一鍾曉芹在30歲面臨升遷與否的關卡,她那40代的女主管告訴她,上天很公平,會在女人30歲的時候給她一個往上的機會,她抓得住,人生就走向坦途了!抓不住,就一路下坡了!這句話給我的衝擊很大。我思考的是,這個機會對你來說是對的還是錯的,誰說了準!30歲的時候,一般女性面臨的人生大關大概就是該不該走入婚姻走入家庭!我不想預設立場去高聲疾呼〝走向哪一方會有上坡或一路下坡〞的情況,但,當妳選擇了走入婚姻走入家庭,人生的態樣就和「敗犬」們,走向全然不同的方向與終點!
    婚姻與家庭,是我覺得特別難走的一條路(即使可能一路往上)!進入婚姻與家庭就是進入很多人的家庭,不只自己建立的小核心家庭,還包括夫家,夫家的親戚,娘家,娘家的親戚,突然兩個人變成200人;突然,本來的陌生人都可以對妳指手畫腳;如果又成為媽媽,那就是另一個更悲哀的故事了!就像主角之一的顧佳說的「出月子的第一天,我突然感到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我相信很多媽媽們看到這幕是大飆淚的,因為就是如此。

    當了媽以後,你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憋屈在一個叫媽媽的頭銜裡,我想說,如果剛好不幸當了沒經濟能力的全職媽媽,那就是憋屈中的憋屈
    顧佳是主角裡面我覺得最脫離現實的人設。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她幾乎沒有缺點呀!進可攻退可守。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會做各類蛋糕甜點,手腕高,能力強,知識淵博,一手打造自己的家庭與先生的事業王國,還擁有好脾氣,事事替先生小孩著想。我相信世上有這種人,但我還是覺得這種人設太夢幻且不真實。她是一個全職媽媽,卻依然練習空中瑜珈,慢跑,打理自己,打理先生的公司,打理好小孩,各方面都面面俱到。
    顧佳在曉芹不小心懷孕後,分享的至理名言就是:當了媽以後,你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憋屈在一個叫媽媽的頭銜裡。什麼身材走樣、情緒變壞,這些都不是最糟糕的。出月子的第一天,我突然感到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這句話講得很有道理,但說到底,顧佳是一個有管家且住在豪宅裡的貴太太全職媽媽;她可以有各種選擇權,她可以選擇陪伴兒子,或她可以交由管家陪伴;她可以為了先生孩子的將來去和其他更有錢的貴太太卑躬屈膝。她當然有她的憋屈,但,市井小民,特別是沒有收入的全職媽媽們,那才是憋屈中的憋屈。
    生養小孩後真的不管甚麼身材走樣,情緒變壞,老公外遇等等,妳無論如何都是有壓力,有錢人有壓力嗎?當然有,但比起窮人階層,他們更有選擇的權利;但沒錢,可是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特別是沒有經濟能力的全職媽媽,因為經濟能力全押在另一個人生伴侶上。如果不是掌控家中經濟大權的全職太太(翻譯:先生錢給太太管);現在很流行的,說是全職太太媽媽應該有薪水,但誰是發薪水的?老闆呀!領老公薪水這算不算老公某種程度成了老闆?!退一萬步,不要這麼憤世嫉俗,但倘若兩人價值觀不同,是不是由掌控經濟大權的那一方來決定誰的價值觀才是正確的價值觀?
    沒得選擇是很多很多進入婚姻家庭的我們面臨的關卡,我後來發現,找到人生價值的前提真的是要經濟自主;有錢我才有選擇。曾聽人家說過非常俗氣的話:「有錢很多選擇,沒錢選擇不婚不生」,以前覺得很市儈,現在覺得是真理。

