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近代地理學之父」洪保德(9月14日壽星)

『世上最可怕的世界觀,莫過於那些根本沒見過世界的人內心所抱持之世界觀!』
9月14日知名壽星:「近代地理學之父」洪保德(Friedrich Heinrich Alexandet.,Freiherr von Humboldt,1769-1859)
被尊稱是近代德國最偉大的博物學家、探險家與地理學家,擁有「科學王子」美譽的洪保德,在當年極為有限的時間和資源之下,憑藉無比的熱情跟上天啟示的使命感,從故鄉柏林啟程,一輩子幾乎踏遍了南美洲、美國和中亞各個角落,從火山到大洋,由礦產到植物,無一不在他細微考察的研究當中,相較於同時代睥睨歐陸的法蘭西名帥拿破崙,具備嚴謹史學與數學基礎的洪保德,儼然更像是超越時空侷限的征服者!甚至被普魯士民眾視為僅次於拿皇的天下第二人!
精於寫作的他,在膽大心細的觀察與記述中,對於地理學、生物學的研究發展有著前人未及的巨大貢獻,誠如他所秉持全自然界本身即為一巨大整體的論點,在造物主的安排下,各種自然現象相互聯繫、牽引,並依其內部力量之引力而不斷持續運動著…洪保德更透過學術論文,開創諸多地理學界的重要概念,像等溫線、等壓線、地形剖面圖、植被的水平與垂直分布、氣候帶分布、溫度垂直遞減率、大陸東西岸溫度差異、大陸性與海洋氣候、地形對氣候形成的作用等,並以此探討氣候同動、植物的水平分異和垂直分異的關係(法國化學家貝托萊形容洪保德的學識猶如一座學院般,其言不假)。除此之外,洪保德也發現地磁強度從極地向赤道遞減的規律,以及火山分布與地下裂隙的關係等,簡直就像是一部活生生,可隨時移動的自然圖書館。
善於交際,但終身未婚,探險足跡突破20,000公里,途中還經常因音訊全無而被媒體多次賜死的洪保德,晚年將其在柏林大學專題講座的內容重新加以整理、編排,最後完成超重量級的五大卷巨著《宇宙》(Kosmos;第五冊是死後出版),應用古希臘哲學井然有序的宇宙觀點,顯示出宇宙的「渾沌」,其實也適用於地球的世界。然而對歐洲人大多數的精神寄託,基督信仰中有關聖經《創世紀》記載上帝何時創造「宇宙~時間」的爭議,洪保德在書中只使用了自然世界的精神,既模糊又巧妙地避開了上帝或是創造者的不必要爭論。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洪保德在南美洲智利、秘魯一帶考察時,發現了一種全新未見的企鵝,後來並將其介紹給西方生物學界,如今此物種被稱為漢保第企鵝(Spheniscus humboldti);好友們您知道嗎?一生活動範圍幾乎在南緯5度至南緯33度之間的漢保第企鵝,是歷史上第一種曾經在北半球(阿拉斯加)被發現的野生企鵝種呢!距離其棲息地足足相差了一萬一千公里之遙。
後人為緬懷洪保德勇敢探索未知地表的不朽成就,現在月球有一「月海」(Lunar mare)即被冠名為洪保德海(Mare Humboldtianum),也是兩個以人名來命名的「月海」其中之一(另一個是史密斯海,Mare Smythii,紀念英國天文學家William Henry Smyth)!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365+1,點點繁星在夜空裡閃爍著,似嘻笑或沉思,編織成璀璨奪目的銀河千景,有歷史的世界是幸福的,否則風花雪月終歸虛無飄渺。流逝的時光,潺潺細水,取一瓢的點滴拾遺,悄然偶遇的時空現場,我們都是舞台上的主角,看哪!芸芸眾生,每一天來到世間的人物群像,名為啟明之子。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