    都說婚姻是避風港,可都想避風,誰當港?錯了!婚姻哪是避風港,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避風港
    另一位主角鍾曉芹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個女主角,為人大剌剌,人緣好,常常替別人著想,也很主動的替同事和朋友分擔,是個有求必應的便利貼女孩。我很喜歡這個角色的人設,但我發現了一點,也是我覺得現在小家庭很常出現的─不夠獨立。曉芹和陳嶼共同建立了一個家,陳嶼雖然在我看來是一個實事求是且極不浪漫的人,但他負起的責任以及支持是遠大於曉芹的。
    電視劇中,花了滿多幕在一個橋段:曉芹對著陳嶼大罵說為什麼門鎖不趕快換,她打不開;而陳嶼也一再說了需要一點技巧就可以打開,也教她技巧了,但曉芹就是學不會(或是不願學?)!我必須說人生中很多事情比門鎖打不開更需要技巧的,或許曉芹這部分是故意和老公對著幹,但如果這點小事都無法處理,我真覺得曉芹其實也是長不大的孩子;加以曉芹這個人設是一個有需要,娘家就會出來幫忙的;因為有著娘家靠,所以她也可以比較大聲,如果今天就是只有夫妻兩人,沒有娘家就近靠;很多生活瑣事也都需要自己或老公處理才有辦法,我不認為曉芹可以這麼自然的、沒有盤算過未來家庭是否辦法支應的,就決定是不是該把孩子生下來。
    另外,我也認為曉芹其實並沒有發現她已經把娘家紮根在她自己的小家庭了!事事都會跟娘家媽媽報告或商量;一個小家庭真的要懂得放開長輩的資源,這樣才會成長茁壯。用了長輩資源本來就會有相對的副作用,也就是可能會有各類指手畫腳的情形出現,因為總不能指望著長輩出錢出力卻一個建議都不能給,是吧!
    陳嶼在與曉芹吵架時說了他以為婚姻是避風港,曉芹很生氣的說「都想避風誰當港」?誰當港,沒有人!只有自己能當自己的港灣!婚姻是一場颶風,先把自己的避風港建好,再好好踏入這場颶風吧!免得先被吹跑。

    30歲惶惶是因為還有選擇,40歲雲淡風輕是因為多數已無法改變;30而已?其實選擇的代價奇高無比,甚至沒有選擇
    女主角王曼妮,是介於顧佳和鍾曉芹之間的一種類型,她不似顧佳這麼全方位的優秀與有主見,也不似鍾曉芹是個從小在上海長大,沒離開過家,反而常常獲得家庭照顧的幸運兒;她還在靠著自己的努力,想要在上海紮根。我特別喜歡她的人設,她看似高傲,但在當銷售員時又可以把腰彎的這麼下去,真的很不簡單!她說過一段話,也是本劇的經典:「沒有20歲的肆意灑脫,沒有40歲的雲淡風輕,30歲,想要的是更好的生活。」
    當時我一看到這句,40歲雲淡風輕時,我很不服氣,覺得40歲怎麼可能雲淡風輕,40歲才真正是壓力最重,最不能雲淡風輕的一代。後來仔細思考了一下,才領悟過來,30歲想要更好的生活,是因為一切都還有希望;和40歲相比,都才30而已啊!是多麼有前途的一個年歲;雖然走下去會常常感到徬徨與不確定,但一切都還來得及呀!是這種感覺。然後腦海中想起了格十三的名言:「看多了也就那麼回事,你不把它雲淡風輕的帶過,還準備留著當下酒菜嗎?」果真是真理!
    40代,多數都定型了,無法改變了!或是改變的代價太大了!這正是30歲開始後,另一個更深層的焦慮。30歲後,女人的人生的機會漸漸沒有甚麼選擇了!或選擇的代價變得奇高無比。就像以前很有名的電影明星說了「人過40歲,什麼都往下塌了」!因為30而已,很多煩惱可能都會被40代的我們當成少年維特的煩惱,覺得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嘆。

    30而已,40仍惑。我們都要找到充滿「自我」價值的生活
    孔子說了30而立40而不惑。2000多年前的40歲恐怕也已經差不多快走入墳墓了!當時知識不若現在爆炸,當時的40歲可能也將當時的知識吸收得差不多了,不能解決的事情也不需要解決了!自然可以40而不惑。現在的40歲,我覺得仍是有惑的時候,如何在有限的選擇下建立好的價值觀,建立好替後半生鋪路的道路。畢竟已經走了一段路,也該向王曼妮說的:「我們只能拼命地往下扎、給自己增重,才不會被擠出去。」至於才要30而已,路是不是真的很長很廣呢?!是不是還有很多籌碼可以拚搏呢?和40歲的相比,當然是,等到40歲,真的會覺得才「30而已」!但,我30時,確實也是戒慎恐懼了一番。過來人的忠告還是,先顧好自己,顧好家人,再好好談未來,好好想是否要走入婚姻,走入家庭。看過太多太多連自己都顧不好的人走入婚姻,不是說1+1=2或2的情況不可能發生,但很可惜在現實生活中,我所看到的大部分自己生活都過不好的人,勉強湊合只會一起走下坡,再也好不起來。
    最終的最終,我們還是得要找出屬於自己的自我價值生活,才不枉費來世間遊一遭,就算還是很多疑惑,就算30而已,40仍惑,但誰叫我們是最了不起的中年婦女呢!沒有後路,只能努力克服萬難,披荊斬棘,勇敢直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